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战隼_步枪【完结】(92)

  总而言之早期型号和最新的批量装备改进型E型,这中间有着二十年左右的技术差距,可以想象性能上的相差有多么大。

  李战看过了二师过去的夜航训练情况汇总后,惊讶地发现,四团的歼-7夜航训练频率是三个飞行团里最高的,然后是SU-27,五团的歼-8出动频率最少。

  这证明了歼-7夜航性能非常的靠谱,比SU-27都要靠谱了。

  临近六月,西县的地面温度是越来越高,夜间同样的酷暑难当,近似无风,星光璀璨,倒是飞行的好天气。李战穿着夏季飞行服仔细检查了一圈战机后,已经汗流浃背,不过他必须要十分谨慎,哪怕他的机务组里有楼以望这位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坐镇。

  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航医室的医生在飞行员的检查报告里签了名字,意味着医生确定飞行员的身体情况符合飞行要求。同理,飞行员在机械检查单上签字,说明他们认可了机务组的工作结果,战机是符合飞行标准的。

  夜航最怕的是什么?

  撞鸟、机械故障、雷击、空中碰撞,也就是说,和白天一样。对飞行员来讲,首先要克服的是人类对黑夜的恐惧,对无关环境的恐惧。仪表飞行,指令飞行,盲操,这些飞行员的基础技能,在飞行学院和训练基地的时候已经搞得很扎实了,现在就是要派上用场的时候。

  晚八点,张雪阳双机编队起飞,大致呈现长机前僚机右侧后的队形,同时滑跑同时起飞,直刺夜空,省去了空中编队的环节。李战是跟着老飞们搞夜航的,因此也是要和长机聂剑锋编队起飞。

  双机编队起飞之所以不是呈纵队,是因为后机如果吸入了前机的尾气,会引起发动机震喘,容易引发空中停车。因此咱们平时看到的飞机编队都没有一架跟着一架的纵队,而是倾斜着的队形。

  编队起飞对李战来说是小菜一两碟了。

  晚八点十五分,李战和聂剑锋双机编队起飞,WP-13F发动机喷射出橘红色的尾焰,咆哮着离地,爬升后立即左转调整航向270,几分钟后就到了海面上空。

  李战看了眼抬头显示器,上面显示出空速、飞行高度、航向寥寥几种重要的飞行信息,比SU-27改进后使用的屏显简陋很多,和能够直观飞行姿态的歼-10用的屏显比就更显得落后了。

  使用的最多的时候是进行机炮射击瞄准,用的就是抬头显示器,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平行瞄准武器系统。

  不过比起其他型号歼-7,E型的人机交互是要友好太多了,哪怕此时此刻李战坐着的座舱依然充斥着一堆仪表,看上去简直七国那么乱。

  “洞三拐,我们过去。”聂剑锋的指令从无线电里传来。

  李战回答,“洞三拐收到。”

  歼-7E机头装备的是测距雷达,比她老的型号干脆没雷达,因此必须在地面雷达的协同下进行作战,否则都是菜。测距雷达要在发现目标之后进行使用,得到与目标的相对距离,至于其他数据,只能依靠地面雷达指令。

  对地搜索、火控锁定,对不起,没那功能。

  说白了,歼-7E依然具有典型的二代机特点,不具备距离作战能力。在使用空空导弹的时候,目标必须要在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只能由导弹的导引头对目标进行锁定,载机没有办法通过指令干扰导弹的动作。就空空导弹那个小导引头,效果可想而知。

  打的就是缘分弹。

  今晚搞的是空中对抗训练,桂西场站起飞两架歼-8充当假想敌,四团一批两架进行搜索攻击,所谓攻击就是占领攻击阵位,不看输赢,主要是通过这么一个过程锻炼飞行员的夜间作战能力。

  同样的,张雪阳双机编队也是一样的科目,不过他们是往东飞的,在粤东驻训的四团一部起飞两架歼-7充当假想敌,和他们展开对抗。这么安排是根据SU-27和歼-7的航程来定的,前者全部得到了国产化改进,航程更远了,动不动一脚油门就到了西太平洋,歼-7这小短腿根本跟不上,所以只能把歼-7安排在家门口溜达几圈。

  机场保卫者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

  人家八爷可是有火控雷达的,而且五团用的是现役八爷中最好的D型,和海航某师装备的型号一模一样。两侧进气并且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国产型号火控雷达的歼-8D,其实在部队的多年使用下来,已经形成了她的独特风格。

  防空截击大概就是八爷剩余的生命中需要做的事情了吧,当然也许也会凭借高空高速性能搞搞空中侦察。

  李战再瞧不起歼-8,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塔台刚刚向他们通报,两架歼-8正在直奔他们而来。显而易见,人家已经发现你了,而你全然不知。最要命的是,一旦进入了对方的火控雷达锁定距离,你连是否被雷达锁定都不知道。

  因为你没有雷达告警器。

  “这不公平。”李战在无线电里说。

  第054章 夜航

  “有什么不公平的,我们有地面引导,他们不能有。”

  聂剑锋说。

  塔台的数据再一次传过来,地面相控阵雷达测到的目标数据无疑更加的精准的。事实上,只要歼-7不离开地面引导的范围,她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新式战机的陆续服役,我军实际上已经开始将歼-7和歼-8转化为专业的国土防空战斗机来使用,是国土防空体系的空中环节。至于以歼-10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代战斗机,则是要打出去的重要力量。空军要向攻防兼备方向发展,主力装备是基础,反过来,主力装备折射出了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