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方_魏巍【完结】(12)

  "美国人真的会过来吗?"

  "过不来!他们让朝鲜人民军快赶下海去了."

  母亲松了口气:"什么时候世界上没有这些畜类就好了."

  母子分别多年,话是说不尽的.等郭祥睡下的时候,满村鸡鸣,天已经亮了.

  第四章 大妈

  郭祥匆匆吃了一早饭,准备去瞧杨家大妈.

  他没有见杨家大妈也有许多年了.这是他心目中最亲近最钦敬的人物之一.自郭祥记事起,两家就是近邻.他常常领着大妈的小女儿小雪去拾柴禾,挖野菜,有时候就在杨家吃饭.他淘了气,大妈就把他偷偷地用笸箩扣起来,使他免去父亲的追打.这一切,都记得是多么地清楚呀.郭祥在大清河南敌人的堡垒丛中活动的时候,就听说过大清河北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杨大妈.游击战士们传颂着这样的歌谣:

  杨树飘洒洒,大妈赛亲妈.

  只要找见她,就是到了家.

  饿了有吃喝,负伤有办法,安安生生睡一觉,临走还送我烟叶一大把.

  在那敌人的炮楼星罗棋布、汽车路密如蛛网的地带,有吃有喝也就很不容易,竟然负了伤还有办法,还能安安生生地睡上一觉,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去处呵.无怪这歌声这么动听地唱到了大清河南.人们还说,这大妈是"革命的五大员":第一,她是炊事员.在她家里抗战人员来往不断,她家的灶火,每天要烧十几顿饭.只要你是抗日战士,有饭蹲下就吃.第二,她又是护理员.在她家的地道里,护理着轻重伤员.机会赶巧,你还能尝到她从集上买来的新下来的葡萄.第三,她又是情报员和侦察员.她有时扮作讨饭老婆,提着破竹篮,拄着枣木棍,出没在敌人的炮楼附近;有时穿得干干净净,提着红包袱,到敌人占踞的县城,去跟内线关系接头.最后,她还像个指挥员.在那敌情紧张的深夜,窗上遮着被子,门外站着哨兵,她和那些游击队长、政治委员、县委书记聚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共看着一张地图.她披着衣服坐在炕上,听他们交流情况,分析敌情.她身向前倾,头微微低着,严肃地沉思.然后就毫不自卑地拿出自己的意见,就好像在讨论她的家事.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和她那从游击队长们不知不觉学来的干脆、果决的手势,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那些领导人也尊敬地喊她大妈,跟她交谈,跟她辩论,也不知不觉地把她看做自己中间的一个.听说巧袭小李村炮楼,就是采纳了她的主意.因此人们又把她的家称做"两部一站",既是后勤部,又是司令部,还是情报站.它是党和游击队领导人的聚散地,是大清河北一个小小的抗战中心.

  郭祥也像其他战士一样爱她,钦敬她,也爱唱"杨树飘洒洒"这支歌.但她活动在大清河南,属另一个分区,没有见到过她,更不知道她就是自己幼年的伙伴小雪的母亲.他也没想到,这位普普通通的近邻,成长得这样快,这样英雄出众.后来,因为杨大妈的名字太红,别说是自己人,就是炮楼上的伪军也给她取了一个外号,管她叫"老八路".杨大妈从此就成为敌人指名捉拿的对象.尤其是谢家父子,吃了她许多苦头,有好几次几乎被八路军捉住,也就对她更加仇恨,三天两头来找寻她.这时在伪军中还流传着一句口号,叫做"捉住杨大妈,金票有得花".敌人对她的头,宣布了十万元"老头票"的悬赏,另外还要官升三级.这不但没有把大妈吓住,反倒更鼓起了她那战斗豪情.她常常拍拍自己的脑瓜儿,对战士们玩笑地说:"小伙子们!你们可要好好保护你大妈的这个宝贝,我可没想到它这么值钱!"由于村里群众对她的掩护,再加上她机敏过人,她在这家和那家躲闪着,敌人捉她多次,她都机智脱险.随着环境的险恶,斗争的残酷,一些人叛变投敌.这些人吃过她的饭,睡过她的炕,知道她家隐蔽的地道口,给了她最大的威胁.她在家呆不住了.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就转移到外村亲威家里.她从这时起,就行进在游击队的行列中.她和战士们一起风餐露宿,给战士缝缝补补,她不像民,又不像兵,老百姓都很诧异行列里的这位中年妇女.也就是从这时,当这支游击队转移到大清河南的时候,郭祥偶然遇见过她,才知道原来她就是那赫赫有名的大妈……

  抗日战争末期,在某地的英模大会上,杨大妈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不久,她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犯,大妈就把她的女儿杨雪送到部队,让她参加了这一场新的斗争……

  郭祥要去看望的,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母亲.

  他一边帮母亲刷锅洗碗,一边问母亲:

  "大妈现在住在哪儿?"

  "一说你保准知道,就是你闹事的那个地方."母亲带着笑嘲弄地说.

  郭祥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谢家.他羞愧地笑了一笑,故意装糊涂说:"我知道你说的是哪儿呀,我闹的事多啦."说着就跨出门去.母亲觉着儿子回来什么也没有吃上,怪委屈的,就揭开炕席拿了几个钱上集去了.

  郭祥缓步穿过小胡同,向村里正街走去.这凤凰堡原有四条小街,像一个方方正正的"井"字."井"字中心,就是原来谢家小城墙式的大院.挨着大院是一些相形见绌的中农房舍,散在村边的就是贫农们又低又矮的土屋了.如今经过十几年激烈的社会变动,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村四外起了不少新房,因为盖得错错落落,杂乱无章,使郭祥绕了不少弯儿,才走上正街.那村中心的花垛口高墙,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好像它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只有从那两个被推倒的石狮子,才可以辨认出原来谢家的大门.郭祥不由想到,当他幼年走过这里的时候,总是觉得阴森森的,心老是一阵阵地发紧,连脚步走得都不自在.尤其走过这个门口,得时时提防着那几只大黑狗冷古丁地蹿出来.连那两头石狮子,也觉得像是活的那样可怕.现在呢,那个门脸已经改换了样子,整个地被牵牛花爬严了,一眼望去,红澄澄的,总有好几百朵.牵牛的阴凉下,挂着"凤凰堡小学校"白底红字的牌子,从里面传出了孩子们整齐悦耳的读书声.这书声,带着十足的奶腔味,被秋风吹得一时高一时低,显得这乡村更加宁静、安详和可爱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