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1199)

  他谋划河西的战略已经失败。

  现在继续在河西耗下去,也是徒劳。

  此战虽然没能拿下河西,但是西夏也没有因此失去疆土。

  虽然损兵折将,但是他们从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手里缴获到的战利品,也能弥补一二。

  唯一可惜的就是,铁鹞子被打的残的不能再残了。

  铁鹞子一夜之间回到了最初只有几百骑的状态。

  西夏想要重建铁鹞子,又得谋划十几年。

  “该死……”

  李元昊愤怒的骂了一声。

  ……

  黎明时分。

  玉门关内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寇季、朱能二人皆被从床榻上惊醒。

  营地内的将士们,也被玉门关内的举动惊醒。

  一个个纷纷出了帐篷,往玉门关方向张望。

  朱能瞥着大氅出了帐篷,往玉门关方向看了几眼,略微愣了一下,叹气了一声,“李元昊还真是果断……知道事不可为,就果断逃了……”

  “命令全军,修整一日,明日乘胜追击……”

  朱能吩咐人下去传达了军令。

  他再次返身回到了帐篷内睡下。

  寇季在营地外望了望,得知了李元昊逃了,朱能下令全军修整以后,望着东方,幽幽的道:“河西……已经拿下了……”

  嘟囔了一句后。

  寇季回到了帐篷内重新睡下。

  晌午的时候。

  寇季睡醒,发现朱能已经带人去了一趟玉门关。

  寇季见到朱能的时候,朱能在骂人。

  “李元昊,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寇季进了帐篷,疑问道:“怎么了?”

  朱能暴跳如雷的道:“狗日的在玉门关内,将一部分没办法带走的俘虏,刨心挖肺,投掷在了井里。”

  寇季皱眉道:“水源全部被破坏了?”

  朱能脸色阴沉的点点头。

  寇季沉吟道:“玉门关后的水源,大概也不会太好……你吩咐手下的将士们多准备一些水。”

  朱能阴沉道:“我已经派人去准备了……”

  ……

  在朱能的命令下,大军修整了一日。

  次日,留下了三千将士坐镇玉门关以后。

  寇季、朱能二人带着人,踏上了前往西凉的道路。

  一路上碰到的河流、溪流,皆被投掷了死尸,各类的死尸皆有。

  寇季和朱能二人走了一路,收殓了一路的尸骸。

  为了避免发生瘟疫,寇季命令人将发现的尸骸全部焚毁。

  一行人行了数日,抵达了肃州。

  李元昊自知自己在河西的谋划失败,在撤退的路上,丧心病狂的大肆杀伐。

  不仅毁坏的水源,杀死了不少留守的大宋将士,还杀死了许多俘虏。

  几乎将玉门关后面杀成了千里无人烟。

  寇季恨不得亲手掐死他。

  肃州城内外,尸骸遍野。

  镇国军将士们的尸骸,被拔的光光的,丢在野地里。

  任由秃鹫和野狼啃食。

  寇季立马吩咐手下的将士,去清剿了那些野狼、秃鹫,收殓了镇国军将士们的尸骸。

  就在寇季命令人收殓镇国军尸骸的时候,朱能派去肃州城内观察情况的兴国军将士,哭嚎着冲出了肃州城。

  “将军!将军!”

  “李元昊那个畜生,拿兄弟们的头颅,在城内的大道上,铸了一座京观。”

  “……”

  寇季、朱能的眼珠子一下红了。

  “入城!”

  寇季、朱能二人,一马当先,冲进了肃州城。

  在正对城门口的街道上,看到了十分残忍的一幕。

  镇国军将士们的脑袋,被齐齐砍下。

  跟随镇国军将士们的民夫的脑袋,也被齐齐砍下。

  他们的脑袋被堆放在了一起,堆成了一堆小山。

  一颗颗脑袋上,皆是七孔流血,染红了整片街道。

  寇季双眼充血的喊道:“李元昊,不杀光你李氏上下,我誓不为人。”

  朱能强忍着心头的骇然,对寇季道:“你带人在城内收殓兄弟们的尸骸,我带人赶去甘州。”

  寇季紧握着双拳,点点头。

  朱能扔下了所有的步卒,带上了巡马卫,以及一万刚建立的兴国军马军,赶往了甘州城。

  寇季则带人在肃州城里收殓将士们的尸骸。

  寇季在肃州城里足足收殓了三日,才将将士们的尸骸凑整齐了,埋进了土里。

  然后就带着人冲往了甘州。

  日夜兼程数日。

  赶到了甘州。

  看到甘州城墙上象征着大宋的旗帜迎风飘扬的时候,寇季才松了一口气。

  朱能之所以率先一步赶往甘州,就是害怕李元昊杀进甘州,屠戮留守在甘州城内的将士。

  甘州城内的将士们,明显是阻挡住了李元昊的攻伐。

  所以甘州城内的将士们才会幸免于难。

  寇季入了甘州城以后,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朱能再确认了甘州无碍以后,已经率领着兵马赶往了西凉。

  寇季在甘州城内歇息了一日。

  带着人赶往了西凉。

  临近西凉的时候,就看到西凉内外,战旗林立。

  近十五万兵马囤积在西凉内外,将西凉团团围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