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异域纵横记_文衍【完结】(294)

  左丞相安童与右丞相伯颜即使身为岳父和女婿,亦各执己见,斗争不已。安童亲近汉人,受汉文化影响深,主张采用儒家学说治国,摒弃蒙古旧俗。伯颜则因为是在伊儿利汗国长大,信奉的还是游牧民族的一套,力主加强镇压手段。先前忽必烈派遣伯颜进攻南宋时,曾指示伯颜不要像金帐汗国、伊儿利汗国那样搞屠城。但伯颜依然将顽强抵抗的南宋常州军民屠杀殆尽,以此吓得南宋太后谢氏主动投降。有此例证,伯颜便坚持认为,只有采用从成吉思汗开始便极为有效的屠杀方法,让敢于反抗的各族人民彻底屈服。若不屈服,便杀到尽。

  许多蒙古贵官都同意伯颜的看法,认为应该大搞屠杀。杀到千里无人都没关系,正好空出土地来给蒙古人放牧。

  但是真金太子受汉文化影响甚深,力主应该采取仁政。不仅力主,真金也在自己的行动上贯彻仁政思想。将军刘思敏镇压起义,把掳获的一百六十户人民献给太子,真金不高兴地命令他把人民就地释放,免得丧失人心。忽必烈皇帝以江西行省作为真金的领地,江西行省的官员要讨好太子,年底搜刮了四十七万贯钱财献给太子。真金怒道:“朝廷令汝等安治百姓,百姓安,钱粮何患不足?百姓不安,钱粮虽多,安能自奉乎!”全数退回。

  在仁政与暴政两派意见的斗争中,元朝皇帝忽必烈深感为难。一边是大势所趋,一边却是祖宗之法。由于忽必烈本人亦受到不少汉文化的影响,当年与弟弟阿里不哥争位也是多亏汉族将军与谋士的帮助才当上皇帝,最终忽必烈决定推行仁政,撤除了不少暴戾贪残的将军与地方官员,逐步缓和华南的统治局面。

  古时候有觉悟的人,毕竟不是太多。只要有饭可吃,免受公然的掳掠抢劫,剥削也不是太苛刻的话,大多数人民便能容忍。于是,元朝在华南的统治,渐渐地巩固下来……

  (待续本回下节)

  第七十一回:文天祥大都赴难,起义军遍地揭竿(下)

  不仅元朝面临着一波统治危机,伊儿利汗国亦同样面临。当年伊儿利开国君主旭烈兀西征时,屠巴格达城,将这座五百多年传承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首都烧杀得一干二净。此举被视为阿拉伯文明史上空前绝后的浩劫,阿拉伯人对此痛心疾首。阿巴孩汗娶拜占庭公主茱莉娅,信奉起了东正教,使得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更加离心。帖克笛汗继位后,统治未巩固,即遭霍姆斯大败。这样,阿拉伯人与波斯人趁机造反,好几处地方发生了起义。

  帖克笛由于茱莉娅与老将斡鲁思的大力相助而得到汗位,刚开始高兴,却没想到一个汗王原来这么难做,连遭挫折,愁眉不展。茱莉娅可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陪着发呆。

  都蓝见状,私下与斡鲁思商量。斡鲁思悄悄说道:“正教在我们这儿信奉的人少。如果不好好安抚伊斯兰教徒,只怕我们国家的祸乱会连绵不断。”都蓝点头。

  于是都蓝去见帖克笛与茱莉娅,口呼:“父王、母亲。”

  帖克笛心不在焉地应一声。茱莉娅把都蓝抱在怀里,嘻嘻笑道:“乖女儿,你刚才跑去做什么?”

  都蓝一字一顿,故意说给父亲听到:“我和斡鲁思大人商量,怎么安定我国。”

  帖克笛果然被吸引了,转过头来看。茱莉娅却不感兴趣,她只求自己过得好,别的一概不理。她认为,重要的事情自然有男人管着,女人何必劳心费神?

  “你说,怎么安定我国?”帖克笛问都蓝。

  “这个……还要求母亲答应才行。”都蓝道:“只有母亲答应,这个国家才能安宁。”

  帖克笛与茱莉娅皆大奇,都问:“怎么?”

  都蓝在茱莉娅怀里道:“我想要母亲做个牺牲。让父亲不要每日祷告上帝。父亲应像以前一样信伊斯兰教,善待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这样,国家才能安宁。可以么?”

  “啊呀?”茱莉娅想不到会是这样的说法。想了半晌,她问都蓝:“那么你信什么教?”

  “我还是跟母亲信正教。”

  “这样啊。”茱莉娅遂毫不犹豫地说道:“好吧!你父亲爱信什么教,让他信好了!就像阿巴孩老头儿……噢,错了,应该说是前汗王陛下,呵呵呵,他信正教也不过是个表面功夫,我才不管他呢!”

  “谢谢母亲。你真好。”都蓝搂着茱莉娅撒娇,而将眼睛向帖克笛眨眨。

  帖克笛有点不明不白。难道改个信仰就能安定国家?不过,他相信女儿是有智慧的,且看她怎么说。帖克笛便踱过帐去。

  过了一会儿,都蓝把茱莉娅摆平,出帐来见父亲。

  帖克笛急问:“你和斡鲁思究竟想出了什么主意?”

  都蓝说道:“我们认为,首先,父王应该改信,这样才能让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安心。否则,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异教徒的统治下,心里很难安稳。”

  “还有呢?”

  “还有就是,父王不能光是任用我们蒙古人的贵族世家,必须放手任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以他们的贤能者,来治理这个国家。”

  “可是,斡鲁思自己不就是贵族世家出身?他父亲可是哲别啊!他难道不想让他的子孙们继续做大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