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军已在澧水西岸扎寨立营,探骑已过澧水,集结于舞阳之曹休各部已有整备,东北定陵、郾县之夏侯尚部亦有举动。我军主力若西攻,曹休、夏侯尚则击我腰腹。”
庞林说着左右看一眼,见周围、外围都是亲信军吏,遂说:“宋公,如今已到动用中军的时候了。”
刘备中军算上征集的辅兵,近有五万人。
从宛城出发,会有上万辆独轮车运粮,最少一口气能运五万石军粮到叶县。
以叶县、昆阳为前敌大本营,刘备中军的任务就是运来第一批充足的军粮,得到这批军粮,前军、左军、右军、北府兵就能入脱缰野马一样轮番出击。
以正常随军携带十五日军粮计算,叶县半径五百里以内,都在汉军四支军团的袭扰范围内。
如果打得顺,就食于敌,或许可以打穿兖豫二州,杀到青徐地界。
庞林这里开口,田信也点头:“秋霖将至,中军宜早开拔。”
刘备中军守卫宛口,四支军团就能更改作战偏向,由战略相持、稳步推进变更为相互侵攻。
广袤、平坦的中原,就是汉军的舞台,也是自己的舞台。
当然,如果逼迫魏军出营决战,一战决定中原归属,那再好不过。
可这个难度很大,几乎很难达成。
若尝试决战而不可得,就按照预定计划……搬空中原。
这不是汉军的选择,这是魏军、吴军的共同选择;汉军不这么做,魏军、吴军也要这么做。
将中原,尤其是豫州各郡变成无人区,利于魏军防守;也能让孙权坐稳淮南地,搬空豫州,有利于魏吴联军的稳定。
只是魏吴联军的稳定性……目前宗预已经出使孙权,就等孙权对青徐动手的好消息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
夜中,田信陪在蒙多左右,为之守夜。
过量用药后,蒙多侧躺在草席上,一双黑亮眼睛不时眨动。
经历一场手术后,蒙多能否痊愈就看伤口炎症……痊愈之后是否还拥有价值,没人能说的清。
毕竟被割掉一个蛋蛋,这种奇怪阉割手术也没几个人做过。
主刀的几个兽医一致表示蒙多的性格可能会更温顺一些,躯体也会迎来小幅度增长。
只是蒙多更大的价值不是战阵冲锋,而是为大汉改良马种,现在这个使命可能会废了。
改良马种,利国利民利在千秋,这才是蒙多的意义。
“君上,起风了。”
当值的李衡揭开外围帷幕,隔着内帐帷幔开口通报。
田信裹着厚布斗篷走出,就见火光照耀下四周旗帜猎猎作响,篝火摇摆,火苗拉长呼啸。
他抬头看乌云密布的夜空,浓稠如墨,见不到一点星月光辉。
秋冬雨季即将到来,或许已经到来。
宛城,已开始淅淅沥沥落雨,这只是暴雨之前的引子。
黄巾之乱以来,围绕宛城争夺而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最少有十万军士为了争夺这座城池战死,间接而亡的军士、百姓更是无法统计。
前线各军的战报此时都已汇聚到刘备案前,各方都有奏表,战斗经过明确,并无争执、推诿之处。
除了张飞、虞翻外,其他各军的指挥、监军、护军都在奏表中自行检讨,承认错误。
这场先锋之战打的不是很理想,远不如预期顺利。
刘备拿着关羽的帛书奏表久久无语,张辽是个很难应对的人,现在看似被困在山里……肯定会有其他后手搞事情。
关羽提议优先解决张辽,将这个钉子拔除。
解决张辽后,再挥兵向西进击伊阙关,逼迫曹洪、张郃出击,打一场伊阙外围之战。
伊阙关与鲁阳之间,是宛雒通道所在,近几十年里围绕这里爆发最有名的战争就是孙坚这一路讨董军的战果。
解决张辽,可能会给魏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让曹真、曹彰两支军团或走武关道杀入南阳,或出函谷关增援雒阳。
青徐的曹植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整备青徐军团,增援中原战场。
可不解决张辽,以张辽的布置,或许会成为汉军败绩的关键一环。
拿到张辽的人头,北伐即便失利,大军也能从容后退,败也是小败,不影响根本、筋骨。
若让张辽活着,那么极有可能会打出针对汉军的致命一击。
这是个战场上的刺客,越早拔除越好。
夜风突起,吹刮雨珠一片又一片砸向屋顶瓦片,刘备提笔写下一个‘可’字。
帛书上就一个字,刘备亲手装入锦囊,轻咳两声吐痰后:“来人。”
外面轮值的关兴穿一领贴身漆皮铠,左手抓着玄钢剑剑鞘越过屏风:“陛下?”
“安国呀,稍候。”
刘备这时候拿起田信的奏表重新阅读,田信的奏表先是检讨错误,其次提议两件事情。
第一是努力促成孙权反戈,目前吴国太子孙登已经被围在昆阳,以此威胁孙权。
不是要杀孙登,而是以另立孙登为吴王为要挟条件。
只要策封孙登为大汉吴王,放孙登去江夏,其江夏守将丁奉、蕲春郡潘璋、武昌都督贺齐、广州都督吕岱,以及豫章郡孙邻、鄱阳郡孙皎诸子不难响应。
以此要挟、督促孙权攻拔青徐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