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叶师在天有灵,也要埋怨我不厚道。”
赵幼安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李信淡淡的笑了笑,开口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放心,便是天子也不能把我按在那个位置上不挪窝,我不想干了,便与朝廷告病回京休养就是了。”
赵嘉点了点头,吐出了几口气。
“如果朝廷的意思不是挑拨侯爷与叶家的矛盾,那么大约就是要让侯爷去主持这一次北征了。”
他缓缓说道:“先前侯爷与我提起北征的事情,我私下里琢磨过这件事,当时想的是应该是由云州城先手,然后叶大将军主攻,没想到现在事情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信默然开口。
“若不是叶师没了,事情应该与你猜的差不多。”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开口道:“眼下不是想我为什么去镇北军的时候,应该考虑我去了北边之后,应当做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赵幼安回答的毫不犹豫。
“自然是帮着朝廷,平灭宇文诸部了。”
“侯爷先前已经说了,这件事陛下已经琢磨了五年时间,既然陛下让侯爷去办这件事,那么侯爷自然是要办好的。”
李信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看着赵嘉。
赵幼安沉声道:“当然,宇文诸部的战力不可小觑,也不可能说灭就灭了。”
“侯爷不妨先去上任,到了蓟门关接手了镇北军之后,再看一看宇文诸部的情况,如果可以打,那侯爷便顺手立下这个功劳,如果不行,便拖着就是。”
“到了北边之后,侯爷可以按着自己的心意行事,打与不打,都在侯爷的一念之间……”
“就算长时间打不下来,也不是镇北军无能,而是宇文诸部太过强横。”
李信喝了口酒,笑呵呵的看向赵嘉。
“若我也在北边打个二三十年,岂不是又成了一个平南侯府?”
赵幼安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其中大不一样,平南候府有平南军,但镇北军并不是侯爷的嫡系,而是叶家的嫡系,与侯爷没有什么关系。”
靖安侯爷仰头喝了口酒,没有多说什么。
……
因为叶鸣大将军要回乡丁忧,镇北军急需人接手,朝廷给李信的圣旨很快就走完了流程,送到了靖安侯府。
前来宣旨的人,是内廷的掌门人萧正,这位萧公公捧着圣旨,低眉顺眼的到了靖安侯府,他宣读完圣旨之后,弯着身子把这卷圣旨,递到了李信手里。
“奴婢恭喜李侯爷接掌镇北军。”
他表情谄媚。
李信接过这卷圣旨之后,自嘲的笑了笑:“本来是在京城这个繁华世界里享福,现在要去北边的苦寒之地守边,这分明是流放,又有什么值得恭喜的地方?”
萧正弯腰道:“侯爷得了这个机会,必然再立奇功,将来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光耀千古的重臣。”
“还是公公们会说话。”
靖安侯爷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此次北上困难重重,我只求不被罢官夺爵便好,至于立不立功的,想也不敢想。”
萧正连忙弯身:“侯爷太谦虚了。”
“奴婢在宫里还有些事情,便不打扰侯爷,这就告辞了。”
靖安侯爷含笑道:“我送公公?”
“可不敢,可不敢。”
萧正连连摆手,逃也似的走了。
而靖安侯爷则单手拿着圣旨,面无表情的看着萧正远去的方向。
因为是圣旨,自然是要一家人出来迎接的,长公主这会儿就在李信边上,她拉着自己夫君的衣袖,长长的叹了口气。
“怎么又要出京去,五年前你从西南回来的时候,陛下不是说以后再不让你出京了么?”
李信笑着摸了摸长公主的脑袋,微笑道:“天子的话,哪里能信?”
长公主被他这句话吓了一跳,摆手道:“胡说什么,给外人听了去,非拿你去大理寺问罪……”
“这儿不是没有外人么。”
李信伸手环抱住长公主的腰肢,含笑道:“走,咱们去里屋说话去。”
九公主面色有些微红,她掐了一下李信的胳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干什么……大白天呢。”
“大白天便不能说话啦?”
靖安侯爷笑着说道:“谁定的这个规矩?”
长公主无奈之下,只能被李信抱着朝后院走去,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她抬头看着自己的丈夫,有些担心的低声道:“你这一次,要去多久啊?”
李信闻言,顿了顿之后,微微叹了口气。
“我也不知道。”
第六十九章 本尚书的职权
接到圣旨之后,李信并没有立刻上路,而是在京城等了几天,一直等到叶璘叶茂叔侄两个人,从宁陵老家回来。
带上叶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李信自己去蓟门关,且不说能不能顺利接手镇北军,就算接手了,后续也会有矛盾产生。
叶茂现在的官职,是羽林卫中郎将,一个不起眼的五品官,但是李信只要带着他去蓟门关,他便会一跃成为正三品的副将,而且他从现在开始,就会慢慢接手镇北军,这才是叶家想要看到的局面。
在家里等了三天之后,一直到第四天的傍晚,李信才等到了回京的叶茂,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此时的小公爷憔悴了不少,胡子都没有修整,看起来颇有些狼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