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华共和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产生的巨大需求,又让新华的黄金、貂皮大量流入大明,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大明东南的工商业和航运业发展。
而且新华共和国的财富效应,又能大量吸引东南贫民自费(不管他们怎么解决路费,反正不用朱慈烺花钱)漂洋过海而去,从而大大减轻了东南的人口压力。
想到朱和幸在新大陆的成就,朱慈烺就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皇儿何故叹息?”
崇祯太上皇的声音从朱慈烺身后传来了。
崇祯在五年前就把北京的那一大摊子完全交给朱和壕,自己带着一大群后宫佳丽到南京江北的老山宫享福了。
而这段时间为指导儿子朱慈烺退位,他又搬进了南京城,住进了一已经被朱慈烺改建一新的南京紫禁城。
“儿臣恭请圣安。”
正在御书房内叹息的朱慈烺连忙起身,向太上皇帝行礼。
“皇儿,不必多礼了。”今年已经78岁,但是依旧矍铄的崇祯上皇笑嘻嘻的就来了,然后大摇大摆的一坐,“马上就要当太上皇了,感觉如何啊?”
“还好……”朱慈烺心说:就是想再干个……一二十年的。本皇帝是四十二岁登基的,才干了十八年真命天子啊!而且这十八年过得也太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崇祯却笑道:“不是还好,而是很好!大明江山可以有今日,你居功至伟啊!”
“父皇过奖了。”朱慈烺连忙谦虚道,“没有父皇力挽狂澜,儿臣又能做什么?”
朱由检笑了笑,心说:你能把为父的功业和你自己的功业一并办了!
不过天机还是不能泄露的。
所以崇祯笑道:“老大,朕一生的功业,其实就是靠着能打才创下的!朕自认为在用兵打仗这方面,足以和汉光武帝、刘宋武帝、唐太宗和太祖高皇帝相比。但是在你下江南开盐业银行之前,朕的路子其中已经走到头了……再打下去,无论向西向北向东还是向南,都得不偿失。如果哪儿都不去,国内的两亿多百姓又没有出路。当时的所谓崇祯之治,不过是个虚热闹罢了,朕死之日,就是天下大乱之时。幸好有你为大明借债融资,花将来的钱,办现在的事儿。这才能让朕的扩张继续下去,也才有了你的洪宪盛世。”
朱慈烺开银行办金融的招,在后世看起来不算什么,甚至有点脏——后世往往高看实业而轻视金融,如果朱慈烺在明朝造蒸汽机赚钱,倒是非常高大上。但是靠实打实的一两一两银子往里赚,是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大明发起殖民扩张所需要的投资的……
因为大明本身已经把东亚这块地方的好地盘占光了,再想往外扩,那就都是投资大、见效慢、占用资金大的买卖了——这事儿不能不算经济账!不算经济账,就是把投资和亏损向下压,压给最底层的军户,他们根本承担不起啊!
而要算经济账,那就得解决殖民扩张的投资问题……这就需要降低资金的成本和实行负债扩张!
“父皇这么说,真是折煞儿臣了。”朱慈烺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崇祯又说:“朕要知道,如果你继续当皇帝,洪宪盛世就不会结束。但是你今年也60岁了,还能当几年的皇帝?朕当年如果不让位给你,朕能如土豪儿那样三次临阵讨贼吗?三大征所用的时间加在一起超过了五年,还没计算在路上的时间。也就是土豪儿年轻力壮,还能受得了这样的奔波,如果换成朕,没准就死在路上了,到时候你接得可就是个烂摊子了!”
“儿臣明白了!”朱慈烺吐了口气,“儿臣也不能掌握大明的银行命脉一直到老……现在也是时候培养怡铀来接班了。”
朱由检笑着点点头,道:“这就对了……你把怡铀带出来了,我大明又能多18年的盛世,然后和壕再为怡铀培养后继之君。咱们大明的盛世就能一代一代的往下续了,也许真能再续个二百多年。”
“父皇英明。”朱慈烺只好送上一句恭维话。
因为朱由检的改良的确已经到了封建王朝的极限了……君宪的大门已经打开,至于从里面走出来的是君宪还是共和,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2269章 又是后记 一 新华国
加州,金山郡,富贵县。
这个大吉大利的地名属于新大陆西海岸上的新华国的首善之都,而这种富贵地名在新华国这边也是极为常见的。这个新华国下的十三州的名称都是朱慈烺给起的,有点随意,但还算正常。而州下面的郡和县的名称,则都是当地的三合会投票选出来的……新大陆的三合会当中还能有啥体面人?十之八九都是来淘金来抓貂的大俗人,当然要给自己定居的地方起个带着财气的好名儿了。
所以新华国这边什么富贵县、发财县、金银县之类的名称,都是非常多见的。
而这么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国家,居然抛弃了帝王家业,办了个共和之国,当然不是因为了建立一个什么理想国。而是因为初次抵达这片“遍地黄金”的热土的人们,都不愿意世世代代的扎根于此,他们都想发了一票之后就回大明老家去享福。而且跟随吴三桂、施琅、陈永华等人抵达新大陆的明军陆海军官兵,也不想世世代代都当新洲人,所以对于在新洲建国兴趣寥寥,更没什么人想放弃明朝的爵禄,跑去当新大陆的贵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