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熙看看李宝昭,心想不愧是契丹部族出来的蛮女,专爱割人土地。还一直叫自己“郎君”,恬不知耻。哼一声,并不接纳她的意见,只说:“主公自有主公之事,岂可以贼寇遗君?为将者,当自奋发。格鲁吉亚人有勇无谋,不足为虑。你若不与我同心,我自往,你可留下。”
李宝昭笑道:“我怎不与你同心?只怕你大意,欲速则不达。你既要往,我便随你去也。”
于是李庆熙、李宝昭、姚蛮子带了三千汉军,又向车臣人要了两千人马,杀入山谷,反攻格鲁吉亚军。
李庆熙先前参与过汉军奇袭格鲁吉亚之役,与李圭凭着少量人马直袭格鲁吉亚军大营,不但将敌人打得丢盔弃甲,还俘获了王后都蓝。这时满心觉得格鲁吉亚王狄米特尔是个饭桶,不足忧虑,挥师疾进。
不料,狄米特尔虽然没什么智能,上次战败之后好歹总结了教训,不敢冒进,注意蓄养士兵的体力,小心谨慎多了。见汉军反攻过来,狄米特尔吩咐军队后退,不在陌生的地盘与汉军作战,退回本国再说。
李庆熙一路赶去,将要进入格鲁吉亚国境。李宝昭又道:“郎君,你可歇矣。大王令我们协助保卫车臣,今车臣已保,何须更多功劳?”
李庆熙瞥一眼,偏偏不听她的,说道:“你不是说,要击败敌军,割其土地?到此为止,割什么地?敌军此番攻击,劫掠已足,若不好好教训一番,下次又来。”于是李庆熙挥师继续追赶,李宝昭只得也率部赶上去。
这一日,来到一个盆地。盆地狭长,有五条道路汇集。汉军从偏北道路上追来,格军往西南道路上逃去,汉军追入盆地,向西南道路赶去。突然间,西北、偏西两条道路上大队人马涌到,喊声大作,拦腰攻击汉军!
原来那是高加索山脉北麓各个少数民族,有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诸多部族,既不属于格鲁吉亚,也不属于罗斯托夫,各自占地为王,组成一个个小酋长国。因车臣部族近来在炎汉扶持下逐渐强大,向西扩张,威胁到他们的领地,他们已有联合起来抗拒之心;如今炎汉灭罗斯托夫,更使他们感到生存空间逼仄。狄米特尔派人与这些酋长国联络,唆使他们出兵一同对抗汉军。各个酋长国遂纠合人马,杀来帮助格鲁吉亚军作战,正好在盆地里与汉军撞见。
李庆熙虽参加过上次南征之役,却没有李圭那么了解高加索地区的情况,遭到突袭,措手不及,还不知敌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李宝昭在后奋力厮杀,李庆熙亦冲回来试图挽救,无奈敌人势大,将汉军断为两截。姚蛮子往偏北道路原路退去,车臣人往东北道路退去,剩下在前面的李庆熙、李宝昭所部不足二千人,被各酋长国联军彻底阻断。
如此局面,怎生是好?乱军之中,李庆熙高声叫道:“骁骑将军,你与我并力向后突围!”李宝昭纵马向李庆熙所在杀来,摆手道:“郎君,使不得!我军气力不济矣,冲突必不能出。倘若狄米特尔那厮率军回战,我军必覆!不若往东侧山岭上暂避。”李庆熙道:“孤军困于峻岭,又岂能长久?”李宝昭道:“说不得,唯有听天由命,天幸山上有食物,尚可坚持待援。”李庆熙看看本军,果然人马俱乏。这样的队伍,硬打起来只有送死的份。不得已,只有占山坚守。于是李庆熙令李宝昭打着大旗在前引路,自己断后,将队伍撤往东面山岭。
山岭甚陡,没有道路,只有一条山坳可到半山,便再也爬不上去。汉军上了山,以弓弩将山口扼守,一时安全了。
诸酋长国的军队开入盆地,密密麻麻地扎下营寨,足有大营、小营十几座,连绵不绝,从盆地中央一直扎到汉军困守的山岭下。狄米特尔得知情况,带格鲁吉亚军杀回,也扎了好几座营寨。这下子,汉军除非长出翅膀,否则怎么突围?
是夜,霜露降下,寒意侵人。山里昼夜温差很大,汉军撤得仓惶,丢了许多驮军需的马匹,缺乏营帐、被褥,好些士卒都感冒生病了。仅有的营帐里往往加倍地挤满了人,互相传染,更加麻烦。李庆熙不得已,只得将营帐分作两处,伤病员一处,健康人一处。
守不几天,伤病员的营地日益扩大,健康人只剩不到一半。这真是慢性死亡,李庆熙仰天长叹,料不到自己文武双全、心高志远,竟然要葬身此地!
李宝昭与手下捉得一只岩羊,炖了一大锅汤肉,亲自来请道:“郎君,且来吃些羊肉,方有气力上阵。”
李庆熙英雄气短,望着山下敌人密密层层的连营,摆摆手:“上甚么阵?敌人守住山口,我们连下山也不能。你吃罢,我等死便了。”
李宝昭笑道:“郎君敢是怪我当日不同意你突围,却要上山?”
李庆熙心里果然是这个意思。只是堂堂大男子,不好意思抱怨出来。这时候一言不发,只看山下。山岭陡峭,上山不容易,下山更难。当日拉着马还能上来,现在要下去,人且必须放得极慢,何况马匹?想要找一条更容易走的通路,哪里能够找到?
李宝昭上前拉李庆熙的手臂:“郎君莫要怪我。打仗无非也是赌博罢了,我们既上山,便是赌援军能否杀开重围。凭我们是不能的,忧急又有何用?不如省点看地形的力气,与我们美美吃些肉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