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不过来,那大相国寺就会消亡。
大相国寺能否存活,全看你们。
随后我会将大相国寺内的财货全部带走,只留给你们一些粮食,以及柴米油盐。
另外,我也会留下一些田产给你们耕种。
期限是五年。
五年以后,朝廷会收回。
往后,大相国寺不许再拥有田产。
我相信,只要你们能挺过来,那些香客们奉上的香油钱,够你们滋润的活一辈子了。”
僧众们闻言,齐齐看向了年迈的和尚。
年迈的和尚对寇季一礼,僧众们赶忙跟着施礼。
他们此前在大相国寺内过的是苦日子,大相国寺事发以后,寇季没有将他们一并带走,还给了他们糊口的粮食和谋生的田产,已经算是很好了。
他们没什么不满的,也不敢有什么不满。
寇季在僧众们施礼过后,告诉了年迈的和尚一声,随后会有人到大相国寺内给他们录名、并且发放度牒。
年迈的和尚答应了一声。
寇季便不再搭理他们。
寇季吩咐人清点清楚了大相国寺的财物、粮食,然后将它们一起装车,拉出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外围满了人。
他们在看到了大相国寺那海量的钱财以后,一个个惊的说不出话。
大相国寺是什么德行,不需要寇季再去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从那些钱财上直观的看出大相国寺的德行。
寇季吩咐人拉着钱财和粮食在汴京城内行了一圈。
让汴京城内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大相国寺的富庶以后,才将那些钱财运送到了朝廷特地为蒙学准备的国库。
粮食运送到了汴京城内的粮仓。
随后,寇季派人去清查大相国寺各处产业和各处田产。
人派出去以后,寇季坐着马车到了金明池。
寇季到了金明池的时候,李太后和曹皇后已经被赵祯派人送回了宫。
赵祯一个人站在龙船上欣赏着金明池的风景。
寇季上船以后,不及施礼,赵祯就回身道:“四哥,朕以为朕将大宋江山治理的很好了……却没料到,大相国寺的钱财查出来以后,朕才发现,朕的大宋依然千疮百孔。”
寇季收回了准备施礼的手,沉吟道:“官家是发现大宋需要治理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生出了惧意?”
赵祯缓缓摇头,“朕何惧之有?朕只是现在才发现,朕脚下要走的路十分漫长,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走完。”
寇季失声一笑,感慨道:“这本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们也不可能走到尽头,也没有人能走到尽头。
太祖在朝的时候,定下了诸多祖制,对当初的大宋而言,那是善政。
可对现在的大宋而言,却不适用,还会束缚你我的手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就是因为大宋在变。
大宋的官家在变,大宋的官员在变,大宋的百姓在变,大宋的一切也在变。
世上的一切一直都在变,所以在不断的变换中,总会生出许多不好的东西。
所以我们处理不完,也没人能处理完。
所以这条路没有尽头。”
第0790章 该杀之人!
“没有尽头?”
赵祯一脸愕然。
寇季缓缓点头,“人心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没有尽头。”
赵祯拧起了眉头。
寇季见此,笑着道:“我们不需要去探寻那个尽头。我们只需要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将我们要做的做到最好就行。
毕竟,人心是没有尽头的,但人力却有穷时。
官家也不必为此烦忧,更不应该自扰之。”
赵祯一愣,失笑道:“是朕想太多了……”
寇季笑着点点头。
赵祯问道:“大相国寺清查的如何?”
寇季笑着道:“大相国寺的钱财,已经全部收缴,里面的恶僧也尽数下狱。如今守着大相国寺的只有一些清清白白的僧人。
那些恶僧,臣已经交给开封府的人去查了。
等查证清楚以后,开封府会依照他们所犯的罪行,给他们定罪。”
赵祯沉吟道:“大相国寺身为国寺,尚且如此,其他的庙宇恐怕更不堪。”
说到此处,赵祯盯着寇季,叹息道:“父皇不该封道官的。我大宋若是没有道官的话,庙宇也不会敛财至斯。”
寇季闻言,略微有些失神。
赵祯在说什么?
他在指责、非议他老子。
这话要是传出去了,满朝文武还不逮住他往死里喷。
赵恒确实不堪,如今大宋朝上上下下的人都能感受到。
但没人会说,也没人敢说。
赵祯更不该说。
赵祯纵然因为大相国寺一些僧众作恶多端,埋怨赵恒奉道官之举,也不该说出来。
在这个孝字当头的年代,不孝是一个十分大的污点,怎么洗都洗刷不掉的。
就拿唐太宗李世民说。
李世民纵然励精图治,将自己变成了千古一帝。
他也没办法改变他杀兄弑弟、逼迫父亲的名声。
赵祯非议赵恒的话一旦传出去,他纵然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功盖三皇德超五帝的盖世帝王,后世的史官也会如实将他的不孝之举原原本本的写在史书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