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仅仅是在野战部队里的战功,也不足以让他成为新生代将领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他在前线带兵打仗的同时,还在不断的完善大唐陆军的各项军事理论。
他担任西征军司令部副参谋长期间,主要就是负责后勤事务,当时他为了更好的支持部队在中亚地区的作战,完善并发展出来了一整套后勤运输体系。
虽然谁都知道后勤运输要以铁路、船运为核心,抵达前线后用马车继续运输到前线作战部队,但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已。
而应易康却是把这些笼统的概念进行了完善,最后制定了完善的后勤运输体系。
充分的保障了中亚地区作战的西征军的作战。
今年,他又是忙里偷闲,针对线膛步枪以及线膛火炮的应用,搞出来了新型的步炮协同战术。
虽然大唐一直都有步炮协同战术,但是旧的步炮协同战术在新型的线膛武器时代里,已经是不适用了。
武器的有效射程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战术也是必须跟进。
为此,他提出来了新型的步炮协同战术,而根据他的新型步炮协同战术,陆军甚至都是修改了步兵操典以及炮兵操典,可见其新型步炮协同战术的影响力。
郝柏年在接受陆军元帅军衔之前,上的最后一道折子就是请李轩合理重用新生代的优秀将领,说军事技术的革新,战术的变化,他们这些老一代的将领已经是落伍了,只有新时代的将领才能够充分运用。
尽管他说的并不是应易康一个人,但是应易康却是这一群新生代将领里的佼佼者。
所以应易康的晋升其实也是搭上了顺风车。
而圣天子李轩对应易康也是比较赏识的,毕竟军方里,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其实新生代的优秀将领就那么几个,李轩想要不注意到都困难。
这几个新生代的优秀将领,李轩基本都是记在心里,一边培养一边考察着。
而这个应易康的表现让李轩相当满意。
作为后来者,李轩自然是知道军事战术的后续变化,前装线膛武器只是过渡,后装线膛武器才是未来。
而当后装线膛武器出来后,现在使用的线列战术基本就可以扔进历史垃圾堆了,散兵战术才是未来。
而应易康呢,在还没有看到后装线膛步枪的时候,仅仅是凭借现有的少量后装线膛榴弹炮以及米尼步枪,就已经是提出了散兵战术。
并且围绕着后装线膛武器,提出了一系列的战术设想,其中固然有部分建议在李轩看来很扯淡,但那时历史局限性。
强如应易康,也不可能准确的预见未来的所有战术的变化。
但是应易康依旧能够抓住几个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战术变化。
这,其实才是让李轩让他担任参谋部副部长兼任作战司司长的原因。
后装线膛武器时代已经开启了,而整个陆军内部,就没几个人知道该怎么运用这些更先进的武器,应易康的诸多建设虽然有不少的缺陷,但是却也是属于仅有的一个能够提出比较完善战术革新的人了。
如此人才,不重要自然是不行的。
应易康晋升为陆军中将,让不少人是羡慕嫉妒恨,哪怕是包括他的老同学、老下属毕志安。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只能是仰天无语:人比人,气死人!
说起年纪,毕志安比应易康还要大那么两岁了,今年三十七岁的毕志安在年轻一代军官里,尤其是他的同期同学里,其实混的不算差了。
有军功,有资历的他,而且出身也不算差的他如今也是陆军上校了,而且今年还调任了第八师担任第第二十三步兵团团长。
这可是常备主力师的步兵团上校团长,基本上坐在这种位置上的校官,都是属于被培养的人才。
但是,三十七岁的上校团长和三十五岁的中将副参谋长比起来,那差距可是天差地别。
说毕志安不羡慕,肯定是假的。
甚至他都有些嫉妒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作为应易康中将的老同学兼老下属,他在陆军内部,也是打上了应易康派系的烙印。
应易康持续高升,而且未来可以预期的是,只要应易康不犯傻或者是不中途死翘翘,成为上将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未来的陆军大佬就是自己的老同学和老上司。
这对于毕志安自己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未来少将这道门槛,只要努力努力未必不能迈过去。
到时候,老父亲总该是要满足了吧!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趁着年初休假回家的他,就是挨了一顿批。
这刚进门,就被他父亲破口大骂:“怎么管教你家老大的,竟然报考了国子监,堂堂毕家子孙,平日里和一群酸儒为伍也就算了,这竟然还敢报考国子监,简直是丢进了我毕家的脸!”
“当年你自己不思上进也就算了,怎么还纵容他折腾什么诗词!”
“我毕家世代戎马,毕家男儿皆是战场英杰,他竟然敢报考国子监,还说什么要考科举,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毕家无人!”
听着父亲一大堆的话,毕志安沉默了片刻,不过最后还是道:“报考国子监一事,我和泉儿谈过的,也是我准许了的!”
他其实很想说,我们毕家就他妈没有军事天赋的基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