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遗篇》如果被证实,那么心学也就走到头了!
因为《孔子遗篇》就是论格物的,而且格的是自然之物,而不是内心的那个物。这说明孔子是要格物致知的!
“蕺山先生,”孔贞远轻轻一叹,“可惜阳明先生没有看到至圣先师的遗篇,否则他的成就何止一个致良知啊!
不过咱们这一辈儒生,却恰逢其时,大道出世,大儒唾手可得……万古流芳,只在朝夕了!”
刘宗周没有回答孔贞远的话,而一字一句的在看手中的《孔子遗篇》,这“遗篇”说真的,不像是孔子留下来的!虽然其用语都模仿孔子,但是行文用词却太“明朝化”了……明朝的读书人可以非常容易的读懂并且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甚少歧义。
“蕺山先生,”孔贞远似乎明白刘宗周的心思,“这《孔子遗篇》不是原版的,是后人整理过的……我从万岁爷那里拿到的,就是写在高丽纸上的一本《孔子遗篇》,而非原版的竹简。但是其中的道,却都的真的!道是真的,书还能是假的?
以蕺山先生的才华,拿着《孔子遗篇》回去潜心研究几年,再拿出来的学问,就真的可以传世了……这可比留下几句话要强多了。
这段时间,朝中想要做学问的官员,都纷纷请辞还乡了。钱牧斋昨日就向万岁爷请辞了!”
跟着刘宗周一起来的黄宗羲哼一声:“他请辞是为了更好地做官!”
孔贞远点点头:“他的心虽不诚,但是学问却能成……名垂青史,荣华富贵,可以兼得了!太冲,你难道不想?后年才是大比之年,你难道就不想先当上大儒,然后再去应科举?”
钱谦益喜欢做官,但也知道取舍。先当大儒,然后再入仕途,入阁拜相就唾手可得了。
所以在看完了《子论格物篇》后,钱谦益第一时间就请辞回家钻研学问去了……而和他一样的官,可还有好些呢!一个个官都不要,回去搞学术了,这个《孔子遗篇》怎么可能假?
刘宗周回头看着学生,“太冲,你想当大儒吗?”
黄宗羲居然没有理睬恩师,而是目不转睛的在看书!
他已经完全迷进去了,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该成为大儒了!
刘宗周叹了口气:“不知万岁爷准备怎么对付衍圣公?”
“衍圣公……已经知道错了!”孔贞远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且万岁爷现在也是蒙古大汗,是不会为难蒙古圣公的。”
第2054章 大蒙古的圣公,长生天的道理
“孔胤植,是你家祖宗隐瞒了孔林被忽必烈盗掘之事,这不是你的错……你不必和朕请罪。不过你请辞衍圣公的奏章,朕还是收下了。大明衍圣公之爵,还是要还给南宗的,毕竟南宗才是嫡系啊!”
曲阜,孔氏宗庙,大成殿内。孔胤植正领着一群胤字辈的兄弟,一起跪在祖宗神像和大明皇帝朱由检跟前请罪。
不请罪不行啊!《孔子遗篇》上的道理太真了!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名儒会帮孔氏北宗说话的——当个名利双收的大儒不香吗?那些名儒在四书五经里钻一辈子牛角尖的成就,也比不了研究《孔子遗篇》三个月的!
孔胤植虽然称不上硕儒,但终究是曲阜孔氏的族长,祖宗传下来的道理,他还是认认真真学过的。而且和他往来的友人当中,也不乏真正精通儒学的高人。所以孔胤植跟着听都听出一点道行了,当然知道《孔子遗篇》的价值了……这就是祖宗苦苦追求的大道啊!原来祖宗是求着道以后才过世的。
可是祖宗为什么不把这么好的大道传给后人呢?这要是传下来了,儒学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祖宗的坟茔,也不会被忽必烈这个倒斗汗给倒了!因为压根就不会有靖康之耻了!
不过孔家的北宗,也不可能问鼎衍圣公之位了,因为有了《孔子遗篇》的儒家就有了格物的法门了。到宋朝的时候早就格出红夷大炮,不对,应该是鸿儒大炮了——这大炮不就是格物格出来的吗?先格青铜铸造之法,再格火药提炼之法和炮弹开花之法,最后再格大炮发射之术。如果能把鸿儒大炮格到致知,教化蛮夷可就方便了。
致知了鸿儒大炮的道,靖康之耻一定就没有了,宣和北伐也肯定胜利,蒙古人多半也打不进中原,孔氏也就没有南北二宗之分了。那么他孔胤植不过就是孔府的一个旁支庶子……
想到这里,孔胤植心中也就释然了。这个衍圣公不当就不当吧……当了也烦心,好大一家子事儿得要他伤透脑筋,一件一件的去摆平,真正可以用来享受的时间才几何?
不当衍圣公了,他的太子太保还在,他还是大明正一品的文官,而且他还有点私人的积攒,足够他和他儿子孔兴燮荣华富贵到死了。
“孔胤植,”朱由检这个时候温和的笑着,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朕准你辞去的只是大明的衍圣公,但是你家还有一个大蒙古的衍圣公啊!”
什么?大蒙古的衍圣公?这个皇帝想干什么?
孔胤植原本轻松下来的表情,一下又紧张起来了,他都不当衍圣公了,皇帝还想怎么样?
朱由检笑吟吟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瞧了瞧那个穿了身小一号儒服的大块头孔胤正,笑道:“据朕所知,你家祖辈没有辞过蒙古衍圣公……那么你就还是蒙古的圣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