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民怨沸腾,就只能重新分配。
也许这片土地上,原本就民怨就已经沸腾了,但因圈地养羊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能力发出自己声音。
也许英格兰原本的土地兼并还没到民怨沸腾的程度。
但时至如今,都不重要了。
因为战争,战争让更多人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不论他们是否愿意,在已被占领的土地上、在双方反复争夺的土地上,他们必须选边站。
没有中间地带。
顺天安民义军继续踏步向前,占领曼彻斯特不过半月,便先发将军赵灿收取利物浦,后命上杉景胜移师北方,奔杀约克郡谷地。
利物浦不是个大地方,只是个有百余户的小镇,就算集结周围村镇,也不过上千户人。
但它在赵灿眼中位置很好。
“这很好,可以建海港、造船坞,直通艾兰,把山区的石灰、大理石,铜、锡、铅、银卖过去。”
在赵灿身边站着的,是从前线退下来的孟信,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艾兰的朱晓恩和白老虎都有钱,那边还有成熟的船厂,咱们的东西卖过去,回头就能买船有自己的船队,有了船,跟东洋军府的常胜做买卖去。”
赵灿什么都不细说,因为再细说的事他也不懂。
换来孟信大眼瞪小眼:“那将军,我在这该干嘛?”
孟信身有十七个首级的功勋、能听说汉语,又正赶上知府汤显祖、总兵官应明对英格兰多提拔爱尔兰军士的建议,直接由火枪手升任百户。
被调到利物浦,现在这地方的名字叫鳗鱼港百户所,隶属于山北千户所。
因为利物浦原本的名字就叫鳗鱼池塘,这守着默西河,默西河里有许多鳗鱼。
这附近居住的百姓,都归鳗鱼港百户管理,属于军政一把抓的官职。
“咱们山北千户所将来要升卫,十个百户所会有五个升为千户部,鳗鱼港下辖土地大、百姓多,是最容易升千户部的。”
赵灿说的还是车轱辘话,他没当过百户、也没当过千户,打从爱尔兰跟着刘汝国起兵就是将军,仗是不太会打,治理地方更没经验。
很难从百户该做什么事上给孟信提出像样的建议。
他想了想,经过深思熟虑,说出一句至理名言:“反正,地不能荒,荒了就种点什么。”
实际上这不是将军给百户的建议,而更像是一个资深农民武师给儿子的建议。
他们这帮人,或者说类似大中华观念下的半独立军阀政权顺天安民义军,刘汝国也好、赵灿也好,他们都拥有相同的人生。
命贱骨头硬,半生面朝黄土,不论垦辟荒野还是揭竿而起,忘不掉自己的手艺。
他们眼里最大的罪过就是眼看着地荒了,也都相信手上有粮心里不慌,这种朴素观念在义军中极为流行。
即使战争,对他们来说战争的一切计量单位也都是粮食。
在这个英格兰的乱世里,人没了可以再招,到哪都不缺为混口饭吃投身应募的人,可粮没了,仗就输定了。
“吃的,是最重要的东西,在艾兰有土豆,港口建好,船队过来,就托人去买,回来种上。”
赵灿眺望着默西河汇入大海的方向,对出身艾兰的小徒弟言传身教:“对我们来说,世上只有三种东西,食材、药材,还有建材。”
孟信试图从脑子里想出一个不属于三类的东西,最后非但没想到,还想到了相反的石灰。
既是食材、又是药材、还是建材,真正的三位一体。
“活着的也只有两种,能直接吃的;需要想些办法收拾收拾才能吃的。”
刚经历一番思考的孟信对这话简直不能再认同了,正是因为食材与药材的涵盖面太广,才让他根本想不出有什么东西不属于这三类。
继而对将军的话完全认同。
毕竟他见过顺天安民义军里那位从东洋旗军里出来的军医,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入药的。
如果有,磨一磨。
看着孟信渴望的小眼神,赵灿实在是觉得自己教不出什么东西,干脆道:“回头汤知府会给鳗鱼港百户所派个塾师来建汉文学堂,你多去学,有事问先生就行了。”
“心里别有负担,车到山前必有路,左眼跳财,右眼跳是什么?”
孟信皱起眉头,不敢确定地说道:“有灾?”
赵灿笑了:“去他娘的,你说了算,右眼跳我命由我不由天。”
……
注:我命由我不由天——《悟真篇》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
第三百二十一章 礼器
刘汝国与上杉景胜联手在英格兰北方狂飙的同时,英格兰东部海面,正因地区突遭大变而产生剧烈反应。
自西班牙军团登陆英格兰,低地国家北方六省的人们心头便蒙上了一层阴霾。
长久的时间里,英格兰王国与北方六省也就是所谓的荷兰共和国,在对抗西班牙的斗争中始终互为犄角。
任谁都没有能力独自对抗西班牙这样的庞然大物,但这两个国家在地缘上相互支撑,便有了对抗西班牙的能力。
荷兰破,英格兰即腹背受敌;英格兰破,荷兰也同样会遭受南北夹击。
汤显祖在两个月前处理唯一一件关于外事的政务,便是接见了来自荷兰执政官沉默者威廉的使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