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支持法比奥·基吉当下一任的教宗!
现任教宗已经77岁了,还能继续为天主服务几年?到时候谁当教宗,日斯巴尼亚和神罗的哈布斯堡王朝是有很大发言权的!
“主教,教宗陛下的身体还健康吗?”
和红衣主教寒暄了两句,腓力四世就打听起了英诺森十世的身体状况。
“蒙天主赐福,教宗的身体非常健康,至少还能为天主再服务二十年。”
腓力四世同情地看着基吉:真要那样,你还能当上教宗吗?你当不上教宗,那我欠你们家的钱……
“陛下,”基吉还是那样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的说,“教宗说:日斯巴尼亚和大蒙古国的同盟有利于主的福音向东方传播。”
“什么?和大蒙古国结盟?”腓力四世愣了愣,“教宗陛下真的是这么说的?”
实际上腓力四世从没想过要和清朝、莫卧儿这两个假蒙古结盟。虽然新日斯巴尼亚总督府向他报告了和清王朝达成了一笔可以赚到大钱的毛皮换军火的交易,但是腓力四世并没有想过要在东方和大明帝国开战。
和大明帝国关系糟糕在腓力四世看来不是什么问题——哈布斯堡王朝本来就不善于交朋友。但是关系糟糕也不等于开战,开战得花很多钱啊!如果要在东方开战,日斯巴尼亚怎么都得从欧洲派出5000人以上的远征军,同时再派出一支由数十艘战舰组成的远征舰队吧?那得花掉多少埃斯库多金币?再上哪儿去借高利贷啊?
“是的,教宗是这么说的!”基吉说。
“为什么呀?”腓力四世又问。
基吉说:“因为大明正准备和法兰西、奥斯曼缔结秘密盟约!”
“什么?”腓力四世吃了一惊,“有这样的事情?可是我得到的情报只是说中国人、土耳其人和法国人只是想以交换礼物为借口做一点贸易,还没有发展到结盟的地步吧?”
腓力四世是有特务的,对中法土三国的交朋友的事情了如指掌!
基吉笑了笑:“陛下,结盟总是从交朋友开始的。日斯巴尼亚王国是不是也应该行动起来?您再好好想想,一个包括了印度、蒙古本部和部分中国土地的大蒙古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如果这个国家成为日斯巴尼亚的盟友,日斯巴尼亚的世界霸权至少能再维持100年!”
第744章 日蒙协约
听了基吉的话,腓力四世的长脸就一下拉得更长了。
日斯巴尼亚世界帝国是日不落帝国!怎么可能只剩下100年霸权了?这是天主的意思,还是你这个高利贷红衣主教在诅咒伟大日斯巴尼亚世界帝国?
基吉看到腓力四世拉长了个脸,还以为是这个哈布斯堡家族的“贷王”在为没钱打仗发愁——他可没想到腓力四世的自我感觉好成那样,且不说那几个亿的高利贷怎么办?
就是日斯巴尼亚的军事实力看着也不大牢靠了,海军被英国、荷兰吊打,陆军又打不法国,号称最强大的佛兰德斯军团在1643年的罗克鲁瓦战役中被初出茅庐的孔代亲王打垮。
而且日斯巴尼亚本土也不安稳,还有一个加泰罗尼亚共和国没有摆平。
这个时代的欧洲列强根本没有攘外必须安内的觉悟,一个个都是本土没有摆平就忙着和他国开战,欧洲没有摆平就忙着满世界抢殖民地!
日斯巴尼亚当然也不例外,日斯巴尼亚王国内部并没有完成统一,腓力国王并不是统一的日斯巴尼亚的王,而是葡萄牙、阿拉贡、卡斯蒂利亚、瓦伦西亚的王,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公爵、侯爵、伯爵领地的领主。各个领地之间也不团结,为了分得更多的利益互相斗争,时不时就发生冲突。
而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则一起闹大了的邦国冲突!加泰罗尼亚人因为不想承担三十年战争而带来的巨额税赋,也不想参加日斯巴尼亚王国的远征军去攻打法国,所以在1640年发动起义,建立了加泰罗尼亚共和国,还勾结隔壁的法国人,甚至将巴塞罗那伯爵(加泰罗尼亚的领主名号)的头衔给了路易十三,以交换法国的援兵。
这场日斯巴尼亚内部的乱子一闹就是十来年,到现在还没平息呢!
基吉心想:内部的乱子还没有平息,和葡萄牙人(葡萄牙的乱子也可以看成是日斯巴尼亚的内乱)、法国人的战争还在继续,这个腓力四世一定是超级缺钱吧?
想到这里,他就对腓力四世说:“陛下,东方的大清蒙古(大清国又多一国号)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都拥有惊人的财富,特别是莫卧儿的财富多到了让整个欧洲垂涎的地步。如果日斯巴尼亚王国可以和这两国缔结同盟,一定会给全欧洲的放贷人以极大的信心……到时候日斯巴尼亚王国就能以较低的利率借到一大笔钱了!”
“真的能借到一大笔钱?”腓力四世一下来了兴趣,其实他并不在乎利息——打算还的才在乎利息,他又没打算还。现在日斯巴尼亚面临的问题也不是还债,而是很难借到新债了。
“当然了!”基吉重重点头,“在意大利没有任何一个放贷人希望看到日斯巴尼亚王国再一次破产……只要王国有希望从东方赚到大笔利润,他们一定愿意提供更多的贷款。”
“怎么才能从东方赚到大笔的利润?”腓力四世问。
“当然是成立印度贸易公司和太平洋贸易公司了,”基吉说,“如果能允许意大利的放贷人们入股,那么借到一千万埃斯库多金币是不成问题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