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说着扭头去看远处的船舫,那里陆议的妻子正跟其姐姐孙豫姬一起垂钓,说着姐妹间的轻松话题不时做笑……至于孙权的女儿,已经被孙豫姬这个当堂姐的做主,嫁给了烧当羌的新首领,依旧还是千户的姚戈。
干净利索的嫁了堂妹,这让田信不敢小瞧这个女人。
根据前后反馈的信息来看,完全就是孙豫姬主动邀请心灰意冷的新寡堂妹北上南阳,姐妹间似乎构思着某种事情,关系十分要好。
翻越七盘岭后没几天,等孙豫姬查清楚关中的大概形势,转手就把堂妹嫁给了姚戈……翻脸之快,手段之狠,让关姬很是高兴。
陆议目光在孙豫姬身上停留片刻,皱着眉头一时想不清楚,如果要招纳做侧室夫人的话,没必要找自己来挑头。
自己虽不怕惹关姬生气,关姬也不可能因为这么点事情报复他,所以很大可能跟孙豫姬无关。
难道跟自己妻子有关,需要自己另娶一个关陇大户出身的女子?
可这又不像田信一贯的行事风格,所以跟自己的妻子也没关系。
陆议回味田信略含歉意,似乎有歧义的话,非要找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自己又要跟妻子分别了。
妻子跟随走武关道翻阅七盘岭至今不到半月,总不能再跟着自己走一趟武关道?
这也说明此时的职务调动,是一桩临时的,起码正月十五之前,田信这里是没有这类构思的,如果有,肯定会把他妻子留在南阳。
见陆议思索模样,田信也就明言:“岭南之事,需要伯言代我牧守三年。三年后,可由张惠恕接手。”
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
长安城南郊,昆明渠北的一片鲜绿原野上,正举行一场盛大的‘二月社’,即二月初举行乡社聚会。
随着冰雪消融,此时也算春暖花开,起码处处浅草萌发,早春绽放的蒲公英已然如繁星点缀。
今年也是田氏家族统治关中第一年,也是最初的开始。
每年的春耕很重要,春耕前的二月社也是很重要的。
聚集此处的除了周围的百姓、府兵家庭外,还有许多休假的府兵吏士。
府兵毕竟是轮番服役,正常情况下只有五分之一的吏士会番上当值。
往年二月社就是乡社聚会,商讨集体事务,以及聚会、交男女朋友、找姻亲对象等等之类的内容。
今岁的二月社,因休息的府兵吏士加入的原因,让二月社聚会时多了一种上下有序的阶层感。这种阶层分离现象始终存在,别说这么大的地域乡里聚会,就是两个家庭聚餐也会有交际层。
只是和原来的不同,原来是长者聚会饮茶,壮年、中年及有影响力的青年旁听,未婚男女相互瞅对象,儿童、少年玩耍春游不同。
这次是北府军吏们成为乡社的话事人,讨论周围的地貌、河流、水利、耕种相关,还有村庄合并、土地规划、交易之类的事情。
关中跟完全放弃管理的豫州不同,豫州的管理阶层是混乱的,是一缸浑浊的水,唯有静置不管,才会渐渐澄净。
豫州牧庞林现在想做什么,都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才放弃折腾,自己不折腾,也约束了官吏的手脚,不让他们折腾,充分给与百信自我休养、适应的余地。
这种无为而治,是不得已。
而关中不同,有那么多的俘虏要养活,还有那么多名义上的奴隶、汉僮要驱使,使之有事情做,有饭吃;而北府吏士打回关中,正欲大展拳脚建设家乡,自然有极高的行动力和积极性。
虽说人口惆敝与豫州类似,可精气神不同,是有筋骨组织的,恢复速度肯定比豫州要快。
而现在的二月社,就是一场乡社级别的小范围自治会议……就府兵的兵役、百姓的徭役来说,肯定是有服役时间限制的。可役期完成后,府兵、百姓民壮返回原籍,除了农忙时节外,肯定有多余的空闲时间。
官府不方便再次组织他们进行集体劳动,但二月会时的乡社集议,能让北府军吏凭借影响力获取话语权,以及决策能力。
可以籍此制定乡社范围内的工程计划,这些工程肯定方便乡社集体,不论是道路平整,还是河渠支流疏通,或者开发荒废坡地种植林木。
长安本地的乡老虽一同参与聚会,可本身人数少,影响力又不如北府军吏,如今也只能跟着点头。
田信带着妻子佩戴北府流行起来的口罩,还戴着黑纱斗笠,穿的细麻外袍又宽敞,还有一领粗麻半旧褪色的斗篷……一同参与青年之间的活动,对于北府军吏、乡老之间的会议缺乏兴趣。
聚会附近的草滩,女子多在外围与亲近、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心都是青年们竞技、玩乐的场地。
常见的是摔跤,总要选出一个最能摔跤的人,今年摔跤场上都是新面孔,许多单身吏士更是竭力表现,获取乡社内部的勇名、知名度,这样也好脱单。
还有长短兵器竞技场,只是单纯的竞技,这里主要吸引的是本地青少年男子。不仅仅是尚武的原因,主要是长短兵器竞技场的参赛者普遍是积年老兵,或者是军吏,这都是对技击武学有一定了解、掌握的人。
同时连年的战争红利,这些军中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豪杰不缺钱,上场比赛挣个高低总喜欢设置彩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