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一边听她说话,一边瞧桌上的菜。那大小匀称的刀工、整齐的摆放,精巧的菜肴,顿时让这陈旧的房屋也顿时高大上起来,叫朱高煦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是在一家复古风格的高逼格餐厅里用餐一样。这些旧家什也变得古色古香,精心做得泛旧,以产生一种复古的文化氛围。
朱高煦拿起筷子,夹起一片鱼皮放进嘴里咀嚼。
杜千蕊站在旁边,用期待的口气问道:“王爷,奴婢的手艺怎么样?”
朱高煦咀嚼了好一会儿,心里不禁产生了暖暖的触动。
如果是一个怀着别的目的女子……是不会如此用心服侍人的!因为各种欲望总是难免让人浮躁,难以心甘情愿。
他忽然有点后悔叫侯海去查杜千蕊的底细了,那不是不信任她的表现么?以前总觉得杜千蕊有点来路不明,不是很放心,如今看来:自己是不是过于谨慎小心了?
在朱高煦看来,杜千蕊还是很值得信任的。他判断的依据是:一个怀着目的来的人,不论用多巧妙的手段,总是她主动上来认识;而不是被动。朱高煦认识杜千蕊非常偶然,他只想找个地方与驸马的儿子王贞亮叙叙旧,从京师几十个大型官妓楼中偶然选中富乐院,又从一大群歌伎中随便选了杜千蕊。
从偶然相识,到偶然发生变故,又因为充分的理由带杜千蕊回北平,在不知不觉中,朱高煦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喜欢她了。
如果换作后世,朱高煦肯定想娶了这个姑娘,前世他一穷二白,何况这个姑娘虽然在风月场所弹琴唱歌,经历不太上台面,但她并不是小姐;教坊司花国库的钱培养她们这种乐伎,不是为了用来卖身的。在后世,选来选去的良家女子,也有可能来自东莞退休,不一定比杜千蕊干净。
但是,现在身为郡王,朱高煦十分识时务地收起了这种幼稚的想法:首先父王朱棣就要干死自己,本来就有病的徐王妃估计当场会被气死,就和朱高煦前世的老爹一样。
于是朱高煦发挥了最擅长的技巧,就好像每次赌博洗白后那样:给自己找借口,原谅自己。
他心道:如果自己和前世一样屌丝,杜千蕊还会“心甘情愿”吗?
这样想,心里就好受多了。
“王爷,奴婢做的不好,不合您的胃口么?”杜千蕊的声音又道,或许因为朱高煦久久不语,她忍不住了。
朱高煦这才淡定地开口道:“且不论手艺,光是这细致用心的做法,花费的时间和耐心,我尝到了满溢的心意。”
“这都是奴家该做的……”杜千蕊柔声道,“王爷这番话,奴家听得高兴,心里就和今天的天气一般。”
朱高煦微微转头,看着门外地上的阳光,好像在品味她的心情。
或许她的心情不该比作天气,而该比作这三道菜,精巧细腻。
“杜姑娘,你拿双筷子过来,和我一起吃。”朱高煦微微叹一口气,好意邀请道。
杜千蕊诧异道:“王爷是主,奴家是仆,哪敢?”
“既然如此,你就该听我的。”朱高煦道。
杜千蕊的眼珠子转了一圈,表情露出一点活泼的一面,吐了一下舌尖道:“奴家说不过王爷。”
于是二人对坐吃饭,亲密得好像一家人一样。
只有此时,朱高煦才能得到小小的慰藉。
第二十三章 身体发肤
王贵的差事进行了半个多月,终于有了进展。
朱高煦把书房的门闩着,坐在案前奋笔疾书,将王贵写的东西重新整理,因为这太监记得太混乱了。王贵则躬身侍立在侧,时不时回答一句朱高煦的问话。
都指挥使张信何时出门、何时上值下值,这些基本情况不在话下。
“他去狎妓,从没去过青楼?”朱高煦头也不抬地问了一句。
王贵道:“这些天一次都没去过青楼,此人似乎不喜人多的地方,每次都悄悄去钟楼街的一个胡同里,找一个固定的家妓。”
朱高煦点点头,将这段话的字写得更大一点,着重标注。
当官狎妓在这个年代一点都不稀奇,要等到宣德年间严打,大伙儿才会收敛。
王贵在禀报上,还写了张信的老母活动情况,她去过两次西山的灵泉寺烧香拜佛;去过四次仁寿坊的仁寿药房把脉拿药。
朱高煦问道:“张母拿的什么药?”
王贵一脸难看,支支吾吾道:“奴婢忘了查……”
朱高煦顿时抬起头来,一脸不高兴。王贵恍然道:“虽然奴婢不知道她拿了什么药,但知道她的症状,头左偏痛、晕,夜晚多梦常醒。”
朱高煦问道:“你确定?”
王贵不住点头:“最近天儿热,奴婢下面似乎旧伤复发,不太利索,那天跟到仁寿坊的药房,便顺便也去拿了几副药。奴婢便说‘刚才那老妇有福相,患了甚么病’,那坐堂大夫告诉奴婢的!”
“很好!”朱高煦放下笔,站起身在书架面前来回踱步。
过了一会儿,他的动作骤然变快,又返身坐下,继续奋笔疾书,写了很多字,还标注阿拉伯数字,画了一些箭头。
他写了一阵,抬起头看了一眼王贵,“王贵,你不必呆在这里了。去把头发剃光,弄一套破点的僧人衣服,回来复命。”
“奴……奴婢要剃光头发?”王贵哭丧着脸脱口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