郑学稼来信问他做官事,他回信说:“某生救国皆不一定要做官,人各有所长所短,若用所短,于谋生救国均不适宜。
10月中旬的一天,陈松年来看父亲。
从国立九中到鹤山坪,先要过江北上,再步行20里。
虽是深秋,陈松年走了一身汗。
陈松年送来一封川康绥靖公署杨鹏升寄自成都西顺城街的信,里面有某先生托杨鹏升寄来的钱,陈独秀大喜过望。
陈松年吃过午饭就回去了,陈独秀写了短函,叫陈松年带到江津寄。
因为有了钱,潘兰珍也喜滋滋的。
但他不知道某先生是谁。
入冬后,陈独秀耳鸣症状稍减,但血压仍然很高。
这时,杨鹏升来信邀他去成都住一阵。
听说住在成都顺城街的杨鹏升家距离商场近,潘兰珍羡慕地说:“好久没有逛过商场了。
陈独秀说:“听说成都海拔高,去了怕对血压不利。
再说,万一遇上飞机,炸死倒痛快,炸残废了就麻烦了。
“就那么巧,没有炸别人,单炸了你。
潘兰珍不以为然。
陈独秀说:“将来我们到芜湖,重开科学图书馆去。
12月30日,陈独秀给搬到成都骡马市街的杨鹏升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日内去重庆看病,因为一直没有诗作,便将昔日写的《告少年》诗寄去,以答谢杨鹏升夫人和平女士赠的画笺。
在《告少年》诗里,陈独秀骂斯大林是独裁者。
活不了三年(1)
1940年元月4日,陈独秀夫妇由鹤山坪到江津县城。
头一年二月到重庆的章士钊来信说,为陈独秀看病的医生去歌乐山,要陈独秀推迟几日去重庆。
在江津县城住了一个多月,国画家阎松圃来看陈独秀,谈到医药费用的事,陈独秀说:“倘有编译局约购一稿,可以支用,我不想累及别人。
国立编译馆馆长陈可忠拟为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预支稿费5000元。
自祖母去世后,陈独秀一病10个月没有写字,书稿没有动笔,已成一心病。
阎松圃说:“你是政治上软禁,经济上很穷,生活上靠朋友。
陈独秀笑笑,说:“幸亏有朋友帮忙,有的人连面也没有见过,就寄钱来了。
2月6日,阴历腊月二十八日,何之瑜陪陈独秀、潘兰珍到了重庆仁和医院。
章士钊来看陈独秀,见面说:“你很好,我像小瘪三样。
陈独秀说:“你找弱男回来管管好了。
吴弱男是清末诗人吴彦复的女儿,20年代末,章士钊有姨太太奚夫人、殷夫人后,他们就不在一起过了。
章士钊说:“快过节了,到我家过春节。
当时章士钊从重庆国府政乐庐搬到中三路聚兴村5号住。
陈独秀摇头说:“乱哄哄的时候,饭都吃不好,还过什么春节。
他答应出院后,到章士钊家住一阵子。
奚夫人带女儿章含之此时滞留上海。
章士钊说:“杨先生给我刻的印章样本,我已收到了,你替我谢谢他。
陈独秀感慨地说:“杨先生真是热心人,三番五次地支持我,我现在欠债太多。
这时何之瑜进来,叫他们说话轻些。
陈独秀住2号病房,医生替他看血压、心脏和肠胃,认真地检查了一遍。
医生对陈独秀说:“你的病,不在药好药孬,根治在静养。
出门后,何之瑜对医生说:“陈先生是个名人,望医生一定要尽力。
医生低声说:“你是他学生,可以告诉你,陈先生可能活不了3年。
陈先生的心脏不能再扩大半指。
何之瑜说:“千万不要告诉陈先生和陈太太。
正月里一天,包惠僧来看陈独秀。
陈独秀躺在病床上劝他说:“不要再认死理,找找人,搞个一官半职。
现在物价这么高,守在那里总不是事。
包惠僧应了一声,说:“先生来重庆一趟不容易,出院后,我来接你去我家住几天。
当时包惠僧家住陈家桥。
陈独秀说:“年老多病,行动不便,还是不去了。
本来打算到行严家住几天,也不想去了。
潘兰珍插嘴说:“重庆太吵,先生烦得很,天天吵着要回去。
2月20日上午,陈独秀从医院启程回江津。
下午3点,船到江津。
延年医院离江岸不远,邓燮康家就住江边,依山傍水,后面是一个小庭院,到鹤山坪的小路也从他家门前而过。
重庆来往小轮也在他家附近停靠。
陈独秀喜欢这个地方。
一次陈独秀笑着对邓燮康说:能葬于此,死得其所。
从重庆回江津,陈独秀在邓家住了下来。
邓燮康说:“住了两个星期医院,看去精神好多了。
陈独秀也很满意,说:“今天坐了8个小时船,我当心病情要加重,还好。
隔日,章士钊从重庆寄来一封信,内有杨鹏升寄来的300元汇票。
杨鹏升没有想到陈独秀提前离渝。
陈独秀连声说:“这怎么好,这怎么好,又要人家破费。
邓燮康劝道:“能赠你钱物的人,也不是一般之人,想他生活比你要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