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缓缓点头,侧头去看张绍:“传庞士衡等人一同来用餐。”
张绍还兼任羽林中郎将一职,放下手里半片馍片,整理仪容,起身:“遵旨。”
刘备又看关兴:“安国,再制一壶新茶,随意些。”
“是,臣明白。”
关兴手里抓着馒头侧身俯首简单行礼,就边吃馒头去一侧架子上取茶,茶有明前、雨前,以及这两天新炒的两锅新茶,新茶产量高,醇香茶味远不如清明之前的明前茶,和谷雨之前的雨前茶。
待关兴重新冲泡茶水时,庞林引着李丰、诸葛恪来到长屋门前,都换了柔软拖鞋款式的麻鞋。
屋内有两位公主三位女眷,李丰自进来就坐在田信下首,头垂着,诸葛恪倒是胆子大,将长屋内的人都看了一眼,目光在田信侧脸上多停留一秒,隐隐有挑衅之意。
田信也只是斜目瞥一眼诸葛恪,手上不停,继续用锯齿银刀切馒头片。
诸葛恪目光也在田信手上的银刀上停留片刻,用餐流行银刀,也是始于田信。
得益于田信《防疫救护十二策》,防疫方面的知识虽然没有明说,但也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更加高明、阴险的投毒方式。
如果田信不发表防疫救护十二策,完全可以用投放瘟疫的手段,暗杀所有想要谋杀的人。
田信不用瘟疫杀人,可有人会用,也有人会怀疑别人用上面暗示的手段谋杀自己。
所以现在得到礼物,都会在沸水里过一遍,再使用。
而食物……几乎不可能再出现千里送酥、糖之类的事情;就连相互喝酒,也会防备投毒。
那么喝酒时豪爽碰杯,让彼此酒液交融,就成了信用、友好、同生共死的象征。
所以这种时候,向来不积攒金银的田信突然使用银刀切肉、切馒头,用银杯喝水……那自然是有先见之明的,总之跟着效仿、学习就对了。
见关兴端来茶壶,庞林接住为彼此斟酌鲜绿、茶香浓郁的茶汤,诸葛恪才回神,对刘备郑重施礼:“吴国使者奉命拜谒大汉皇帝陛下。”
刘备坐姿随意,见诸葛恪肃容施礼,不由一愣,随即做笑:“何时有了吴国?还以为曹丕会策封孙权做个越王,他做吴王,置孙伯符遗子于何地?”
诸葛恪肃容:“外臣持礼而来,陛下何故轻贱我主?”
刘备只是笑笑,抬头看田信,田信举起手里刚涂抹好果酱的馍片在诸葛恪面前晃了晃:“这是你家短腿吴王。”
说罢,张开口送嘴里,嚼着,眼眉含笑看诸葛恪。
诸葛恪勃然大怒,嚯的站起:“夏侯贵为大汉三恪,何无礼耶!”
“怎么,你也有匹夫之怒?”
田信扬起下巴笑吟吟上下打量诸葛恪:“陛下念你是丞相侄儿,唤到此间吃杯茶。既不想吃,且回江陵去。记得领回那十万石陈米,速速回江东去。”
“下回来记得要拿三十万石新米,但凡有一袋陈米,或少一石米,我便不收。”
田信去看李丰:“绑票盗匪也有个盗亦有道,我不占孙权便宜,尽数还他。”
李丰见刘备不反对,拱手:“是,下官明白。”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
不清楚诸葛恪究竟肩负着什么使命,反正现在肯定办砸了。
诸葛恪只是小事,十万石陈米也是小事,若是三十万石新米,则是大事。
以如今荆湘二州税制,征收三十万石米,大约需要八万户人口,其中一岁税粮十六万石,算上独户、女户、弱户的税收减免,八万户实际能收十四万石左右;余下的则由粮食充抵户调、徭役来抵充。
太多的百姓家里是没有织机的,五铢钱荒废,丁口钱肯定没法正常征收,才改为布帛为主的户调。
百姓想获取布帛缴纳租税,要么用布帛材料、粮食去跟豪强、商人兑换;要么用这些跟官府兑换。
总之,没有织机的百姓,在当下户调税制下是很倒霉的,要遭受粮租、户调、徭役三重剥削之外,还要经历豪强、官府的技术剥削。
稻米又不耐储放,三年以上的陈米很容易生虫、发霉,南方又湿润。
孙权给的十万石陈米,也就今年能吃;如果索要三十万石新米,最少能储放到明年冬季。
三十万石新米,大概是一个宜都郡的一岁收益;宜都郡兵、驻军、官吏也是要吃俸禄的,所以宜都郡也就能挤出一半的数额用在北伐。
也只有人口殷实的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能在今年各拿出三十万石粮食支持北伐,如果还想从南三郡征发粮食,就得用直百钱从豪强、大户身上强买。
不止是南三郡,南阳也是一样,南阳郡从编户这里也就撑死征发十万石粮食,更多的粮食、兵员人口握在南阳豪强手里。
唯有继续动员、维持南阳豪强联军,才能拿到南阳豪强手里的粮食,代价就是承认对方的合法编制,编制就是官帽子,是合法地位。
总的来说,江东若能给三十万石军粮,对北伐一事有决定性作用。
这意味着汉军可以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的对峙期限内,往往决定着胜败存亡。
诸葛恪甩袖离去后,刘备不以为意笑问:“孙权不能如数纳粮,孝先可愿移镇汉口?”
“为三十万石军粮,臣何惧辛劳,愿往江东登门讨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