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汉自从开始教化诸邦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些动乱,杀吏的事件,唯独倭岛,如今都是格外的太平,因荀攸的迁民之策,甚至都分不出幽宁之民与倭岛之民的区别了,刘熙也是无奈,对于这位老臣,他根本没有办法强行让他返回,若是老爷子怒火攻心,在半路就没了,那他刘熙不就要背上一口千古之大锅了?
无奈之下,刘熙也只好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朝中老尚书,不过,这事还是要先问清楚荀彧的意思,故而,老尚书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再一次赶到了厚德殿,不过,这一次,老尚书看起来便是有些精神抖索,比起先前那行将朽木的模样,不知要好了多少倍。
老尚书长得本就帅气,这些日子打起了精神,浑身便都散发出一种仙气来,花白的长发胡须,红润的脸色,让他看起来就如谪仙,老尚书坐在厚德殿里,轻抚长须,“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老矣,尚书台之事繁多,应当让一个年轻人来操办……中书台却是个不错的养老之处啊。”
“如此一来,就怕误了令公之才啊……”
“老夫这把年纪了,还占据着尚书的位置,那才是误了众人之才啊,陛下,虽说臣不该如此言语,可是,臣希望,这尚书令的位置,能够交予那诸葛亮来担任,至于侍中令,却是可以交予司马懿……”,荀彧缓缓说道,刘熙大惊,又急忙平静了下来,方才问道:“为何呢?”
“诸葛之才,不逊与臣,只是长期以来,他却没有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啊……时有我,郭嘉那般的老头占据着位置,这些年轻人也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来,此人可大用。”
“那司马懿呢?为何不能让他来担任尚书令呢?”
“司马之才,也是非同一般,在陛下手中,他定然是更好的利刃,甚至要超出诸葛来,奈何,他性子过于谨慎,又惜命,并没有诸葛那般的胆魄,若是让他来担任尚书令,他定会畏惧政事不利,会牵连己身,故而不肯推行诸事,何况,此人利己心重……陛下当将他放在身边,亲自看管。”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司马在陛下身边,担任侍中令,有陛下为其依靠,他就能部署很多的事情,也不会畏惧,在那个时候,他会发挥出比诸葛更好的作用,就如先前律法之事,若是陛下让司马懿来办,只怕老夫都不会有机会去跟他攀谈,半路就被贼人袭击啊……”,荀彧竟是完全不避,笑着说道。
“荀令公此言差矣,他怎么敢如此为之?”
“哈哈,陛下,他纵然不敢杀了臣,可是将臣扣住,在律法施行之后,再带人将臣救出的事情,他还是敢去做的,当然,诸葛亮也能想到这些,只是他不屑于去做,所谓君子,是最容易被欺负的……”,荀彧摇着头,缓缓说道。
刘熙点了点头,其实,他心里的想法,也是与荀彧一般,故而,在方才荀彧提议的时候,他才会那般的震惊,他并不喜欢群臣将自己心里所想的给猜测出来,那会带给他一种不安,不过,看着面前的老者,他还是放下了自己的忌惮。
“那就得劳烦令公了……”
“谨喏!”
延康十六年八月,在吕公逝世之后的第二个月,庙堂的正式命令也就下达了,由荀令公来担任中书令,诸葛亮担任尚书令,司马懿担任侍中令,对于这个任命,并没有什么人反对,稍微有些抱怨的,也只有仲长统了,仲长统本来是想要争一争三令之位的。
此时的司马懿,却还在地方上,为了进行分治而在考察,当得知天子任命的时候,司马懿也只是苦笑了片刻,若是在从前,担任侍中令,他定然不会太开心,可是自从上次与天子推心置腹的聊了一整日后,面对这样的任免,他已经非常的知足了。
纵然不比那尚书令,好歹也是同级别的三令,也算是有个地方能够施展自己之长,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当然,成为三令,他还是不能早早返回庙堂去,对于地方的考察并没有结束,就在任命之后,他再进行考察的时候,事情便顺利了很多,迎面全部都是笑容。
所到之处,没有人再敢不管不问,官吏们纷纷前来拜见,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写来了书信,告知了对他的仰慕之情,司马懿只是很平静的看着那些书信,随后派人送往了厚德殿,让天子来看看。
……
袁耀正坐在书房内,看着各地的收成,脸上满是笑容,这一年里,建宁长岛无论是从矿产,还是从农业领域来说,都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次,他是真正的在海外府扬名,不是靠着自己的背景,也不是靠着溷藩……嗯……好吧,他也在这里修建了溷藩,但是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来让海外府的诸官吏信服,获得了他们的尊敬。
如今袁耀就格外的开心了,自己所治理的建宁长岛,已经超越了海外诸岛屿,无论是知安状况,还是粮食矿产,都是位列第一的,如此持续下去,熬到今年结束,在明年,自己就可以挺着胸走到兄长的面前,让他在整个海外施行这项政策,如此一来,只怕海外府为大汉创造的财富会更多!
袁耀正在思索着这些事,忽然,凌统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手持邸报,笑着说道:“少都督,最新的邸报来了,三令换人啦!”,袁耀急忙起身,从他手里接过了邸报,吕公逝世的事情,已经上了邸报,他们这些海外之人,也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海外府众人也是为他送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