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五十来岁,算不得年轻,王华觉得有些面熟,似乎在哪儿见过,但一时间却想不起来。王华自己原本到这里来就不合规矩,便未多问。
大臣们一起进到乾清宫正殿,因为已是上灯时分,殿内所有的烛台都已点燃,但灯光依然稍显昏暗。
一干大臣站着等候,没过多久,朱祐樘在萧敬和朱厚照的搀扶下进来,众大臣这才知道原来太子也会出席这次召见。
“参见陛下!”大明朝君臣相见,除了重大场合外,并不需要行跪礼,众大臣只是拱手俯身行礼。
朱祐樘坐下,朱厚照和萧敬分立两边,朱祐樘咳嗽两声,道:“众位卿家,请免礼平身!”
“谢陛下!”
众大臣平身,但还是要乖乖滴低下头,不能与朱祐樘平视。
朱祐樘环视一下在场之人,见到王华和另外一名大臣没觉得有多惊讶,问了旁边的萧敬一句:“刘少傅几时能过来?”
萧敬迟疑一下,回道:“陛下,已经派人去催了,应该很快就会到!”
朱祐樘“嗯”了一声,点头道:“那不必拘泥于形式,专程等候……这里有西北和西南发生的一些情况需要跟众卿家商讨一番,因涉及具体军务,朕不打算在朝议上提出,诸位有何意见,只管说出来便是!”
在场文臣武将都感觉事情不小。
除了内阁和兵部知道沈溪在湖广南部取得大捷外,英国公张懋等人直接从家里出来,压根儿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因为是皇帝传见,到了乾清宫门口他们也未多问,现在才说是涉及军务,以为是西北鞑靼人卷土重来。
李东阳侧目打量站在谢迁身后那人,他跟王华不同,认得此人,正是之前由谢迁举荐转道西北为陕西巡抚、负责马政的杨一清。
杨一清回朝,李东阳没得到任何风声,所以他很好奇杨一清是因为什么回来,他再打量刘大夏,他知道刘大夏在西北时,跟杨一清属于上下级关系,杨一清回京,即便不需要请示内阁,但兵部那边绝对会知晓。
这也就意味着,兵部未对杨一清回朝的事务提前跟内阁打招呼。
李东阳暗想:“陛下谈及西北军务,那就跟鞑靼人,或者地方军务有关,或许要涉及西北三边总督人选,目前西北情况复杂,兵部影响力独大,刘大夏跟马文升,应该借机培植了不少党羽!”
张懋出列问道:“陛下,可是西北和西南乱事起?”
朱祐樘身体虚弱,不能长篇大论,于是一摆手,示意萧敬解释给在场的众大臣听。萧敬站出来道:
“老公爷,是这样的,西南之地,湖广、江西两省总督沈溪沈大人,刚刚在宝庆府城邵阳取得一场大捷。沈大人率四千兵马迎战四千异族叛军,以微弱伤亡将叛军全歼。这会儿沈大人已领兵南下,往沦陷多日的武冈州进发,多半接下来几天会有新战果传来……”
张懋看了谢迁一眼,笑呵呵道:“微臣这里先恭贺陛下,我大明又多了一名有勇有谋的帅才,沈溪几次领兵,都取得辉煌战果,想来随着年纪增长,他的兵法造诣会越来越深,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这话有点偏向性,李东阳瞥了张懋一眼,没说什么,心里却不舒服。
但谢迁、刘大夏、马文升等人听了却很受用,到底沈溪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沈溪取得成绩,是在给他们脸上增光。
至于一些不相干之人,诸如张氏兄弟或者王华、杨一清,则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张延龄心里甚至在想:“沈溪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为什么每次大捷的好事都摊在他身上?”
朱祐樘满意地笑着点头,似乎赞同张懋的观点,道:“沈卿家在治军上颇有造诣,朕看好他……”
张鹤龄补了一句:“这也是陛下知人善用!”
这句恭维话,让朱祐樘非常高兴,就在皇帝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情时,李东阳出来泼冷水了:
“陛下,臣刚得知,桂林府周边县城皆为叛军所占,此时叛军已过万,随时会围攻桂林府城,不知陛下准备派何人领兵前往平叛?”
正在说沈溪领军大捷的问题,突然转到了桂林府告急,这让皇帝脸上的笑容迅速淡了下去。
朱厚照一直站在龙椅旁倾听君臣召对,这会儿他有些不满,他可是个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正要怼李东阳几句,张懋却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出列道:“李大学士所言极是,陛下当早些对广西地方叛乱,做出安排……”
说到这里,张懋脸色略显尴尬,他本以为今天说的都是喜事,没料到桂林府居然遇到这么大的事情,而兵部未提前跟五军都督府打招呼,这情报他丝毫不知,如此一来,倒好像他是那种报喜不报忧之人。
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总督?
乾清宫大殿。
朱祐樘看着下方列席会议的文臣武将,问道:“诸位卿家认为,朝廷当如何调派地方兵马,平息叛乱?”
张延龄突然开口:“我说李大学士,现在沈溪已领兵往桂北去了,犯不着在这时候换人领兵吧?”
张延龄说话不分时间和场合,对堂堂内阁次辅毫无尊重之意,以至于他话虽然说得在理,却没一个人愿意搭理他,唯独李东阳却较真地反驳:
“湖广兵,就该留在湖广境内,作何要到广西?况且如今湖广与广西间官道全部断绝,湖广自身的叛乱也尚未平息,无暇兼顾。再说广西地方叛乱,当以两广总督负责才合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