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群人当然什么都没有得到,还是原地踏步走。
皇帝似乎并不喜欢他们这种墙倒众人推还要落井下石的行为,觉得他们德行有亏。
有小道消息流传出来,说皇帝亲口说自己不喜欢落井下石的人。
这一波,是真的亏了。
无论是张飞,还是弹劾张飞的人,看起来,大家都是输家。
表面上的赢家关羽被很多人艳羡,觉得他们要是敢于站出来硬怼赵云,说不定也能得到皇帝的欣赏了。
但是真正的赢家就真的是关羽吗?
未必。
真正的赢家,是现任皇帝郭瑾。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真正的赢家已经达成了他的重要目标——还是有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说出来。
打压张飞,打压了军队里的冒进思想和试图挣脱军规束缚的某种趋势,让军队归于平稳、老实,还安插了他名义上的学生进入西域。
安抚关羽,安抚了军队里老人的心,告诉他们,他不会因为张飞就对军队里的老人展开大清洗。
打压了赵云刚刚要起来的势头和名望,把赵云有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的可能掐死在了摇篮里,断绝了赵云凭借威望突破规则束缚的可能性。
三方面被他连推带拉,给他折腾的服服帖帖的。
有人被打压,心有戚戚,不敢妄动。
有人感受到了新皇帝的温暖,心中感动,对新皇帝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大大提升。
有人则失去了很多东西,浑浑噩噩,大有一蹶不振的迹象。
而忠诚于皇帝的新人正在奋起。
之后,一应关于军队的政令和人事调动命令轻而易举的就推行下去了,郭瑾对于卫军的掌控程度大大提升。
这种微妙的权力地位扭转让很多人都没有及时察觉出来。
郭瑾却十分及时的察觉到了这种趋势。
赵云因为这件事情名声受损,虽然该得到的一点没少,卫军大将军的地位不可动摇,可是他却因此而决定闭门谢客,不与旁人交通往来,竭尽全力的展示自己的无害化。
这场变故发生之后,赵云仔细的思考,忽然意识到这是皇帝的连环套,针对的不止是他,目标也不单单是他。
他意识到自己进一步增长军功会让皇帝猜忌,自己在卫军之中的声望越大,皇帝越会猜忌,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半拉女婿,也没用。
封建皇帝对于军权的敏感程度不是什么人都能挑战的。
郭瑾肯定不是郭鹏,退位之前就开始让郭瑾染指军队。
郭鹏有充分的威望和自信,他不担心。
但是郭瑾没有,所以郭瑾会担心。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赵云非常主动地接受了皇帝的坑害,自损名望,自污以求安稳,还更加谨慎小心的行使自己作为卫军大将军的权力。
进一步察觉到了新皇帝的某种政治动向之后,赵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一个重大的阻碍,如果不主动腾出位置,可能就会被动的腾出位置。
这次风波只是皇帝看在亲人的面子上给的一个机会,根本没有刻意的针对自己。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及时领悟皇帝的用意,还要主动彰显卫军大将军的权力和地位,那么皇帝肯定就不会再留手了。
于是,赵云主动减少了自己出现在军队里的次数。
第1482章 全军大比武
赵云觉得,皇帝需要的毫无疑问是军权,是对于卫军,乃至整个魏军群体无可置疑的军权。
而自己,就是横在这中间最大的障碍物。
所以,才在自己成为卫军大将军的情况下,直接动手。
赵云猜测,新皇帝所需要的,就是自己的职位所掌握的那些权力。
新皇帝不愿意把权力交出去,却必须要这样封赏自己,因为自己立了很大的功劳。
所以,自己只能拥有名义,却不能拥有实际权力。
赵云明白了一切,主动退让,深居简出,对于卫军的事情不管不问,只是象征性的宣誓一下自己的存在,并不做什么实际的事情。
郭瑾抓住了这个契机,开始主动把自己的手往卫军里伸。
当卫军众人发现他们无法从赵云那边获得什么指示的时候,觉得很疑惑,但是当他们通过绿色通道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指示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这样其实也不错。
与其和赵云商量之后还要和皇帝确认,倒不如直接和皇帝确认。
反正赵云也找不到,感觉他有点消极怠工的样子,所以直接和皇帝商量事情,一步到位,多轻松?
卫军里那些负责干事的人就拥有了这样的想法。
于是,郭瑾进一步确定了绿色通道的存在和意义,他号召四将军和后勤方面的办事人员,遇到什么问题直接通过绿色通道和自己商量。
不用找大将军,大将军很累,需要休息。
我不累,我不需要休息。
都来找我。
郭瑾要架空赵云,把卫军大将军变成一个纯粹的荣誉职位,让这个荣誉职位再也不能影响军队,只能象征性地存在,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充当救火队员。
赵云出征在外的时候这个趋势就出现了。
现在,赵云主动地退让则是让这个趋势加速了。
皇帝的存在逐渐替代了大将军存在的意义,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联络皇帝,那么是否需要大将军从中作为中介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