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辎重队用来运输辎重的车辆都是多了上百辆。
唯独还不满编的只有骑兵队了,因为正泰县这边根本没有办法搜罗到这么多合格的战马,目前大唐新军里,可供乘骑的马匹一共也就百来匹而已。
李轩的卫队就是占用了其中的二十多骑,是的,李轩已经是把他的卫队给升级成骑马步兵了,这倒不是为了带着他们去冲锋,而是为了在战败的时候,可以带着他跑的更快一些。
此外两个混成营也是各自配属了五名骑兵。
然后是队以上的军官的坐骑。
如此最后给骑兵队剩下的马匹,也就七十匹不到,不过这七十匹马的素质却是最好的。
其他军官和李轩的卫队使用的马匹,顶多算是能够乘骑而已,主要是从民间征集的。
但是骑兵队的六十多马,已经是勉强算得上是战马了,这些战马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明军手里缴获的。
从武器到弹药,从士兵到军官以及部队的训练,李轩自认为已经是用尽了所有的努力,而这支三千八百人的大唐新军,目前看起来已经是像模像样了,至少在训练和演习的时候还是挺有气势的。
但是这三千八百人里,大部分都是新兵,而有将近两千人更是没有上过战场的。
这真正打起来仗来能不能堪用,就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如果能够先打几场小仗,让这些新兵们见见血,涨一涨士气,到和明军决战的时候应该是能够堪用了,但是如今明军一来就是上万人,李轩有些担心自己的这些新兵会承受不住战场上的庞大压力。
当发现到澜江东岸又来了五千明军,以至于澜江东岸的明军总数达到了万人规模后,李轩已经是全军加强戒备,派出更多的斥候们偷偷渡江,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监视河对岸的明军动向。
上万人的明军如果要做什么,动静肯定是不会小的,想要瞒过斥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明军偶尔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到其他地方,这有可能瞒过大唐新军斥候的监视,不过这也不重要,几十上百人的明军偷偷溜走了,也影响不了大局。
他们就算是想要派遣几百人偷偷摸摸从其他地方渡江,但是大唐新军在其他几个适合渡江的渡口都是布置了人手进行监控,而第一混成营和第二混成营就在上下游呢,一旦发动有明军偏师过江,他们就会直接进行拦截。
明军想要偷偷摸摸大规模渡江,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不管是偏师还是主力,明军想要过江,都得先过了大唐新军这一关!
除了加强对明军的监控外,李轩还下令让部队加紧进行针对性的防御作战训练。
至于防御工事,现在倒不用修了,因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李轩已经是让辅助部队,尤其是守备营的四百多明军降兵天天挖坑修墙。
如今的澜江渡口适合渡江并登岸的大约五百米河段,已经是被大唐新军的胸墙完全覆盖,而且这胸墙已经是越修越高,以前还只有一米多两米呢,但是现在,已经是清一色把胸墙修到了三米以上。
这几乎就是一面城墙了!
胸墙之上,还布置了大小六个炮台,以及二十余个箭塔。
而胸墙到河边的三十多米距离里,则是布置了众多阻拦明军进军的障碍物,在河水的浅谈上,打下了众多削尖的木杆和竹竿,河滩上则是布置了众多的距马等物。
那些竹竿和木桩是为了拖延明军登岸时间的,好让己方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射杀还在木筏上,尚未登岸的明军。
而距马等物,则是为了阻挠明军列队冲锋,逼明军主动散开队形。
这三十多米的距离,足以成为明军的埋骨之地,一旦打起来,明军的鲜血足以染黑整个河滩!
第一道胸墙和河滩工事还只是第一道防御工事,在距离第一道胸墙后的五十米外,还有第二道环形的胸墙。
这是预防万一的,如果明军攻破第一道胸墙防线的话,大唐新军就会撤到第二道环形胸墙之后继续抵抗。
这样的防御工事,哪怕是放在二战里头,都不算弱了。
如果上头再来几挺重机枪的话,明军的一万人估计还没登岸呢就会被机枪全部放倒。
今时今日的澜江渡口,已经是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堡垒!
不过大唐新军准备充分,对面的明军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抵达后就是一直忙碌着,而且还弄出来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用来专门针对大唐新军的火器的!
第0298章 残酷的战争
那些在澜江东岸的斥候还冒险偷了几件出来,并在当天夜里送了回来。
看着眼前的这几件明军大量准备东西,李轩有些无语。
这些明军还真够有意思的!
摆在李轩面前的这几样东西都相当的有意思,首先是一件相当夸张的盾牌,说它是盾牌也不算太适合,因为这玩意足足有一人高,差不过五十厘米宽,其后面是好几块的厚木板拼接的,木板外钉上了一层铁片,铁片外还蒙上了一层棉甲。
除开后面的作为支撑用的木板外,铁片和棉甲,这两者相结合,基本就是大唐新军里装备的棉铁甲的搭配了。
但是这样的巨盾,其重量也是相当夸张的,怕是有上百斤重,最强壮的士兵也不可能提着这种厚木板走上多远,估计走个十来米都得累趴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