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慈炋也没有勋庄和封户,因为他的生母魏清慧早亡。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崇祯打发到朱慈烺身边读书,是由朱慈烺的侧妃吴三妹带大的。
而且在朱慈烺的培养下,朱慈炋现在已经成为了银行业行会的总会长,在朱慈烺的体系中可是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朱慈烺因为长期不能染指兵权,也没有自己的王庄和封户,所以他的体系偏重财经和教育。比如盐业银行总管(郑宗明)、银行业行会总会长、太平洋船务行总管、东南五大学堂的堂主等职位,都算是要人,地位不在四省巡抚之下。
“朕躬安,都坐吧!”朱由检挥挥手,让三个儿子全都落了座,然后又撇了今儿也在万胜殿的首辅卢象升和次辅魏藻德一眼。
卢象升立即上奏道:“陛下,臣等已经拟了两个备选的年号。”
崇祯道:“说说吧。”
魏藻德道:“一个年号是同治,意为太上皇、皇帝、皇太子同治天下!”
朱慈烺听到这年号,感觉就不大好了。
日本国有个明治天皇,自己则成了同治皇帝……
“同治,不错!”崇祯看着朱慈烺,“老大,你觉得怎么样?”
“父皇,儿臣想听听另外一个年号……”
卢象升道:“皇太侄殿下,还有一个年号是洪宪。”
什么?朱慈烺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怎么是洪宪呢?
卢象升摇头摆尾的解释说:“洪者,上承洪武之意。宪者,开辟宪政之始。洪宪合在一起,便是洪武之国行宪政之道。从殿下登基之日起,我大明便是全新的气象了。”
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朱由检在旁边补充道:“老大,朕已经请张大真人算过了,洪宪年号合了八三之数,八三乃是二十四。张大真人说这是天数,天上为一,地上为十。这就是二百四十年国祚啊!”
八三解释成二百四十年是不是很牵强?朱慈烺心说:解释成八十三天不是更好?
“父皇,”朱慈烺已经看出崇祯皇帝意属洪宪了,所以他只好抢了袁大头的宝贝年号,“儿臣选洪宪吧!”
“好!”朱由检点点头,“那么七天以后,你就是我大明第十七代天子洪宪皇帝!”
“儿臣不敢……”
历史上的那个洪宪天子才干了83天……
“不必揖让了!”朱由检一摆手,“朕知道你想这个位子已经二十几年了……朕现在就让你做皇帝,不过你记住了,你只能当18年皇帝,18年后要让位给土豪儿!”
第2268章 逆子,你是洪宪皇帝了!
十八年了……
看着钦天监刚刚送来的大明洪宪十八年的皇历,洪宪天子朱慈烺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
十八年前他从崇祯皇帝手中接过大明江山的事情好像就发生在刚刚……最多也就是三个时辰以前!
可是钦天监送来的皇历上面,分明就是洪宪十八年了……因为朱慈烺接过皇位的时候是崇祯四十三年春,第二年才改得元。所以他的皇帝任期就到洪宪十八年春,再有三四个月,就得内禅给土豪儿了。
当然了,内禅之后朱慈烺也不会呆家里养老。因为根据崇祯上皇的惯例,朱慈烺这个洪宪上皇也可以保留一定的权力,同时还可以负担起为大明培养储君的使命——朱和壕不就是朱由检培养出来的“军阀储君”?
他不仅长期镇守燕云用武之地,而且还三次出兵远征,一次是给他叔叔蒙古大汗朱慈烜助拳,顺便和土耳其人打了一架,来来去去整整两年!
一次是去和罗刹人争夺贝加尔湖周围地区,还在贝加尔湖边上过了一冬,筑起四座棱堡,最后逼退罗刹,大获全胜。
一次是平定黑龙江流域的叛乱,这一仗又打了两年多,先后攻破了十七个叛乱的山寨,还把十五个宗室军官封在了黑龙江流域,置了十五个侯爵勋庄,移民三万户。
三次远征虽然都大获全胜,不过在朱慈烺看来收益不大,而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如果不是朱慈烺管理下的大明经济运行良好,足以为朱和壕的征伐提供后勤保障,他根本打不赢“洪宪三大征”。
而且朱和壕这个军阀储君虽然善战,但是在开疆辟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完全不能和朱慈烺的次子新华共和国大统领朱和幸相比。
人家朱和幸在新大陆那边可是南据西班牙,东平印第安,开辟了新、华、加、石、沙、河、原、北、南、谷、岛、林、山等十三州之地,那可真是气吞万里,建业异域,扬威海外。而且他还不建帝王之号,以大统领之名号令十三州之地,还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之政!
虽然十三州三合总会在不久之前一致推举他为共和国终身大统领,但那也是十三州三合总会的好兄弟们出于公心,才一致推挤朱和幸的。要不然他们怎么不推吴三桂?怎么不推施琅?怎么不推陈永华?
另外,朱和幸在新大陆取得这些成就所付出的代价,根本不能和朱和壕的三次远征相比。
大明朝廷从十五年前开始,就停止给附属的新华共和国输血了,因为在新华共和国的加州、华州、新州地面上相继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黄金!
而且移民还发现在新华共和国北方的森林和草地中很容易扑杀雪貂。
光是黄金和貂皮的收入,就已经足够支持新华共和国的发展和壮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