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夫?”古卢腊牟瞪着罗斯托夫的卫队看,但见他们并不像要来厮杀的样子。至于拜占庭,古卢腊牟不太懂得那是什么东西,看样子也是一个国家?其卫队衣甲鲜明,很有派头。古卢腊牟心想此事非同小可,遂派部下校尉代替自己留守,派人先骑快马往首都安汉通报,自己亲自领兵护送来人到安汉去。
安汉城中,赵矜听说有拜占庭帝国的使者前来,而且有罗斯托夫公国的卫队护送,一时间也搞不懂是什么事。不过,古语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赵矜吩咐有司准备好隆重迎接。
司行郑文初穿起庄严的礼服,奉命出城相迎,还没来得及开口慰问客人们旅途辛苦,只见他们便激动起来。
房勤之感慨万千:“多年未睹圣朝衣冠,不料今日得见!”
房勉之感动莫名:“故国如梦,今睹君颜,实慰三生!”
房简之热泪盈眶:“小弟亦同二兄所言。”
郑文初见他们汉语极好,用词斯文,明显是汉族文化人的样子,不禁愣了一愣。好在他也颇有口才,当下拱手慰问道:“三位贵客,远来辛苦。请先饮用本地井水一杯。正所谓:‘美不美,本地水;亲不亲,故乡人’!”
三兄弟大喜,忙捧过水来喝了,连称甘甜,即又赞颂起郑文初来。
勤之道:“使君气宇轩昂,定为上国名士。”
勉之道:“使君面相非凡,定当大富大贵!”
简之道:“贵人相迎,幸何如之!幸何如哉!”
郑文初一边随着三兄弟点头不止,一边客气道:“哪里!哪里!下官不如诸位贵客,才思敏捷,智勇过人!”
勤之道:“过奖!过奖!我兄弟有何才思?又有何智勇?贵人谬赞也。”
郑文初道:“不谬!不谬!贵客若非智勇过人,怎敢漂洋过海?若非才思敏捷,拜占庭皇帝陛下何以托付国书?”
于是两边互相称赞,各种繁文缛节连绵不绝。郑文初的随从官员们憋得在暗中跺脚。三兄弟的伙计们倒是见惯不怪,耐心等待。至于拜占庭和罗斯托夫的卫队,等得腿软,听又听不懂,实在是不耐烦。几个为首骑士上前催促,三兄弟这才停止寒暄,跟着郑文初进城。
路上,正好赵矜也等得不耐烦了,派了司农虞默来看。
房勤之见了虞默,惊道:“吁唏乎!雨从龙,风从虎,贵人来到,气象便觉不凡!”
勉之、简之忙一同施礼道:“幸何如之!幸何如哉!”
虞默还礼,笑道:“贵客啊,我们大王已在殿上等候,请各位速速前往。”
三兄弟慌忙跟着虞默,快马加鞭往王宫赶。来到外宫的朝廷大殿外,虞默入内通报。很快,大王传出令来,请客人上殿。
三兄弟上了殿,炎汉大司徒何安平致词慰劳。三兄弟向大王呈上拜占庭皇帝的书信与礼物,又送上一份自己的私礼。
赵矜赐坐,看过书信,沉思一番,开口笑道:“客人啊,你们辛苦了!你们的书信,十分重要,我看了非常高兴。我愿意同拜占庭皇帝陛下加强联系,友好往来。你们且在我的京城住上几天,待我好好拟一封回信,备一份回礼,请你们带回去。”
于是接下来几天,房氏兄弟便在安汉城中分头闲逛,了解情况。回到馆舍之后,他们对于赵矜治国的各种措施,秉烛夜读。都觉得这位大王匪夷所思,许多举措都不按常规,还有好些独一无二的创举。安汉城中百业俱兴,人民和乐,军队风气良好,可以看出全国的面貌也不会差。如此大王,是不是一位能够成大事的人呢?这个国家,会不会被他建成一个乐土国度呢?他们深思熟虑,有了结论。
数日之后,赵矜再召房氏兄弟上朝,将回信、回礼交给他们,并且给予重赏,请他们带信回拜占庭。
三兄弟却道:“大王啊!今番得睹圣颜,实乃三生有幸!我兄弟虽不才,情愿竭尽蝼蚁之力,助大王★克定伟业,混一四海!请大王莫要嫌弃,幸何如之!”
赵矜在这几天免不得要派人调查三兄弟的底细,以免是别国收买的探子——虽然他们是汉人,但也不可不防。不过,调查不出什么,因他们三个嘻嘻哈哈,见人就夸,像是阿谀奉迎之徒,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深浅如何。现在他们开口求官,一时间还真难住赵矜了。
答应还是不答应呢?答应的话,怕是奸细,奸细混入本国朝廷当官,那可麻烦不小。不答应的话,又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炎汉本身极缺文化深厚的官员,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材。如果送上门的人材不收,怎么号召各国人材都来投奔?
赵矜沉吟一番,开颜笑道:“这个么……哈哈,好说,好说。今晚我亲自设宴招待三位客人,咱们到时再谈不迟。”
这就是“缓兵之计”了。赵矜虽是兔羔儿一般的校草出身,但现在身为一国之主,好歹也掌握了一些政治手腕。
于是当天晚上,在外宫的一座大凉亭里,赵矜摆下酒席,准备招待房氏兄弟。宴会颇为隆重,除了各地镇抚使、各处戍军将领之外,在京的主要武将文臣皆有出席。镇东都督齐劲、塔州镇抚使萧銎正在京城述职,也来参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