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微笑道:“她要是闹脾气,去母后那里孤告朕的状,朕可有些吃不消。”
……
君臣二人在未央宫里又说了几句家常之后,李信起身告退,离开了未央宫,由萧太监亲自送他到永安门。
这位大红衣裳的内廷大太监,在李信面前一向很是谦恭,一如曾经的大太监陈矩,在李慎面前那样。
即将走到永安门门口的时候,李信回头看了萧正一眼,微笑道:“萧公公,近几年没怎么见到董公公的身影,他去哪儿了,怎么连个音讯也没了?”
董公公,就是董承,承德朝天目监的太监,壬辰宫变的功臣之一。
萧正脸色微变,然后深深低头:“回李侯爷,董公公上了年岁,在天目监做事有些力不从心,太康六年的时候就请辞回家乡去了。”
“原来是这样。”
靖安侯爷缓缓点头,迈步缓缓走向永安门。
“董公公这人,从前还与我有些交情,说走便走了,连个消息也没有。”
说着,他已经走到了永安门门口,回头对着萧正笑了笑。
“萧公公莫送了,内廷事务繁忙,您忙去吧。”
萧正对着李信深深鞠躬。
“奴婢不敢,侯爷慢走……”
他低着头,把脸上的一抹阴郁与惊慌藏了起来。
在宫里,一个宦官莫名其妙没了音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有人会追问这种事情。
偏偏这位李侯爷,突然问起来……
一身赤衣的萧公公,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他很清楚,自己是得罪不起李信的,不管他在皇帝面前如何搬弄是非,都不太可能威胁到这位李侯爷的地位,所以被李信这么一问,他就开始慌了。
他不明白,李信这么做的意图何在。
……
就在萧大公公疑神疑鬼的时候,另一边的李信已经坐马车回到了靖安侯府,靖安侯府里,同样有些惴惴不安的赵嘉,正焦急的等着李信回来。
李信刚一进府,他便迎了上来,陪着笑脸。
“侯爷……”
靖安侯爷双手揣在袖子里,笑眯眯的说道:“办成了。”
赵幼安咽了一口口水,声音有些颤抖……
“侯爷,请问是……何官职?”
“京兆府……”
李信只说了三个字,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赵嘉听了这三个字之后,眉头大皱,他明白自己绝对不可能一步登天坐到京兆尹的位置上,也不可能成为京兆府的少尹,那么进入京兆府,就只能去做一些小吏了。
李信卖了个关子之后,见赵嘉有些着急,便笑眯眯的继续说道:“京兆府治下溧阳县县令。”
“这个职位,幼安兄满意否?”
赵嘉愣在了原地。
他自小读书,因为生在大晋,对于大晋的官制自然是非常清楚的,这个溧阳县令的职位,已经和一些地方上大洲的别驾地位差不多。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李信深深作揖。
“多谢侯爷成全,侯爷恩情,赵嘉此生难忘!”
“先不要谢我。”
李信笑着说道:“还要去过那最后一关才是,我明天带幼安兄去见天子,见完天子之后,幼安兄就可以去吏部报道了了。”
“这是应当的。”
赵嘉深呼吸了一口气。
“我得去准备准备才行。”
相比较来说,李信就远远没有赵嘉这么紧张,他拍了拍赵嘉的肩膀,缓缓开口。
“莫要准备了,我还有一件事要与幼安兄商量。”
李侯爷面色平静。
“我可能要北上了。”
第六十八章 大白天呢……
老实说,北上对于李信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如天子所说,他与叶家无分彼此,只要带上叶茂一起,凭借他与叶家的关系,以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人望,想要短时间内掌握蓟门关的镇北军,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问题是到了北边之后,李信应该做什么。
算算时间的话,现在北边应该就快要打仗,甚至已经打起来了,等李信去北边的时候,最少也要一两个月之后,那时云州军与宇文诸部的第一次碰撞,多半已经结束了。
这个当口,李信动身去北边,必须明白自己的定位。
说的简单一些,天子的意图很明显,是要让他带着镇北军,与宇文诸部玩命。
自己带着镇北军与宇文诸部死磕,哪怕是打赢了宇文诸部,镇北军本身多半也残了,到时候不仅朝廷解决了镇北军的问题,自己与叶家的关系多半也会因为这件事情大打折扣。
这就是李信动身去北边的前提。
所以他才要在动身之前,想明白到了北边之后,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当天傍晚,靖安侯府的下人给弄了一小桌酒菜,李信与赵嘉依旧坐在后院的凉亭下面说话,现在天气热了,外面蚊虫横行,凉亭下面点了一些驱蚊的香料,凉风吹来,倒是颇为惬意。
李信一边吃饭,一边把大致的情况与赵嘉说了一遍,赵幼安认真听了,低头想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侯爷……陛下的意思是,让你暂时接手镇北军,还是一直接手……”
靖安侯爷不假思索的说道:“自然是暂时接手。”
“我要去坐在那个位置上不挪窝,不说镇北军的将士们如何看,不出五年,叶家便要跟我反目成仇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