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独秀风雨人生_朱洪【完结】(98)

  报纸刊登蔡元培、蒋梦麟援救陈独秀的谈话后,《大公报》载文认为,蔡元培等人“矜怜耆旧,爱惜人才”的话,是“多此一举”,陈独秀“是一个领袖,自有他的信仰和风格……

  大家应当成全陈独秀”。

  《红色中华》41期发表文章说:“陈独秀叛党以后,投降到资产阶级去作走狗,充‘反共’先锋,这个我们并没有污蔑他,他的老同事蔡元培、蒋梦麟都替他老实不客气的说出来了。

  陈案审判在即,蔡元培介绍了汪有龄律师,胡适介绍了刘律师,陈独秀自己定了章行严和彭律师。

  陈独秀对段锡朋说,请律师过多,易引起外间注意。

  因为没有纸笔,陈独秀请段锡朋代为致函给胡适,不烦他们再请律师了。

  经段锡朋等说情,看守所允许陈独秀写信。

  陈12月1日给胡适写信叙述狱中候审情况。

  他希望胡适给他借英文版的亚当·斯密的《原富》等书。

  同时劝胡适专心做学问,“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

  他听到了社会上关于胡适要从政的传闻。

  谈到自己的将来,陈独秀写道:“我以为也许还是大辟爽快一点!”当时胡适在武汉、长沙等地演讲,没有马上答复陈独秀。

  陈独秀被捕,也引起了住在上海的鲁迅注意。

  他于12月14日写《〈自选集〉自序》时,特地提到陈独秀和自己的早年交往:“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可以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

  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

  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 1933年3月5日,鲁迅写《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直接提到陈独秀的名字:“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就在这个月,陈独秀接到江苏省高等法院对陈独秀等人的起诉书。

  朱隽检察官在准备起诉书时翻阅了10箱材料。

  他在《起诉书》中说:“陈独秀作为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一党之首脑,宣传共产主义,攻击国民党政府。

  察该被告所为,仅只共产主义宣传,尚未达于暴动程序。

  然以危害民国为目的,集会组织团体,并以文字为叛国宣传,则证凭确实,自应令其负责。

  公审(1)

  1933年4月14日上午9时,江宁地方法院在法刑二庭第一次开审陈独秀等人。

  审判长胡善及推事、检察官、书记官五人升座,章士钊等5位律师入辩护席,然后带入陈独秀等10人。

  闻讯前来参加公审各届人士百余人,挨肩擦背,挤满了旁听席。

  留着短短胡髭的陈独秀面色红润,已无病容。

  他被带进法庭后,四面瞻顾、神情自若。

  审判长胡善问陈独秀姓名年岁籍贯等问题后,问:“对于红军主张如何?”陈独秀答:“红军为特别组织,要先组织苏维埃政府,照现在状况尚用不着红军。

  胡问:“《告党内同志书》一文,内有共党领导实行暴动,曾有人写信去指说现在尚未至革命高潮,国民政府尚不能崩溃,是否是你作的?”陈答:“是有的。

  胡问:“几时生病?”陈答:“去年8月。

  “被捕10人中,有几人认得?”“以政治犯资格,不能详细报告,以政府侦探,只能将个人情形报告。

  陈独秀答。

  “何以要打倒国民政府?”“这是实事,不否认。

  至于理由,可以分三点,简单说明之,(一)现在国民党政治是刺刀政治……

  (二)中国人穷至极点……

  (三)全国人民主张抗日,政府则步步退让……胡善对陈独秀的审讯,一直持续到中午11时33分。

  旁听席上交头接耳、啧啧赞赏。

  第二天,仍在原地审讯。

  昨天审讯了陈独秀、彭述之、濮德治、宋逢春4人。

  第二天审讯王子平、何阿芳、王兆群、郭竟豪、梁有光、王莹堂6人。

  陈独秀在开庭初修正了一下昨日自己的答话,然后被带到庭外等候。

  到了中午,陈独秀又被带到庭上。

  胡善问:“托洛茨基派之最终目的如何,是否为推翻国民党,无产阶级专政?”陈独秀答:“是。

  胡善不再问陈独秀,转问彭述之去了。

  4月20日第三次开庭,这是最后法庭审讯,允许律师辩护和陈独秀等人自辩,因此旁听的人特别多。

  不少人从镇江、无锡、上海专程赶来旁听,法庭门厅、过道、窗外、记者席都站满了人,总计200多人。

  审判长胡善等人上堂后,律师章士钊、彭望邺、吴之屏入律师席。

  然后带入陈独秀等10人。

  辩护开始,陈独秀对前几日审讯记录中托派最终目的问题作了修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