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荆山区里面,有一座叫做平在山,正是烧炭人们散居的地方。当年的炭窑,还有成百成千留存下来〔二〕。烧炭为生的人们,长年在深山中,斫木烧炭,食不充饥,衣不蔽体。诗人「心忧炭贱愿天寒」〔一〕的名句,正深刻地体现出他们的痛苦生活。云山懂得,那里有剥削、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有斗争;剥削越残酷、压迫越残酷的地方,那里反抗也就越激烈、斗争也就越激烈。他利用着在曾玉珍家做塾师作为掩蔽,教了书,就到他们那里去谈天。他向他们问饥问寒,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利用宗教的说法,向他们宣传,阎罗、菩萨都是妖精,帮助地主害穷人,惟有上帝爱护穷人。上帝是独一真神,人人都是上帝所生所养,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应该同拜上帝。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他很熟练地在披着宗教外衣的里面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于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平在山创立起拜上帝会革命组织〔二〕。
平在山这一群烧炭者,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骨干,后来太平天国称他们为「平在山勋旧」〔三〕,换过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创立太平天国的平在山老同志。云山独自一人,不畏艰难困苦,以无比的坚忍精神进入深山去,把他们发动和组织起来,给太平天国革命奠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云山在向群众进行宣传时,就向他们宣传洪秀全奉天诛妖的伟大使命,他到平在山组织他们,是受洪秀全派遣前来的。他给洪秀全在群众中树立起救世主的形象,使群众人人都知道他们的救世主洪先生,大家都在企望他们的领袖的到来。
清道光二十七年七月,洪秀全到了平在山。在短短的三年里,云山就开创出这个局面,建立起革命组织,使洪秀全喜出望外。他们每天写宣传小册子传送,不久,附近乡村贫苦农民加入拜上帝会的就有二千多人。于是洪秀全与云山、曾澐正、曾玉景、曾观澜等写奏章求上帝选择险固所在以作革命根据地。九月,他们去象州捣毁甘王庙,展开宗教斗争。接着,又将紫荆山内左水和右水一带的社坛一律捣毁,向当地农民公开宣传,要大家一体敬拜上帝,反对清朝法律〔一〕,从宗教斗争导引上政治斗争,把地主阶级吓惊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住在紫荆山蒙冲石人村地主武宣县秀才王作新起团练来捉获云山。在解往官府途中,曾亚孙、卢六带领拜上帝会兄弟在路上夺回。十二月十二日,王作新再起团练把洪秀全、云山、卢六、曾玉珍都捉了,解交大湟江司。大湟江司巡检王基留下洪秀全、曾玉珍来勒取贿赂,把云山、卢六解去桂平县,下了监狱。王作新以结盟聚会数千人,不从清朝法律的罪状赴桂平县控告云山〔一〕。
在清朝法律里,这是谋反罪状,列在十恶大罪之首的,不但本人要被处极刑,家属还要连坐。可是,云山一点不怕,他觉得要起革命,死算什么。他在监狱里,不愿把光阴虚度。他想到古时周文王被商纣王囚在羑里而演周易的故事,如今他自己被囚在桂平监里也应该做些有益人民的事才好。他见夏历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季失位,算数繁琐,对人民应用很不方便,早有改革的念头。于是他就潜心研究历法,创造一种以四季划分一年、用立春为岁首、具有合于自然规律、算数简单整齐、接近理想标准的新历法—天历出来。
在云山被捕以前,清政府早已十分腐朽了。从朝廷上的皇帝、大学士、军机大臣,以至各省的总督、巡抚、面对着全国到处散布起义种子的革命形势,无力予以扑灭,他们都希望偷安旦夕,粉饰升平,怕闻革命案件。州县官望风承旨,讳匿不报,遂成惯例〔一〕。时桂平知县王烈见王作新以谋反大逆控告云山,正触上官大讳,不敢过问〔二〕。但他却不肯放松云山,因为这一个大题目,正是这班如虎如狼的贪官污吏们勒索人民的大好借口,不满他们的贪壑,是决不放手的。
平在山烧炭农民们虽然都是饥寒交迫,但是,他们要救他们的领导同志,大家甘愿全家忍受更大的饥寒,每卖出一百斤炭就抽出一部分的炭钱积贮起来,叫做「科炭」〔一〕,来救云山。果然集腋成裘,筹得了一笔大款,向浔州府和桂平县的贪官污吏们进行了贿赂。时卢六不幸已经在狱中瘐死了。到清道光二十八年五月间,署桂平知县贾柱才以云山教人敬天,是动人为善,「并无为匪不法情事」,把他作为无业游民,派两个差役押解回广东花县,交原籍地方官管束〔二〕。
云山在路上,把拜上帝免灾得福济世救人的道理感动了两个差役。两人不但愿意即时释放云山,而且愿抛弃差事跟随云山到紫荆山加入拜上帝会〔三〕。
平在山兄弟们再见云山,欢呼庆祝。从此拜上帝会的发展更加迅速。到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就在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立幼主,封军师,建立太平天国。对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太平天国采取以主(天王)和军师构成的政体,君主为最高元首,临朝不理政,政务由军师负责。这种把农民民主主义和君主制独特地结合在一起的政权,从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人看来,不是杨秀清、萧朝贵所能想得出的,也不是出自洪秀全的本意,只有这个熟习经史、贯通百家、具有建立新天新地宏愿的冯云山才能创制得出来。显然,在云山进入紫荆山区图谋革命之日就以他年建国担任军师自居的。拜上帝会密谋起义时,洪秀全称天父第二子,云山称天父第三子,杨秀清称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杨宣娇丈夫萧朝贵称为「帝婿」,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一〕。太平天国称呼制度,尊者为兄,卑者为弟。现存天兄圣旨,从戊申年九月间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直到庚戌年正月天兄下凡所有说到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的地方,都把云山名列杨、萧上。从这个排班来看,那时是以云山坐第二把交椅的。再从李秀成自述原稿所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的群众公认来论,云山也是应该第二把交椅的。只因到决定起义时,杨秀清、萧朝贵要夺取起义领导权,要夺取军师的权位,由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用天兄的意旨命令洪秀全、冯云山去「避吉」(太平天国讳凶为吉,避吉就是躲藏),把他们甩在一边。军师权位遂为杨、萧所夺。云山的副军师只是一个虚衔,实权都在杨、萧手,详见萧朝贵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