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是陕西士林的领袖,我担心的是,得不到你们的支持。”
“如果你们不愿意,之前一切就当我没说;如果你们能够支持我,陕西士,农,工,商,就算是走到了一条路上,我们同心同力,将陕西搞好。”
今天怕是司马光回到陕西后最高兴的一天:“陕西是对夏前线,新法诸多掣肘,难以施行。明润你只管放手去做,老夫全力支持你!”
“我们要让陛下看到,除了那些操切的新法,原来大宋,原来陕西,还有另外的选择!”
苏油站起身来:“这件事,是国家大利所在,受到阻挠,也是肯定的,所以此事的重点,不在施政,而在舆论。”
“士林风议必须配合工作队,走出去,沉下去,宣传到位,宣传扎实。让百姓完全明白政策,不至于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
“弄扎实一地,我们才改造一地,舆论没有占据上风之前,我们宁肯不动。”
“此事,苏油力不能担,就拜托学士和二位先生了。”
司马光笑道:“这个军令,老夫敢领!”
仁政,是儒家施政的最高纲领,也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理论分野。
虽然两派都高举仁政的大旗,但是保守派光知道喊口号,却拿不出实际举措。
改革派看清了国家急需改革,也大喊口号,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商鞅桑弘羊那一套,被保守派捏着痛脚不放。
商鞅变法,让秦国从奴隶制变成封建制,其进步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而王安石的变法,仔细研究下来,不能与商鞅变法相比。
但是真的没有第三种选择吗?至少在渭州,在陕西,苏油给出了另外的答案。
当然这是在完全控制石门峡,陕西北部军事态势得到根本性扭转之后带来的红利,于其它地区,不一定就适用。
经济增长,的确能掩盖和弥补很多问题。
苏油的做法,是让这红利惠及到陕西所有人,而不是回到被少数人瓜分吞吃掉的老路上去。
这就让保守派很满意了,陕西是他们的大本营,陕西搞好了,他们就有了与改革派对抗的坚实证据。
这,才是司马光支持苏油的根本原因。
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
而苏油要在陕西展布,必须获得本地实力派别的大力支持,双方算是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
保甲法,在苏油手里,从为军事服务,变成了为经济服务。
借编排保甲之机会,拉大旗做虎皮,将保甲法变成进行人口与田地的普查,对境内隐瞒人户、逃役漏税等问题进行清算的手段。
获取保守派的支持,只是苏油采取的一项措施,此外还有诸多的举措。
种家的传统势力范围——离渭州最近的德顺军,镇戎军,泾州,原州,苏油优先划拨了军费,拨给军需,为将领们请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后方的秦州,商州,是高相爷的势力范围,苏油用军器农器采购大订单,让高相爷出手打压反对声音。
凤翔府,那是大苏的朋友圈。
岷州,凤州,与蜀中接壤,大量的过境贸易,早让当地士绅开始了新型工商业尝试,得到的好处足以让他们转换思路,已经看不起土地的收益。
剩下的几处,是王韶和青唐董毡的势力范围,那些地方让苏油改革苏油还嫌麻烦,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保持现状好了。
然后,就基本上没了。
经济和战争的红利输入皇宋银行,然后皇宋银行又给商州胄案和陕西军方大量订单,收购农器耕牛。
胄案有了生产需求,高相爷的政绩就出来了。
军方得到大量资金,赏赐的钱也有了,军器更新的需求又让高相爷痛并快乐着。
陕西经济刺激计划,在苏油的调剂下搞得风声水起。
宣传来自无数的口径——退伍老兵,返乡士子,西京官员圈子,关洛学派,工作队……
苏油对舆论的把控,比王安石重视了太多,他甚至让人编排了几处小剧和评书,于乡间集会的时候进行宣讲。
另一边,转运司勘测队伍和统计队伍,开始进行人口和土地普查,陕西全境,推行计司新法,效率比以往高出很多。
大事差不多搞定,苏油开始沿路巡查,第一站就是陕西的动力核心,工业重镇商州。
……
“我想骑马!”
石薇在大车里伸了个懒腰,觉得全身骨头都快要僵了,抬起脚放在苏油的肩膀上压筋。
苏油埋着头在画图纸:“可省省吧,没怀上的时候天天闹,现在怀上了又不重视,没听说过哪家女子怀孕还敢骑马的。”
“阿弥姐姐就是!”
“她就是个反动派,大宋人民对女子要求什么她就反对什么!你是勋贵世家,可不能跟她学。”
“夫君——”
“好好好,一会儿到了商州,挑一匹马给你骑,我牵着走,行了不?”
“那有什么意思……”
“我不是给你找了花草,金鱼吗,你这段时间就养养鱼,养养花草,挺好的……”
“夫君,要不你把木客给我吧。”
“那不行,胎教,胎教知道不?你想我们的孩子像猿猴?”
“那长得像金鱼就很好看?”
“呃……好吧你赢了,要不你把你和木客之间用的那套哑语传授给囤安军夜隼小队?我觉得他们应该用得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