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赵矜突然想起一件重要事情,召来轻车将军车楚尔良,再度托付重大任务。车楚尔良以远迎故人之功,由裨将军直升上将,并被册封为男爵,得了任务,义不容辞,即往元朝公干。
这件任务,非同小可。赵矜密嘱车楚尔良,并无第三人知道。就连活动经费也是由赵矜亲手交给车楚尔良,动用的是宫里的钱,朝廷百官并不知晓。
究竟是什么任务,这么隐秘?
那就是——保卫阿合马!
这这这!奇了!赵矜究竟是爱阿合马还是恨阿合马?
自然是恨。不过,一个国家内部有大奸臣,对于本国来说是坏事,对于外国来说可是好事。炎汉既以元朝为终极目标,赵矜经常想着怎么样削弱元朝的国力、败坏元朝的朝政,以便对将来汉军杀回中原有利。
因此,阿合马最好还是保护起来。如果不保护他,按照史实将会发生王著、高和尚等义士行刺阿合马之事。阿合马如果照史实被刺死了,不但赵矜无法实现手刃阿合马的报仇愿望,对国事更为不利。
“一国之蠹,他国之利”,为了把元朝之蠹继续保存下去,赵矜决定派车楚尔良专程前往大都,完成保护阿合马、使其免于刺杀之重任。
赵矜在这个世界的活动,产生了许多微妙的影响,牵起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比如张弘范的延寿,这是赵矜并不想要的,张弘范有文才武略,留下来可不是好事。至于阿合马,这种只会祸国殃民的家伙,当然还是留下来为妙。不过,车楚尔良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
车楚尔良接了君命,再度引一支人马化装为商队,万里赶赴元朝。
此时的元朝,正忙着镇压华南各地起义军。由于真金太子在江西行省(元朝的江西行省包括后世广东省,即元初起义最猛烈的地方)实行仁政,稍为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相当于对起义军进行釜底抽薪。张弘范这家伙又没按史实上大都(到了大都即死),留在南方镇守。起义军的处境险恶,不出一年纷纷被灭。
在云南行省,德高望重的五朝老臣赛典赤已死。不过,赛典赤的功绩仍存,云南还算比较安宁。驻云南的元朝军队,不必忙于对内镇压,遂南征安南国。
安南,即越南北部,从汉朝开始即是中国领土,唐朝时属于安南都护府,故名,直到五代十国时趁着中原内乱分裂出去。宋朝无力令安南回归,遂施以仁德,从此安南不再属于中国王朝管辖。
这个时代的安南,又称陈朝,首都河内,即汉朝时的交趾郡城。安南盛产珊瑚、玳瑁、珍珠、犀角、象牙、孔雀、贵重木材等各种奇珍异宝,元朝早已想要将其吞并。于是,元军兵分两路,直取河内。
在元军压倒性的猛攻之下,安南国王陈圣宗陈晃只得逃出河内,奔到红河口的海岛上,苟延残喘,派遣使者向元世祖忽必烈求和。陈朝大将陈平仲、陈兴道等,则退入山区,与元军周旋。元军很快便将红河下游平原完全占据,向南推进到越南中部,基本占领安南全境。
攻伐安南给元朝带来了滚滚财富,河内王宫的各种珍宝被抢掠一空。元军便在河内驻扎重兵,准备剿灭陈朝残余,然后继续攻打缅邦(后世缅甸)、吴哥朝(后世柬埔寨)、占婆国(后世越南南部)。
这个时代,泰国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朝刚刚建立,处于萌芽状态;缅甸与柬埔寨则已经十分发达。吴哥朝是东南亚最繁荣昌盛的文明古国,缅邦盛产翡翠,占婆国的稻米产量极高,都是元朝意图征服的肥肉。
陈晃的使者到了大都时,忽必烈根本不屑一顾。元朝丝毫没有要和陈朝讲和的打算,这与高丽不同。
当年元军攻打高丽时,高丽王同样逃亡海岛,屈膝求和。忽必烈三思之后,答应了。究其原因,一是高丽多山,不好占领;二是高丽很落后,穷得叮当响,没什么有价值的特产,油水少少的。元军驻兵高丽,甚至连粮草都得从中国运取,得不偿失。
安南国同样多山,不过,红河下游平原盛产粮食,适合元军驻兵;山里海里盛产奇珍异宝,对于已经统一中国的元朝来说,能够满足贵族们奢侈生活的需要。因此,元朝必欲灭陈朝方罢休。
忽必烈遂给陈晃回话,要求陈晃像当年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一样投降,那么,可以给个“安南总管”的世袭职位给他做做。
大理国灭亡时,丞相高氏一族尽皆死难,皇帝段氏一族却作为傀儡留存了下来。段兴智做着有名无实的“大理总管”,子孙世袭,成为元朝统治云南的工具。
忽必烈向陈圣宗指明这一条路,叫他也这么做。陈圣宗却不乐意,派人联络国内各路将领,要他们坚持与元军周旋,等待复国的时机。
越南的地形,极其复杂。而且气候炎热、疾病多发。陈圣宗坚信只有本国人才能适应,元军长久必无法立足。于是他隐居海岛韬光养晦,等待反攻的一天……
(待续本回下节)
第七十六回:世祖兴师圣宗蹿,重臣论策汗王安(下)
第七十六回:世祖兴师圣宗蹿,重臣论策汗王安(下)
海都汗国已经内部安定,海都自称大汗,与元朝分庭抗礼。对此,元朝国内意见不一。相当于右丞相的中书省右平章伯颜,力主纠集重兵尽快剿灭海都。可是伯颜的岳父——中书省左平章安童,却认为海都一介蛮王,不足为患,与海都打仗没有什么好处,应该休兵养民,免得太过穷兵黩武,动摇在中国的统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