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小胖子也是不间断的赏赐他,先后给了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戴履上殿等等特权,犹如先前萧何故事,赞拜不名,就是他拜见天子的时候,赞礼的黄门不直呼他的姓名,只称官职,简单的来说,就是通知的小黄门,不会高呼“臣何休问陛下躬安!”。
而是会叫“司徒问陛下安!”。
另外,入朝不趋,其余大臣入宫殿都是需要小跑着进来,不能有间断,而何休就可以慢悠悠,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之前他也是这般走进来的,因此,这点特权倒是无所谓,很多年迈的大臣都会得到这个特权,毕竟,你让一个老人家小跑着进来是不合适的。
最后一个才是恐怖的,本该是剑履上殿,就是允许佩剑,穿着鞋子来见天子,可是天子思考了片刻,还是只给了他一个戴履上殿,你穿着鞋来就好了,至于佩剑,还是算了罢。
倒不是怕何休行刺自己,就是怕庙堂万一起了争执,这位老人高呼着九世之仇,拔剑就刺。
那就有点恐怖了,从何公这些年来的表现来看,天子的做法显然是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小胖子此刻望向何休,就是希望何休能够给出一个办法,何休也注意到了天子看向自己的目光,他拄着拐杖,缓缓起身,他已经有些年迈了,身子也微微有些佝偻,可是在他起身的时候,诸多正在争吵的大臣们都是顿时安静下来,缓缓坐了下来,再也不敢言语。
何师缓缓走到了庙堂中间,便要行礼,小胖子无奈的说道:“何师不必多礼,不知何师对此事如何看待?”,何休看了看闻人袭,方才说道:“专卖固然不可,可如今,官府冶炼铁器也渐渐稀少,北军南军武装军备甚至要从民间购买,这是不合适的。”
“设立大型冶炼地,是可行的,但是不必专卖,不与民争利,而官府制铁,还能带动民间冶炼,技术也能发展起来……”何休说着,抬起头,看向了闻人袭,闻人袭强行挤出笑容,点点头,说道:“何师大才,言之有理!”
小胖子点点头,此事也交给了闻人袭,要他设立大规模的官府经营冶铁场,主要还是要支撑北军南军的武器军备,当然,民生器具也是要制作,不是要为副业。
著作此书的钟敷被卢植所征为长史,去了贺州。
第0184章 秉公执法
堆积在案牍上的种种著作,让小胖子深深感受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立刻找来蔡邕,再次扩张门子学与太学的规模,并且制定,相隔三年,便要召收一批的学子,学子们最多只能在学院里待六年,六年之后,可以通过举荐任官,这其中自然也可以。
但是六年之后必须要离开,为后来的学子们留出位置。
并且,对于其中进学期间写出了著作,或者写出让天子满意的奏折政见者,可以破例征辟,如此大规模的招收学子,让蔡邕也有些头疼,还是因为师资问题,天子登基之后,又是设立民屯官职,又是设立官学官职,新开辟了两大州郡等,使得人才极为缺少。
都去做官去了,而愿意待在学院教授学子的祭酒也是越来越少。
如今又要大规模的招收学子,该怎么办呢?
最终,蔡邕还是想出了办法,他让那些待了四五年的学子们担任假行祭酒,为期一载,在此期间,表选优异者,会被蔡邕亲自举荐,他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那些学子,来充实师资,勉强能够让进学的学子们都能得到教育,学子是没有规定年龄的,达者为师。
小胖子稍微看了看今年最后一批招收的学子们名册。
颍川人郭图,恩,不错。
河内脩武人张范,名臣,很好。
北海郡营陵人王修,恩……很好,是个受到百姓爱戴的名臣。
陈留平丘人毛玠,南阳人逢纪,兖州东郡人程昱?
看完这些名册,小胖子咧嘴笑了起来,心里分外开心,天下名臣,尽入朕手!开心的小胖子,将何师叫来赴宴,又将这些名册递给了何师,有些傲然,何师拿起了名册看了片刻,看到了不少天书里留名的大人物,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按如今来说,天书里的乱世,应该是不会再降临了。
也不知这些名臣,是否还能绽放出自己的色彩来?
小胖子与何休商谈诸多要事,主要还是科功制与王符的那些政令,王符早在进入庙堂的时候,就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政策,有些已经实施了,还有些一直在被推迟,此次王符前来,这些事情定然是要解决的,就比如他所提议的阅文司,如今天下著作已经在大殿里堆积成山。
小胖子认为也是在时候建立阅文司,让大汉文风变得更加昌盛。
他还希望能够收罗天下的诗篇文赋,也列进阅文司之中,鼓励诗歌创作,当然,这是出于私心,因为小胖子就很喜欢写诗作赋,虽然水平不高,也算是好文治经,文韬武略的儒雅之君,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收录下来,供给天下士子去敬仰,也是件善事啊!
聊了许久,直到深夜,何休方才离开了宫殿,上了牛车,便朝着府邸走去,走了片刻,刚刚进入东城小巷,牛车竟然被拦了下来,几个更卒站在了他的面前,手持灯火,在这些更卒的前方,一个黑瘦矮子仰起头,有些愤怒的大声质问道:“何人,胆敢触犯宵禁!?”
为何公驾车的侍从有些愕然,不悦的叫道:“这是司徒何公的车架!你也敢阻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