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子橐蜚便知道这是最起码的操作,之前是心慌乱了阵脚,两个超级大国还没做什么呢,就自己吓自己。现在冷静了,就得见招拆招,先把能做的做了,之后再说别的。
“国内当以求稳为先,君上,可布告全国,减免税赋。”
“这……这是为何?”
“集我大宋国人心,以防两强收买!”
戴举说罢,接着道,“许庶民以爵位,攻济、泗之国而分其地。晋、吴虽大,王者老矣,此为良机!”
应急的方法有很多,宋国对内减免税赋,财政肯定要出问题。那么转移压力或者问题的方法,就是对外输出战争。
只是,子橐蜚却眉头一皱:“攻济、泗之国,如今用兵逼阳,不是如此么?”
“逼阳小国,无良田美玉,人丁稀薄,尽起一国之力,不过我大宋国一城一邑。不论再战逼阳之胜败如何,战后定要拓疆土以临济水!”
“再战逼阳,如何能败?”
“君上,庙堂之算先言败。臣观吴国猛男,非常人也。彼时蒙武受挫于此人,故有天时地利之故,然则猛男之威,何输中原英雄?”
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戴举此刻的就事论事,让子橐蜚深以为然。
“如此种种,可能胜晋、吴两国?”
“不能!”
目光凛然的戴举接着道,“两国结盟,于徐地互王,新君登位之际,或二三年,或四五年,皆为宋国之机遇。若奋发图强,当有生机。”
语气略微停顿了一下,房间内的宗室子弟们,都是竖耳恭听,纷纷点头,戴举的决策,现在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吞并北方诸国,这是个苦差事,要承担极大的压力,很有可能还要跟老对手郑国干上一架。
至少按照戴举的说法,吞并的济、泗之国中,戴国肯定算其中之一。而戴国虽然现在是宋国的舔狗,但当年是郑国的舔狗。
原本相安无事,倒也没什么,可如果宋国要吞了戴国,那戴国肯定会出奔外国,向强国求救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宋国能安安稳稳地吞并这些个小国吗?哪个都不好啃。
就逼阳国这样的渣渣国家,一个吴国内部的小土鳖,就让宋国去年冬天焦头烂额,在国际上掩面尽失。
逼阳国这种国家尚且吃起来困难无比,何况那些个还有点小底蕴的国家?
只是,宗室子弟们也很清楚,现在的状况,的确相当麻烦。
晋国、吴国互相称王,他们的新王登基之后,肯定会有一段时间要消化权力,巩固权力。
这段时期,就是宋国的战略机遇期,错过了,那就真是错过了。
晋国也好,吴国也罢,只要缓过来,以两个霸主的实力,磨死宋国根本不算个事儿。
“除此之外?”
子橐蜚毕竟是国君,冷静下来之后,他显然知道戴举还有话要说。
“寻觅天下刺客!”
一言既出,整个房间的温度都仿佛降了下来。
第185章 效率
并非只有播种期才需要翻地,哪怕是开荒,为了解决土地硬化或者板结,翻地也是个长期的细心活儿。
翻地不止翻一遍,如有必要,比如说要种主粮,还得提前添加一些腐植层或者河泥充作底肥。
总之,就是玩泥巴。
因为交易和劫掠了大量家牛,除南方的两种水牛之外,李解在逼阳国交易了大量宋鲁郑卫一带特产的红牛,其余则是黄牛。
不过红牛比较特殊,因为它比较好吃,所以李县长就没打算让红牛下地。
主要承担翻耕业务的牛,都是大角水牛和黄牛。
整个江北地区一半以上的耕牛,应该都直接属于李县长一个人。鳄人、勇夫对外作战的劫掠,固然会获得大牲口,但大部分情况下,大牲口除了马、羊、鹿,牛都是返回江阴邑折算成现金。
不管是白沙麻布还是姑苏丝绢,都比养一头牛划算。
鳄人、勇夫家庭,也有种地形成庄园主的,但是很少,因为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农具的损耗,劳力的缺少,都让庄园主前期必须大量投入资金。
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极为惊人,要挺过一段艰难期,才能获得收益。只是这个艰难期比较长,三五年内未必见得到成效。
所以鳄人、勇夫家庭,只要是因公得赏的,都愿意把功勋折算成股份,入股某个大型作坊。
比如兵器作坊、农具作坊、麻布作坊、印染作坊、造纸作坊……
随便拿一个出来,都不愁没有收益,而且是细水长流的传世物业。
土地固然是更稳妥的财富,但是,现有的江阴邑体制,并不是很适合没有根基的“新贵”们去转型成土地封建主。
实在是单枪匹马的土地产出,完全比不上各种类型工场带来的收益。同样的成本投入,庄园主创造的价值,连工场小股东的零头都没有。
以农具生产加工为例,江阴邑目前产出最多的,其实是石器农具,这种农具大量运往东沙或者越国贩卖,船队一船农具运送过去,运回来的,可能就是一船奴隶或者丝绸,也可能是木料、矿石。
至于金属农具,目前江阴邑自己也不够用,开辟江北那些板结土地以及盐碱地的时候,没有火药爆破配合,金属农具也是摆设,寿命相当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