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再登上一段时日,等虎儿长大了,明白了死亡的含义,他也就会释然罢。
怀着这样的想法,崔琰也放下了手中的史书,转而开始讲起了一些历史上的趣闻,大多故事都是从前有个宋国人来开头的,随后就是对这个宋国的人的嘲讽,果然,在崔琰讲述这些故事之后,虎儿也就被他所吸引住了,听着这些愚蠢的宋国人所犯下的蠢事,不由得咧嘴大笑。
崔琰看到虎儿的状态有所好转,也就继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正讲述着呢,虎儿却突然打断了他,开口询问道:“师君,你知道耶耶他去了哪里么?”
“我知道。”
“去了哪里?”
“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很多人都会去哪里,比如,孝康皇帝在那里,孝宪皇帝也在,吕公不过是去陪伴他们去了,他在那里能看到很多的好友,同袍,那个地方啊,每个人都会去,有些人早早的就去,有些人会晚点去……”
“那师君你也会去么?”,虎儿再次问道。
崔琰笑了笑,点着头说道:“我已经很老了,或许过上几年,我也会去。”
“那你能带我过去么?”
“这可不行啊,你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去了那里,你就没有办法再去做这些事了……且不提这些,我再与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宋国人,他非常的懒惰,不喜欢干活,有一天啊,他看到了一只兔子撞死在……”
“从前有个宋国人,他挖了一口井,逢人便说,我挖了一口井,好似家里多了个劳动之人……”
“从前有个宋国人,他担心自己家里的幼苗长不高……”
虎儿听的哈哈大笑,又忍不住的问道:“这些宋国人也去了那个地方么?”
“是啊,他们也去了那里。”
“那耶耶岂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他们口述自己的故事?真好啊……”,虎儿有些羡慕,瞪着大眼睛,暗自思索着,崔琰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这才开始了继续授课,不再讲述那些趣事了,好在虎儿这次是能够听得进去了,听着崔琰讲述史书,他格外认真的听着,此时,崔琰已经讲到了太祖皇帝。
对于虎儿来说,治史比治经要轻松的多,治史的时候,就是听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听着自家祖宗建立功勋,创建大汉的故事,不由得让虎儿热血沸腾,渐渐也就忘却了耶耶的事情,崔琰也不停顿,甚至都不休息,就如此讲述了一个多时辰。
老人家的体力还是不错的,讲了一个多时辰,面色不改,显得游刃有余。
“好了,虎儿,剩下的便等明天来讲,你且回去罢。”崔琰挥了挥手,让虎儿离去,虎儿朝着崔琰一拜,这才起身走出了书房,绣衣使者们顿时围了上来,虎儿带着他们,便走出了太学,此时天色已晚,太学里也没有多少学子了。
走出了学府,虎儿便不由得看向了院墙。
耶耶每日都会在这里等着他放学,他似乎都能看到,耶耶背靠着墙壁,坐下来等待着自己出门,可是,耶耶没有来等他,虎儿的眼眶忽然就湿润了,他呆愣的看着墙壁,不断的在周围寻找着。
他找不到他的耶耶了。
“耶耶!回来罢!虎儿以后一定听话!我再也不惹师君生气!耶耶!”
“虎儿想你了……虎儿好想你……”
虎儿低下头来,哭着说道。
第0885章 三令之徒
在送别了中书令之后,庙堂群臣,也开始了对中书令位置的商谈与思索,当然,这个位置吏府是不能直接下令的,必须要由天子来选派,吏府再进行提拔,才能够担任,在三令之中,中书令这个位置,实在是有些尴尬,说它地位不够高罢,他又乃三令之中。
负责召开朝议,结束朝议,在庙堂朝议的过程之中,只有中书令与天子能够进行裁决,甚至能够进行对大臣的斥责,剥夺大臣们言语的权力,朝议乃是诸大臣商谈国家之大事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可以拟定诏令,这个位置不能说是低。
可是要说这个位置很重要,中书令也只能在朝议与拟定诏令方面发挥作用,在其他时候基本都是闲着的,没有任何的实权,甚至都没有多少属吏,故而,这个位置定然是心向天子,同时又年老适合清闲的大臣来做的,若是一个总是想着与天子反着来的,如虞翻,仲长统那般的,只怕朝议就要变得格外混乱。
可是当今的庙堂里,真的能找到心向天子,又甘心养老的大臣么?
众人的目光都是投向了荀令公,或许荀令公是可以的,他已年迈,对天子又是格外的忠心,平心而论,他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这一批大臣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厚德殿里的天子正是有着如此的想法,不过,他本来是想让远在倭国的荀攸回来担任此位的。
可是,荀攸竟上表文书,拒绝了天子的征辟,甚至还明言:臣当死与斯。
按着荀攸的意思,他在倭岛的诸多开化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并且,他还正在书写一本著作,唤作《教化书》,可想而知,他是不会轻易的离开倭岛的,或许,他如今也只是在想,在自己逝世之前,能够完成这本巨著,能够为大汉做些什么。
其实,他做的已经不少了,当说如今的倭岛,太学内竟有三千位来自倭岛的学子,这些人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是要比中原人都要更像是中原人,说着流利的雅言,颇有些古之贤士的味道,一个野蛮荒芜的偏僻之岛,愣是让荀攸给弄成了一个儒学圣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