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天然硫磺的稳定产出,李县长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狂轰滥炸,管你什么硬化不硬化的,炸就完事儿了。盐碱地的情况也是如此,一路炸,炸完了采砂挖土引水,然后不断地引导淡水冲刷。
洗地,也是个细心活儿,李县长对江北土地的期望值不高,短期内就是产一波大豆,然后广种小麦和羊草,烧荒形成初步地力之后,配合沤肥,再种水稻。
而且开沟挖渠的过程中,很多引水渠并没有更多的土工作业,就是纯田土垄沟,没有石料砖块水泥的加固。
之所以这样干,一是江北地理环境其实相当不错,没有太急的水流冲刷;二是这种土垄沟可以种植水芹、荸荠、茨菰、茭白。
尤其是茭白,感染病毒的植株分蘖之后,就属于水生高产作物,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种子退化,无法再充当谷物。
不过茭白的特点就在于脱水晒干之后,其营养保留不差,又因为易于保存,非常适合充当应急佐餐用的配菜。
目前鳄人、勇夫外出的配给中,茭白干相当少,因为感染病毒的茭白种群还是不多,处于培育发展期。不过鳄人、勇夫自带的应急食品中,有干水芹碎,这是用来提香的好东西,加上烘干的茨菰片、芋头片,江阴邑的武装力量,在野外的自持时间,比姑苏王师强的多得多。
至于后勤压力,因为对大牲口的重点关照,加上食物的各种精加工改良,鳄人、勇夫在同等战斗人员的情况下,后勤压力可以压缩到一比一。而姑苏王师最少最少,一个王师要配五个青壮民夫。
同样是一万作战人员,姑苏王师要考虑的,不是一万人的人吃马嚼,而是六万人。但是江阴邑,可以压缩到两万人。
仅仅是口粮供应的差距,就让江阴邑在财政支出上,能省出一大笔钱。
而这一切,自然是建立在江阴邑极为特殊的制度建设上。
跟从李解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鳄人、勇夫,虽说对土地的渴求还是旺盛,但是对李解的狂热迷信,压倒了对土地的渴求。
土地能不能有所产出,看天。
但是跟着首李混饭,那是真能吃饱肚子。
能让自己吃饱肚子的,才是天!
所以不管李县长在江北土地上怎么折腾,江阴邑的骨干核心们,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李县长专门设计了一种极为庞大的犁,鳄人、勇夫们,也只是看个稀奇。
几头牛才能拖拽的犁,犁上面还装了轮子,极为贵重的钢铁,也用在了上面。农具仓库有专门的库房和保养团队,除此之外,还有一队勇夫驻扎,以防有人偷铁。
“六头牛翻地……”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但李县长淡定的很,“誓师”之后,虽然组织了人手渡江,在江北地区集结之后,一副随时要前往邗沟,然后北上的姿态。
结果嬴剑和沙哈联袂西行都有几天了,李县长还是在翻地。
这次实验的重犁,让江阴邑那些个脱盲一年半载的村民们,又一次大开眼界。翻地的效率极好,而且这种重犁貌似还能改装,在犁架上加装翻斗播种。
只不过现在用在开荒上,清淤之后的河泥,还要混入新翻的土地中,然后种一茬黄豆,根据黄豆产量,再看是接着种麦还是种黄米。最终目标,是开发江北广大地区,全部种上水稻。
“首李,这些新田,是要种芋艿?”
“一半一半吧,一半种芋头,一半种黄豆。秦国来了人,先行到了姑苏,秦军外出的军粮,就是芋头,到时候多卖一些芋头给他们。”
秦军出征,小米、芋头、咸菜团,这三样是绝对不缺的,尤其是芋头,这玩意儿的确是神器。它具备糖和淀粉的双重作用,需要它是糖,它就是糖,需要它是淀粉,它就能填饱肚子。
李县长寻思着,秦军在黄河附近跟蛮子们杀得飞起,会不会是芋头的糖分带来了比较高的兴奋度。
现在江阴邑的高产作物就是芋头、茨菰、水稻这三样,黄豆单位亩产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低下,哪怕李县长还是李工头那会儿,大豆也只能狂吃耕地面积。
李县长现在搞的重犁,就是有一次接了一个俄罗斯的活儿,当地毛子都是穷逼,找老乡修仓储塔价钱太高,而李工头就价钱公道童叟无欺。
虽然那鬼地方现代化程度很低,但因为老乡用毛妹支付,李工头当时寻思着,毛妹拉回国内,解决一下国内单身狗问题,怎么地也能赚个中介费啊。
后来吧,李工头就因为涉嫌非法从事跨国婚姻中介,被拘留了几天,好在俄罗斯老乡喝了伏特加之后很清醒,帮李工头作了证,这才让李工头在羁押期间看完了《论深耕广种的重要性》之后,全须全尾地继续着普通人的生活。
总之也不算太亏,反正李工头当时在老乡那里玩得挺高兴的。
现在李工头变成了李县长,当初在俄罗斯乡村乐园学来的没用技能,居然就派上了用场。
翻耕效率极大提高,比不上机械化,可比挥着石头农具强了几百倍。
“首李,今后鹿邑、雉邑,都要用这等轮子犁?”
“难不成还把人塞到地里去?田地没养起来,你让那些废物下地耕种,总不能饿死他们吧?饿不死就要造反,你说造谁的反?造老子的反啊。”
李县长拍了拍沙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瓜啊,为何我这么看重你?为什么整个阴乡只有你一个是特种勇夫?因为你责任重大。阴乡的大牲口能不能突破一百万头,全看你撸……努力不努力,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