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突厥北狄与中原虽说同属五方之民,可毕竟早已忘了祖源。”
白玉琦的话让房玄龄眼神一亮,小心道:“若是咱们派人救援,他们却不领情怎么办?”
“熊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乖了!要是不行,那就两顿!”
白玉琦理直气壮的道:“把他们带回来好好管教,尽心教导也就是了!等他们学会了知书达理,自然也就能够理会咱们的苦心了!”
大唐君臣对视一眼,俱都欣喜的点了点头。
杜如晦笑道:“帝君如此说,想来是有了解救九黎兄弟于水火之中的法子吧?”
“刚才不是还说,咱们要囤粮备灾,无力攻伐突厥么?”
白玉琦还没说话,旁边听懵了的尉迟敬德就傻眼道:“现在又那里拿得出多余的粮食,来救济那帮蛮子?”
“救是要救的,但是也不能白救。”
“而且为了避免陛下为难,当然也不能打着大唐的旗号去救了。”
“如今大唐的粮食也困难,为了能从南方获取粮源备灾,这‘南方陆路交通网’能早一日修通,就能早一日运回粮食。”
“那些九黎百姓总不能坐享其成的等着吃救济粮吧?派些队伍去草原上‘招工’,让他们来帮忙修筑道路也算是以工代赈,熬过这个寒冬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要如何‘说服’他们到也简单……陛下不是新练了一支龙骑卫?要是没记错,应该也训练了不少日子了,闭门造车可要不得,派他们作为使者去草原上走一趟,正好也积攒些行军经验。”
白玉琦施施然的道:“相信只要解释清楚,那些九黎百姓肯定会理解大唐的苦衷的!”
尉迟敬德看了看满脸欣喜的李世民,又看了看一脸笑容,捋着胡子不断点头的房谋杜断二人,小心翼翼的问:“那现在咱们是打啊?还是不打啊?”
众人对视了一眼,表示都不想搭理这个尉迟大傻。
“帝君的意思是,咱们不是去攻伐突厥的,而是去救助九黎百姓的。”
“此行以说服、教化为主,实在是说不通的,先将其‘请’回来慢慢教导也就是了。”
只有同为武将的李靖叹了口气,向尉迟融解释了两句后,也不管他听懂没听懂,又向白玉琦请教道:“万骑军在翼宿天将的操练下已是初具模样,派他们出行作为使者招募九黎百姓回来做工倒不是不行,只是这路途遥远,天气又恶劣,又该如何解决才好?”
“这倒是好解决!”
“山东世家那边,不是还差着[金融门]大批房款首付么?”
“由[天工门]抽调一支筑路队伍,修建一条可供通行的便道,方便使者队伍出行。”
“并且沿途建立救援站,让山东世家将粮食就近送往这些救援站储存,以便于接应九黎难民。”
白玉琦考虑了一下道:“另外,救援九黎兄弟人人有责,陛下不妨呼吁民间志士协同出力,众志成城之下必然能帮助九黎百姓渡过难关!”
第178章 佣兵制(上)
“帝君,不知这‘民间志士’要如何招募?”
心知以无极帝君之能,一言一行必有深意,所言之事往往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
作为李世民手下智囊,杜如晦自然负责起了追问的工作,赶紧不耻下问的请教着,唯恐误解了无极帝君的“计策”。
从之前解盐荒、粮荒和备灾来年灾害的过程中,环环相套、套套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走一步而看百步的计划,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无极帝君行事,往往喜欢以阳谋大势堂堂煌煌的碾压过去,任你百般蝇营狗苟也抵挡不住其推枯拉朽的大势之局。
世家门阀搞的那些诋毁[无极门]声誉的小把戏,大唐君臣不是不知道。
本以为无极帝君会天威震怒,施以雷霆手段将那些谣言惑众的跳梁小丑轰杀至渣。
未想帝君非但未做任何反应,还勒令门下弟子不得理会那些被世家门阀怂恿来诋毁[无极门]的替死鬼。
任他百般犬吠,我自巍然不动,不容声色之间就将世家门阀给惩治的是凄凄惨惨戚戚,安排的明明白白还说不出苦来。
现在想想,其实如此这般处理才是正确的。
毕竟那些被世家门阀推出来,试探无极帝君反应的替死鬼。
都只不过是一些读圣人言都读傻了,只知道跟着人云亦云的书呆子。
被人稍加怂恿误导,就义愤填膺的“替百姓”发声,也不管百姓是不是希望自己被他们给代表。
无极帝君堂堂一位真身下凡的神仙,若是跟他们这些被人当了枪使,反而觉得自己是在声张正义的二傻子一般计较,反倒是落了下乘。
癞蛤蟆趴鞋面子,不咬人它恶心人。
跟他们计较就跟踩了臭狗屎一样,再生气还能再踩它一脚?
哪朝哪代都有这种傻货,而且为数还不少,可问题是他们只是傻,还真不能说他们是坏人。
真要跟这帮子好心眼的二傻子计较,他们能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们同等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所以房谋杜断二人,即便自认也是计谋百出之辈,却也不敢贸然猜测帝君所言,是否还有其它他们未曾想到的巧妙。
“嗯,对这个我还真有点想法,不过需要陛下同意才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