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颂(上)_圣诞稻草人【完结】(1200)

  寇季率人奔赴到了军营里以后。

  就看到李迪、朱能、李昭亮、角厮罗,还有一个中年人,从里面迎了出来。

  寇季没想到,角厮罗居然会亲自带兵前来驰援。

  寇季对李迪、朱能、李昭亮点了点头。

  然后对角厮罗一礼道:“青塘侯能亲致西凉,是我大宋的荣幸啊。”

  角厮罗十分客气的道:“寇天使相邀,本侯自然得来。”

  寇季愣了一下。

  角厮罗自称‘本侯’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细思了一下,大致也明白了角厮罗如此做的用意。

  他以宋臣自居,无非就是想借着帮助大宋攻打河西的功劳,多从大宋谋一些好处。

  如今大宋攻打河西,大局已定。

  不会再掀起什么波澜。

  功劳已经稳稳的到手。

  若是他能表现的忠诚一点,谦卑一点,兴许官家一高兴,能赏赐他不少好处。

  毕竟,此次河西大战。

  大宋可是得了整个河西。

  而青塘什么也没有得到。

  官家多多少少也得厚赐他一番。

  寇季猜到了角厮罗的心思,就笑道:“等我班师回朝,一定向官家言明青塘侯的功劳,让官家厚赐青塘侯。”

  官家能厚赐他什么?

  无非是一个官爵、钱财而已。

  又不可能赐给他疆土。

  大宋拿下了整个河西,可以说是收获颇丰,还在乎一些钱财和官爵?

  角厮罗听到了寇季的话,笑眯眯的道:“寇天使若是还朝,本侯必然赠给天使一些私礼。免得别人说寇天使走了一趟青塘,什么也没有得到,说我青塘小气。”

  角厮罗话说的大气,可他真正的意思,寇季听的明明白白的。

  他是在提醒寇季,别忘了答应他的事情。

  寇季缓缓点头道:“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青塘侯有私礼相赠,我自然也不会吝啬。”

  角厮罗听到这话,满意的点点头,不再多言。

  寇季对角厮罗拱了拱手,看向了角厮罗身边的那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不等寇季施礼。

  就率先拱手道:“西平路安抚使种世衡,见过寇吏部。”

  寇季笑着拱手道:“你我平级,种经略不必多礼。早就听说种经略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寇季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种世衡。

  一个相貌颇为俊朗的帅大叔。

  不得不说,大宋朝的文治武功也就那么回事。

  大宋朝的官员却个顶个的帅。

  朝堂上的官员,就没有一个长的难看的。

  外任的封疆大吏,也没有歪瓜裂枣的。

  难怪包拯因为皮肤略黑,被人说了上千年。

  没办法。

  一群又帅又白的大臣当中,猛然冒出一个小麦色十足的家伙,自然引人注目。

  被人调侃,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种世衡很帅,身形略显消瘦,套着一身盔甲,宽宽松松的。

  行走说话之间,没有武将的那股子彪悍气息。

  反而多了几分书卷气息。

  在寇季见到过的武臣当中,书卷气息能比他浓的,那是一个也没有。

  即便是文臣当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比的上他。

  想必跟他那一位大儒叔父有关。

  寇季在打量种世衡。

  种世衡也在打量寇季,一边打量,一边还礼道:“寇吏部谬赞了……论起名声,大宋朝能比得上寇吏部的,那也是屈指可数。”

  李迪在一旁干咳了一声道:“你们二人就别互相吹捧了,正事要紧。”

  “寇小子也到了,我们也该商量商量攻破西凉城的事宜了。”

  “……”

  众人嬉笑了几声,一起迈步进了军营。

  一路到了中军大帐内。

  寇季和李迪左右推辞了一下,最后寇季坐上了上座。

  寇季乃是皇命钦差,如此大的场合,他代表的就是官家,自然得上座。

  李迪、角厮罗分别坐在寇季两侧。

  种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也分别落座。

  坐定以后。

  寇季开口道:“我刚到,还不了解西凉城内的情况,你们谁跟我说说?”

  李迪、角厮罗二人闭口不言,淡然的在哪儿坐着。

  种世衡面带笑意,坐在哪儿也没有说话。

  朱能和李昭亮对视了一眼,朱能率先开口道:“在我们赶到肃州城的时候,青塘侯和种经略,已经带兵进入到了河西,先后拿下了西凉以东的所有河西疆土,会兵在西凉城外。

  李昭亮在青塘侯和种经略二人赶到西凉城的时候,带人也打到了西凉城。

  三方汇合,将西凉境内私掠的西夏兵马,赶回了西凉城。

  数日前。

  李元昊率领西夏兵马,赶到西凉城,准备和西凉城内的西夏兵马汇合,内外夹击,被我们三方兵马击溃,往红水河方向逃窜而去。”

  寇季听到此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李元昊逃了?”

  朱能郑重的点点头。

  寇季咬了咬牙,却没有再说话。

  他对李元昊在肃州城内所作的一切愤怒不已。

  但现在这种场合,有客人在,他不好为了泄私愤,说出一些泄私愤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