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北疆事宜之后,赵矜南返。大司马李荼前来迎接,准备一同回归。这时春水浩荡,没有船只可不能渡河了。伏波将军房元度、横川将军孟士信前来接驾。
赵矜望见水师船队劈波斩浪而来,新造的楼船高大坚固,船上的将士雄壮威武,大喜。登上楼船,站在船舷上,赵矜想象着自己是一名即将接舷作战的水师士兵;攀上楼顶,俯瞰江面,想象着自己是一名弩手,居高临下向敌船发射弩箭……赵矜不禁跃跃欲试,真想快点看到水师大派用场的时刻。
众将与亲卫随同大王登上最大的大船,各部校尉、士卒登上其它船只,整个船队旌旗招展,船帆满开,借着春风吹拂直下明州。
河面广阔,水拍浪涌,赵矜与众将望着前后战船上刀枪林立、士卒精神抖擞,皆感胸怀旷荡。
李荼为这气势万千的场面感慨不已,不禁吟起辛弃疾的一首名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众将齐声喝彩,情绪高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他们的共同心愿。征途漫漫,任重道远,只怕自己青春逝去,不及建功立业。
赵矜听了连连点头,问道:“大司马,你今年四十五岁吧?”
李荼拱手道:“多谢主公惦记。臣今年正是四十有五,白发渐生。只愿主公早日荡平天下,回归中原。臣等追随风雷际会,不负平生之志。”
众将皆应和,一片慷慨激昂之声。
赵矜哈哈大笑,走向船头,拔出宝剑,信手挥舞,口中念念有词。不多时,回身道:“我亦作得《破阵子?再渡伏尔加河》一首,诸位爱卿惠鉴。”
众将皆悦,多人道:“末将洗耳恭听!”
于是赵矜令军士为众将送上酒爵,共同举爵,一饮而尽。苦儿再为赵矜斟满。赵矜立于船头,一手举爵,一手仗剑吟道——
铁马冰河涉越,
春风带血扑鼻。
驱尽熊罴还入塞,
仗剑虎贲扬赤旗。
雷霆震万里。
簌簌将军重甲,
斑斑壮士征衣。
须有几番沙场事,
换取笙歌沉醉吟。
酒酣思故人。
众将大悦,多人齐呼:“好个‘须有几番沙场事,换取笙歌沉醉吟’!”
赵矜叫道:“好不好?”
众将大叫:“好!”
赵矜叫道:“既然好,再满饮!”
当下楼船之上,炎汉君臣痛饮一场。乘船不比陆路行军,但醉无妨。难得一醉,前路漫漫,更须努力。金戈铁马、旌旗千里向着故土而去的图景,还在遥远的未来。
(待续第七十五回:李圭拒任赵矜忧,八剌跋扈麻斯愁)
第七十五回:李圭拒任赵矜忧,八剌跋扈麻斯愁(上)
话说赵矜安排妥北疆事务,率众南返。炎汉如今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大都督府俱全,堪称四大方面军,分别保卫一方。赵矜直辖的虎贲、缇骑,加上驻京诸将率领的京营人马,堪称中央野战军,是为战略机动力量。
这次抵御喀山诸领联军并且乘胜北征,仅仅出动了五千虎贲、缇骑。兵不在多,在于运用。也是多亏了喀山鞑靼人、楚瓦什人加入,事半功倍。
炎汉为攻打罗斯托夫谋划了许久,时间预定在今年八月伏顿运河开凿完毕之时。为了保证攻打罗斯托夫有充足的兵力和粮草,北征之战才没有调动太多部队。除了五千虎贲、缇骑以外,因莫斯科意想不到地出兵梁赞,炎汉大司马李荼另率五千京营人马到萨州坐镇,以备万一。
现在北征完毕,镇北都督府建立,赵矜调旷州镇抚使李圭为镇北都督。这是重用之意。不料李圭来到明州见驾,却推辞不去!
原来,李圭听使者说明了北征的情况,听到平定北疆多亏鞑靼人出力,而且镇北都督府将有很多本地鞑靼士兵,平时要负责保卫包括鞑靼人在内的北疆各族人民——李圭心里便很不乐意了。因李圭是党项人,身负深仇大恨,全家死在蒙古人手里,祖上的故国西夏被蒙古所灭。党项人是西夏的主导民族,蒙古灭西夏时手段极其残酷,到了元朝以后,党项人的部族已经荡然无存,成为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许许多多民族之一。
李圭拒绝担任镇北都督,赵矜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禁愕然。不想做总不能按着他的头让他做,怎么办呢?镇北都督的人选是赵矜想了好久好不容量才确定的,除了李圭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够担任?
赵矜一时深为忧虑,对李荼叹道:“汉高祖的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现在我也有同样的烦恼。谁有足够的能力和资历,能够为我守北疆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