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要打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想要提升到跨界唐军或大荒土著的程度十分艰难。
不过,白氏国也用不着卵民们充当战力就是了。
或者说,想要祸祸大荒,白氏国甚至连战力都不需要,有一个金融门弟子转职而成的“偃师商族”就够了。
这段时间下来,偃师商族都快把整个赤土原都买下来了,毕竟市场发展的实在是太迅猛了……因为赤土原上的各国为了在国争之中占据优势,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在大争规则以内增强和提升自身实力,这就相当于是展开了军备竞赛。
可地球人都知道,军备竞赛这档子事,用得好的确能提升自身实力,可用的不好可是会掉坑里的!
为了在战场上,获得低修为高战力,少兵力多输出的优势。
各国国主几乎已经陷入了魔怔的状态,别国有的我国一定要有,别国没有的我国同样要有。
可想法是好的,但偃师商族出售的各种武器、装备、军械、防具,价格可都不便宜,光靠各国积攒的那点天材地宝和财货,没几天就被偃师商族掏空了家底。
这还没考虑偃师商族,对诸国展开的全方位商品倾销战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民生基建、军事武装几乎无所不包。
特别是偃师商族的推销人员,整天拿着各种资源开发、基建策划、城市规划等计划书,游走于各国国主和权贵豪族之间,想着法子的让他们掏钱。
弄的各国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钱!
毕竟在偃师商族出现之前,他们大多数都还闹着钱荒呢!
可这个时候,偃师商族又像有人出卖灵魂的魔鬼一样,挥舞着各种合作开发、资源入股、人力投资,甚至是贷款项目不断游说他们,这谁抗得住啊?
以至于各国国主在稀里糊涂之下,不但将国土境内的资源、土地差不多快卖了个精光,甚至各种贷款项目都欠债欠到一千年以后了!
第633章 国之重器
而在这个时候,白氏国的国主又给他们演示了一番什么叫做“白氏战法”。
也就是除了冲上去莽之外,其它的什么后勤、辎重、运输之类的一概不管的战争方式,更是直接把他们给带沟里了。
当然,这也跟偃师商族的服务实在是太周到了有关。
让诸国国主像饮鸩止渴一样,明知道这样会导致自家命脉逐渐落入他人的掌控之中,却又不得不向偃师商族寻求援助。
别的不说,光是“兵贵神速”这一点,就让他们无法拒绝偃师商族的交通渠道。
你不用?敌人用了,等你的部队慢悠悠的拖着粮秣辎重花上几个月赶到前线,国境守军的坟头草都长了三尺三了!
偃师商族的出现,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荒界的战争模式。
除非大荒土著势力,能够联合起来抵制偃师商族,否则只要其中有人敢第一个尝试吃螃蟹,其他人就只能也含着眼泪吃下去,被动的被局势所操控着走向他们并不希望的方向。
而白氏国这个披上了羊皮的狼,就很好的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白氏国还需要通过武力去征服赤土原么?
跳出来啃了诸国一口的白氏国,就这样在吃的脑满肠肥之后,心安理得的打着饱嗝剔着牙当起了“不争之国”。
而且,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大荒土著势力”,白氏国完美的扮演起了一个“样板国”的角色,国内几乎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速发生着变化。
这让各国派驻的细作,不得不一天三趟加急的往家里传递情报,将白氏国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事无巨细的仔细禀报给自家国主……嗯,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用来传递情报的渠道,也是偃师商族提供的跨国邮政!
继偃师商族之后,偃师一族的另几个分支,也开始在赤土原诸国眼中展露出头角来。
偃师工族,将整个白氏国都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一座座建立在矿藏和资源地附近的矿业、工业城市拔地而起。
各种附属的配套加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地上成片的冒了出来,连接成一片不可名状的灰黑色钢铁森林。
偃师农族,则将赤土原上一马平川的红土地上,只要是能落脚的地方都种满了各种作物。
偃师牧族,在大地上放牧着数以千万记的各种牲畜,所过之处如同生物大迁徙一般寸草不生,但留下的畜肥又很快让草场生长出来,并变的更加的丰茂。
一时之间,白氏国中出现的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物,让诸国目不暇接的同时又不明觉厉。
但原本莽到不行,见人就怼的白氏国,安分下来搞起了发展,也让诸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好歹能消停一段时间。
不然以白氏国展现出来的战力,还真没有那个土著势力能单独抗住他们的疯狂进攻。
所谓的国争虽然是大国割小国的羊毛,可没有那个大国愿意在国争之中损失太多战力。
所以跟白氏国杠上,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朱壤国宁愿退兵八千跋,也要尽可能保住自家战力的原因。
失去点国土算什么?
这大荒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地!
一旦在国争之中损失太多战力,在接下来的大争之中无力抵挡域外天魔的入侵,那才是真正亡国灭种的灾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