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几名科学家、十几名工程师和少数几名政府官员,除了军功出现了世袭爵位外,剩下的都是终身制贵族。
这不是弗朗茨乱来,而是本来就有的规矩。终身制贵族皇帝可以随便封,而实封的军功贵族,就必须要有拿的出手功绩才行。
这个规矩是弗朗茨两年前制定,经奥地利贵族议会同意,还获得了军方的广泛认可。
区别对待才能够体现他们的地位啊,德意志地区的贵族大都是军功贵族,在维护自身地位上他们也是非常的上心。
作为交易代价,从今往后国内大贵族分封贵族的权利,被弗朗茨收回了。包括几个邦国也一样,国王册封的贵族要上报皇帝批准,才能够获得合法地位。
贵族的数量被弗朗茨控制住了,贵族长子无所谓可以继承爵位,次子就必须要重新奋斗了,不然下一代就是平民子弟了。
这还是世袭贵族,终身制贵族更不用说了,延续欧洲大陆的惯例,下一代要是不努力,就没有爵位继承了。
但凡是有野心的人,都不会甘于寂寞,机会来了自然就要上了。
弗朗茨的贵族法尽管没有实施,但也没有保密,内容早就传开了。
毕竟殖民地不同于本土,要是中央政府直接统治,成本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分封给有功之臣统治,中央政府只是控制几个核心地区,剩下的由封臣治理,行政压力就小的多。
现在没有实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确定殖民成功。如果殖民成功了,统治地方有利可图,自然就有贵族愿意去。
反正,要是殖民地不能够赢利,纵使把土地送人,贵族们也会不屑一顾。
这个新神圣罗马帝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国内都有三个邦国国王了,弗朗茨不介意海外再增加几个。
至少贪污的问题可以有效遏制,弗朗茨又没准备在殖民地抽重税,象征式的收一点儿就行了,主要是为奥地利的工商业增加市场,这些人总不能吞自家的钱吧?
后世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崩溃,除了美苏两国的打击外,官僚体系成本太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减少统治成本,他们还搞出了自治领。这一措施成功了,也失败了。
成功之处在于确实降低了行政成本,为国内的工商业增加了市场;但是放出去的权利就收不回来了,为殖民帝国崩盘埋下了隐患。
自治政府权利被当地资本家掌控,资本无国界,发生了这种事情并不令人意外。
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弗朗茨不敢保证能否做到,不过增加认同度,延缓崩盘的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
靠政府那帮官僚出面组织移民,看德国人就知道了,民众都往美国跑了,弗朗茨不认为奥地利的官僚能够做的多好。
还不如让贵族自己组织,成功了他分享成果,失败了也无妨。多封几家,总会有成功的。
不是弗朗茨看不起非洲国家,随便扶持一家封臣,在非洲大陆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前提条件是不要黑化。
未来非洲大陆上的钉子就埋下了,文化传统、经济利益就是天然的纽带,把殖民地和国内联合到了一起。
民众对母国的向心力没有散去,想要独立,除非他们不要自己的法统了。
只要统治阶级没有疯,都不会干这种自毁根基的蠢事。
依附在神圣罗马帝国之下,成为一个高度自治邦国,他们的利益半点儿不少,帝国政府还是维护他们地位的力量源泉。
反之,这些邦国国王,也会成为巩固皇帝权利的支柱。纵使未来君权衰落,为了保住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分裂,也没有人敢打废帝的主义。
第一百三十章 经济发展
海外殖民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对奥地利这种新兴殖民帝国来说,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这个年代的非洲大陆可不是什么善地,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当地的土著,反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毒虫猛兽出没、疾病肆虐,才是制约各国殖民非洲大陆的核心因素,不然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早就被大家瓜分光了。
坦率的说,如果不是奎宁的生产技术取得了突破,疟疾这个大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弗朗茨还真不敢冒然踏入非洲大陆。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的奥地利士兵都在为接受卫生常识教育,个人卫生、营地卫生,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甚至为了避免感染当地的疾病,弗朗茨连口罩都下发了,士兵们被警告不得和土著随意接触,更是禁止和当地人发生性关系,联姻更是不存在的。
由不得弗朗茨不重视,重口味的人什么时代都不缺,军营当中更加不用说,好在这批移民当中青年女性应该比较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多月,1854年4月28日奥地利第一批殖民先遣队,从的里雅斯特航口出发了。
以两艘二级战列舰为核心,配上五艘巡洋舰,加上大小附属船只十余艘,带着一个步兵团的兵力踏入了殖民的第一步,目标——几内亚。
这次的对手是土著部落,海军只是相当于一次拉练,没准还要打打独木舟级别的敌人,主要还是陆军上阵。
本来弗朗茨还准备组建海军陆战队,结果遭到了陆海军的集体反对,陆军不愿意削弱他们在殖民活动中的话语权,海军则是单纯的养不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