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是派人联络臧霸,使臧霸协助曹植割据青徐,以达成青徐互保。
并借口抵御孙权,使曹植在这个魏军主力无法调动的关键节点里完成青徐割据。
让曹植带着青徐脱离曹丕,成为单独一股抵御孙权北进的力量。
使曹植、孙权相互厮杀、牵制,保证汉军只需要正面战场上与魏军交锋。
这样能一增一减之后,己方与曹丕控制的绝对力量、人口将会拉近。
为了防备曹植进犯河北,曹丕就要加大渤海、平原的防御力量,使河北无法休养。
而代价,则是册封原汉食邑五千户的临淄侯曹植为齐王。
这封奏表令刘备心中不快,无异于宣告北伐无法决胜,必须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分化敌人,然后逐个击破。
可田信在战后上奏此事,说明田信眼中这已经是目前相对合适的一种策略。
石灰弹已经使用,总不能再逼着田信发明一种类似于石灰弹的大威力杀伤性武器。
石灰弹最大的作用是适用于各处战场,各军团分散出击后,都可以使用,能保证野战时有一定优势。
现在已经暴露,魏军有防备措施,也会以石灰做武器,石灰带来的出奇优势拉平。
提前使用石灰弹,这能怪谁?
关羽、张飞的行为,在刘备看来没有一点错误,唯一没料到张辽应对的核心重点是田信。
田信没有遵循关羽的佯攻指示,而是依照计划攻城,还将摆出来的石灰弹提前使用,为的就是救援、接应关羽、张飞……这也没错。
要知道,田信军中携带面粉……也是可以冒充石灰粉的,原计划是投放面粉,吓唬魏军,遮蔽视线。
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刘备也会这么做,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所以阴差阳错,田信提前攻破张辽的防线,自己追击中伏险些被围杀;张辽也躲过了来自关羽、张飞的背后一刀。
估计张辽也没想到关羽出现在鲁阳关前时,鲁阳关守将杨雄会带着河内兵反戈。
马超这一路始终是配角,没有出彩之处。
现在秋雨降临,中军无力开赴前线,前线加固营垒即可,期间会有半个月左右的休战期。
这期间,前线储粮可以保证一支汉军横穿兖豫二州,搅乱魏军中原秩序。
如果实行田信的策略,只要汉军攻入青徐疆界,就有很大可能促成曹植割据。
青徐能否割据,跟曹植态度关系不大,主要看青徐世家、豪强、百姓怎么看。
大家拥立大汉的话,那极易促成此事。
刘备深深思索曹植青徐割据,成为己方附庸之后的天下格局,心中有一种久违的安宁。
关兴静静等待,就见刘备起身来到屏风前观看屏风上装裱的《三巴图》,红黄绿三色的三巴图静静躺在屏风上,当刘备认真端详时,总觉得此物在旋转,勾人心魄。
红黄绿,大汉火德赤色,曹魏土德之黄,孙权自诩火木双德,实际是木德绿色旗号。
三巴图已深入人心,或许对孙权、江东文武来说三巴图是一剂良药,能让他们鼓足勇气追逐那遥不可及的梦想。
可对汉魏而言,宛若毒药。
若促成曹植割据,徒属于汉,那么所谓的三巴衔尾相斗的天命格局将自破。
打破这个天命格局,暂时给曹植一个王爵……不算什么事。
田信为打破这个格局,连对曹氏的复仇都放弃了部分,自己难道还舍不得一个临时的王爵、封号?
反正青徐现在是曹丕的青徐,是青徐人的青徐,暂时就让曹植管一段时间。
慷曹丕之慨而已,真没什么好心疼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张辽造车
夜中风雨声大作,张虎阔步进入军寨所在的岩洞里。
洞内隔三差五立着火盆,火焰正呼呼燃烧,朝洞口摇摆。
张辽左眼红肿,正坐在一张新剥的虎皮上,正一手抓着白石在面前平整岩壁上作画,是战车轮,他在设计战车。
隆隆冲锋的战车,足以冲倒、碾死田信!
有战马拉载的战车,也有步兵藏身其中推着前进,外围遍布突刺战车。
战车面前,血肉之躯如何能挡?
张虎进来时,见弟弟张熊、张豹正详细研究岩壁上的战车结构,及各处部件的用处。
面带喜色:“父亲,秋霖已至,汉军无法来攻,喜事呀!”
“我已知道此事。”
张辽气度沉肃:“等来秋霖,为父不负朝廷所托。只恨图谋田信不成,将祸及家室。”
见张虎敛去喜悦,张辽反倒露笑哼了哼,知道他是故作喜悦想安慰自己。
秋雨已至,刘备的中军无法前进,前线汉军除了加固营垒外,唯一能做的就是拔掉这里。
久守必失,世上哪有真正固若金汤的防线、据点?
大雨过后,汉军攻坚有困难,刘备增援宛口也困难,好在秋雨只会集中在南阳一带,宛口一带。
魏军中原各部行军受到影响较小,只是年久失修的武关道估计会被山洪再冲毁一次。
好在洛阳、关中的秋霖雨季,跟南阳的雨季有差异,没有撞在一起。
估计汉中方面也会因为秋雨缘故,出击袭扰的汉军会无力攻击。
各地气候、降雨数据在张辽心中,明明降雨阻碍汉军,利于魏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