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陛下派来协助宗门,管理这些流民的尉迟将军。”
孙老道侧身向白玉琦介绍千牛卫的领队校尉,毕竟是皇帝陛下派来的人,面子上还是要稍微客气一些。
“末将尉迟宝琳,见过……”
千牛校尉抱拳拱礼,但是却不知该如何称呼。
“此是吾师尊,万象真人是也!”
孙老道恭敬道:“师尊形貌异于常人,尉迟将军不必讶异。”
“浴池宝琳?怎么叫这么个怪名……”
“呃,那个字念yu是吧?对了,你父亲是不是尉迟恭?”
白玉琦一直以为尉迟的“尉”字是上尉的“尉”来着,听到这个有点熟悉的名字,不由抬头打量了一下对方,这可是唐穿文重要配角之一啊?
还有“新手指导员”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之类的,唐穿文之中就他们几个二代最活跃了,上那都能碰到他们。
尉迟宝琳一愣,但依旧恭敬道:“回禀真人,吾父名‘尉迟融’,不叫‘尉迟恭’。”
“嗯?”
白玉琦眨巴了下眼睛,还以为自己记错了:“不是尉迟恭,尉迟敬德嘛?”
尉迟宝琳也被白玉琦弄傻了,小心道:“吾父字‘敬德’,却不叫尉迟恭……”
“好吧,可能是我记错了。”
白玉琦耸了耸肩,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去了。
可孙老道却不会这么觉得,自家这位师尊可是连他曾祖和祖父是谁都知道的人。
明明没有出过苦水村,更不可能认识尉迟融,可是一听说尉迟宝琳的名字,却立马叫出了对方父亲的名字,莫非这又是个“有缘”的?
尉迟宝琳和身后两名护卫面面相觑,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也确定了这小娃娃一样的万象真人,的确异于常人。
时候不早,天已黑透,为了便于安置随队而来的流民,白玉琦便让人点起[光亮术]制作的照明杖,但相对于偌大的库峪城,火把大小的照明杖显得有些亮度不够。
正发愁间,系统投影:【建议激活法术:[城楼之光];】
第061章 工分管理制(上)
如今信仰大有富余的白玉琦,连忙激活了释放出来一看,只见库峪城城门楼子上的阁楼光芒大作,照亮了整片地区!
白玉琦修建宿舍楼兼城墙的时候,是模仿华夏古式城墙修建的,所以在门洞上方的城墙上,还修建有一座城门楼阁。
而当白玉琦将[城楼之光]释放出去,只见整个城门楼都像一只大灯泡似的亮了起来,将城门内外的区域照的灯火通明。
白玉琦见状大喜,吩咐杨氏村民去将山后“天罡至阳大阵”的数百座镜墙,调整了方向对准了库峪城中,折射回来的光线照亮了整片苦谷!
虽然不如白天那么明亮,可折射[城楼之光]的镜墙投射下来,却也让苦谷之中如同点亮了路灯一般,足以看清环境了。
解决了这大唐时代的夜间照明问题,白玉琦连忙连夜安排那些远道而来的流民。
先是安排苦水村的杨氏村民一字排开大锅大鼎,一边在苦谷被休整的一片平坦的空地上开始熬煮食物,还一边安排流民入住宿舍楼。
因为第一批来的流民不多,大概在3000左右,所以只用了宿舍楼一层的150个房间就安顿了下来。
而一千余名千牛卫和一千多名将作监派来的各类工匠,干脆就就近安排在了城楼周围的宿舍中休息。
反正正逢夏季,山间气温到也不太凉,所有人打个地铺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怎么也比他们在长安城外的窝棚强。
等到天明,以宿舍为单位,二十人一组上山伐木,运回大量的木料制作家具,主要是白玉琦设想中的双层架子床。
然后还把流民之中的妇女组织了起来,从采买来的物资中取出大批的布匹缝制统一的制服……为了节省布料,白玉琦给出的制服样式,干脆就是后世的T恤、沙滩裤模样,女式倒是多加了一条长裙。
因陋就简,炊事组、伐木组、缝纫组、搬运组……白玉琦差点没忙到飞起。
好不容易将第一批的三千多人安顿下来,第二批的一万多人又上山了,紧接着又是第三批的两万多人,连续忙活了好几天,才将所有流民安顿下来。
而皇帝陛下派来的一千多名千牛卫和一千多名将作监工匠,则是全程一脸懵哔的被白玉琦当作了搬运工,负责往新建的一排仓库中收纳搬运流民运上山来的各种物资。
特别是那些将作监的大匠,都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我们不是来帮忙盖房子的么?为什么跟驴一样一直在搬东西?
这也不能怪白玉琦安排不周,实在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
孙老道一下子弄上山三万多人,他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只能是想办法先把流民们安顿下来再考虑其它。
至于把将作监的那些工匠当搬运工使唤,主要是白玉琦还没想好让他们干什么……建筑宗门什么的只是个借口好吧?
房子都是现成的,就算要再盖什么他一个[塑石术]就搞定了,还要工匠干什么?
甚至连给流民们制造架子床,他也只是安排了流民伐木而已,搬运回来之后堆积在空地上,他一个[干燥术]下去就直接变成了干燥可用的木材,然后再一个[塑木术]就全搞定了。
那些工匠看到流民搬运回大量的树木,还以为自己可以大展身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