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敌人,就这样瓦解了。
朱祁镇反而觉得难过,因为他穿越到朱祁镇身上之后,虽然身处九重之中,但是一直在危机之中。
特别是感受到大臣们各种私心,纵然号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在皇帝的角度来看,真的是清白的吗?
习惯了不相信别人,习惯了被人背叛,习惯了被人突然袭击。
一直留这心眼。面对太皇太后这种没有条件的爱护,朱祁镇其实一直存着担心,就如同并非不知道王振很多事情,但是依旧要留着一样。
因为只有王振在,在宫廷之中,朱祁镇才确保自己是安全的。一直到现在。
此刻,却发现自己好像是在与空气搏斗一般。
这种别人对自己好的感觉,朱祁镇不习惯,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不过,世界之上没有第二个太皇太后了。”朱祁镇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次将自己的心中燃起的一点点的温度,再次降温。化作万载玄冰。因为只有如此冷酷之心,才能做出最理智的判断。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之中,天气已经有一点晚了,落日余晖,打在朱祁镇的脚下。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召王直。”
“陛下,这时候不早了。该用晚膳了。”一个小太监说道。
朱祁镇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没有听见吗?”
这小太监被朱祁镇目光一激,立即跪倒在地,说道:“奴婢这就去,奴婢这就去。”
朱祁镇只是淡淡说道:“快。”
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
王直来到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朱祁镇问道:“而今局势,先生以何教我?”
王直说道:“陛下不是已经有所决断。以南杨代西杨。”
南杨就是杨溥,西杨自然是杨士奇。
朱祁镇说道:“先生以为,西杨与南杨两人谁上谁下?”
王直说道:“臣不敢妄言大臣。”
朱祁镇说道:“先生当初点评古代人物,好不留情,今日为何如此?而今不是君臣奏对,而是你我师生闲谈?”
王直说道:“西杨气势宏大,内怀权谋,然其公足以胜私,持天下之正,成天下之务,本朝之房杜也。”
“南杨心怀壮志,但是行事却有些急切了,似乎永乐年间,十年诏狱,却让他心性有些变化。臣不管言其伪诈,但却视之如猛虎。”
“老虎是要吃人的。饿虎尤其如此。”
朱祁镇也想起了杨溥的一些经历,杨溥因为触怒太宗皇帝,被太宗皇帝至于诏狱之中,一住就十年。
这样的经历当时很多大臣都有,比如杨士奇,夏元吉等人,都有诏狱一游的经历,但是并没有谁如杨溥一住十年。
二十年前的十年。却是杨溥生命最精华的时间,他就在牢狱之中,将经史读了一遍又一遍,出狱之后,宦海沉浮,又在杨士奇与杨荣之下,在两个大佬之间争斗中,他只能谨慎小心,以求自保。
不管多做言语。
如此想来,这位杨解元一种胸中郁闷之气,不知道憋了多少年了。
朱祁镇此刻反而理解了杨溥不少。心中暗道:“如果杨溥与朕心意相合,朕未尝不能助杨溥一臂之力,让他成为天下名相,却要看杨溥自己怎么选了。”
朱祁镇岔开话题,说道:“户部尚书刘中敷有意致仕,以先生之见,谁可代之?”
王直一时间愣住了。
他就是分管户部的,可以说户部很多事情,他比朱祁镇了解多了,他根本没有听过户部尚书有致仕之意。
不过,他脑袋转得很快,一瞬间好像联想到了什么,自然不会去问,说道:“户部侍郎王佐,精通钱粮诸事,可以代为尚书。”
朱祁镇说道:“先生,有一件事情,你知道吗?”
王直说道:“陛下请讲。”
朱祁镇说道:“兀良哈与瓦刺联姻了,估计婚礼就在这一两月了。”
如果去年这个消息,还是风声的话,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了。不过以当时的消息传递速度,还没有传到北京。
王直自然不知道。
王直一听立即皱眉,沉吟片刻,说道:“陛下,不能允许兀良哈与瓦刺为一,臣以为当派一员大将出塞,击兀良哈。”
朱祁镇说道:“朕是有此意,奈何投鼠忌器。瓦刺号称四十四万骑,纵然有些虚数,但是二十多万骑,还是有的。”
“瓦刺也先,也算是一个英雄,用短短数年,就整合了蒙古,联姻兀良哈之后,想来就要大举西进。”
“现在察合台尚在西域,一旦瓦刺扫平西域,倒是大举南侵,就是战祸连接的局面。”
“但是我大明的财力,是一个什么样子,你也是知道的,足够一场大战吗?”
王直心中暗道:“你如果不想修河北水利的话,内库的钱足够打上一场了。”只是这话,王直自然不会说出口了。
朱祁镇说道:“虽然大战还在数年之后的,但是有些准备,不能到了事到临头才做,故而朕需要一个理财之臣。”
“只是,王先生何以教朕?”
王直摸着自己大胡子,好一阵子才说道:“臣听东里公说过一个人,就是现在巡抚江南的周忱。”
朱祁镇说道:“周忱。”
王直说道:“东里公曾经说过,天下理财之臣,无人能出其右。陛下欲理财之臣,非周忱莫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