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道:“王伴伴,居庸关会不会降,今天就会知道了。居庸关一丢,闯逆就该包围北京城了。这北京城能不能守,你应该比本宫明白。”
“还有吴三桂的大兵!”王承恩道,“只要关宁铁骑一到,京师就能安然无恙了。”
朱慈烺哼了一声:“还指望吴三桂?父皇在二月十二日召见他爹爹吴襄时,人家是怎么说的?需饷百万!父皇要是能拿出一百万,吴三桂的三万大军早就到了。父皇是三月六日下旨弃守宁远,召吴三桂率部入卫的。今天都十五了,吴三桂的兵才到哪儿?连山海关还没过呢!你还指望他?”
他跺了跺脚,怒气冲冲地说:“既然没有钱,就别指望吴三桂的三万大军会和闯逆拼命!就算他自己不要钱,他下面的那些战士也得拿钱哄着!”
朱慈烺突然大声喝问:“王伴伴!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做过京师被闯逆攻破的准备?”
被朱慈烺这么一问,王承恩也懵了。
他的确没有做过北京被闯逆攻破的准备!
说起来真是有点难以置信,现在的北京城明明危如巢卵,城内没有像样的守军,外面的援兵一时也到不了。而李自成的大军则是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
在这种时候,谁都知道不好了,崇祯皇帝和他最信任的大太监居然没有做好逃命的准备!
这就是崇祯皇帝和他用的人……你说急不急人?
就算南迁的黑锅你要甩,逃命的准备你也不能不做啊!
朱慈烺那张年轻英俊的面孔上突然充满了怒气,咬着牙齿,指着王承恩的鼻子就问:“王承恩!你这个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太监,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是怎么当的?真的要陷父皇、母后和本宫于死地吗?”
“可,可是皇上没有下旨啊……”
朱慈烺看着王承恩一副手足无措,满头大汗的样子都给气乐了。
“你要父皇下什么旨?父皇死要面子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朱慈烺说,“也罢,本宫现在下皇太子令旨,命你立即召集勇士千人于内校场中,并备足武器、干粮,再从内库中提出白银三万两备用!”
其实朱慈烺原本是想让王承恩派人送自己去通州的,通州城内有顺天巡抚宋权,此人还算是靠得住。只要有他保护,自己就能去天津投靠天津巡抚冯元飏。而天津巡抚是兼管海运的,手中有海船可用,可以把朱慈烺送去登州。登州有登莱海防道苏观生控制的天津卫水师,有了苏观生、冯元飏、宋权和天津卫水师,朱慈烺至少可以安然抵达南京。
不过在同王承恩的交谈中,朱慈烺已经知道,这家伙对崇祯是死忠。多半不会在没有崇祯旨意的情况下放自己出城……而崇祯又犹犹豫豫的,一定耽误时间。
所以朱大太子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带上崇祯跑路的名义,设法掌握一点武力,然后再见机行事了。
朱慈烺深信,只要自己能跑出去,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了。就算有,也得先跑出去!
“千岁爷,这不合适吧?”王承恩被朱慈烺的话吓了一跳。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合适的?”朱慈烺瞪了王承恩一眼,“父皇若要怪罪,本宫一力承当!不过你要记着,此事现在是万万不能让父皇知道的,要不然你王承恩就是我大明江山沦亡的罪人!罪该万死!还要遗臭万年!知道吗?”
第5章 战场逃跑专业户
王承恩是一个好人,不仅身残志坚,努力奋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而且对上级领导崇祯皇帝忠心耿耿。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仍然保持廉洁,基本是个清官——说真的,他还不如平时多捞点儿,要家里趁个几百万,这会儿就能拿出来救命了!
但是王承恩肯定不是个合格的大太监!不如魏忠贤。
在冯梦龙的《燕都日记》中说,崇祯皇帝在崇祯十七年三月时曾密旨曹化淳收葬魏忠贤遗骸。这事儿在朱慈烺的记忆中是没有的,他也不认为崇祯皇帝会想念魏忠贤,他要有这心思就不会在煤山吊死了。倒是朱慈烺自己有点想念魏忠贤了……作为大太监,还是要有点奸才行啊!
像王承恩那么老实,真不该一刀割了蛋蛋啊!
看着王承恩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朱慈烺那个着急啊……拜托你奸诈一回吧!
“王伴伴!事急矣!太祖高皇帝都托梦了,你还迟疑什么?闯逆明日就要到了,到时候咱们手中若是没有一支可靠的兵力,靠什么护驾突围?你是父皇最信任的太监,是忠臣!本宫是皇太子,是孝子……准备护驾突围的事情,难道不是我们忠臣孝子份内的?”
朱慈烺一边说话,一边就走到案几后面,拿起纸笔开始书写太子令旨。一动笔,朱慈烺这才发现自己的毛笔字功力大涨啊!一手相当不错的董体楷书,显然是下了功夫的。不过他的文采却没有什么大的长进,写不了四六骈句,直接就上了白话。只是在开头加上了“皇天储命,太子令旨”八个字。写完后,还用了皇太子宝印。
“王伴伴,接令旨吧!”
王承恩连忙行了一礼,双手接过朱慈烺写的令旨,看了一遍,心想:太子还真是有担当啊!居然敢下这样的令旨……这是私自调兵啊!若是皇爷有这样的果决和担当,国事何至于此?
想到这里,王承恩就将令旨揉成一团,往自己嘴巴里面一塞,嚼了嚼就吞下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