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儒将_南天一鹤【完结】(475)

  奶奶的,就知道你小子没别的事。法正所说的那个娄赞,也是法正昔日的冤家。所以法正上任后没多久,就把他给弄死了。现在巴巴地跑过来推荐谁来接任他,看样子是要趁胜追击,培植自己的势力了。

  “未知是何人,竟得孝直如此推崇啊?”赵峰也有些期待,看看法正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此人姓彭名羕字永言,广汉人士,为人颇有才学。昔日出仕于刘季玉时,曾因诽谤而获罪,被贬为庶民。如今主公志在北伐,正是用人之际,这等大才岂可抛之荒野,故而正推荐其人。”法正笑道。

  晕,原来是这厮啊!赵峰听完这话也是有些失望,原本还指望他给自己挖掘些人才的,没想到最后隆重推出这个宝贝。对于这个彭羕的底细,赵峰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虽然有些小才干,但是比起黄权他们可就差远了,而且此人脾气极臭,狂妄自大,和不少人都搞不好关系。当初刘璋要定他罪的时候,居然是很多人争先恐后诬告他。做人之失败,可见一斑。

  现在法正推荐这厮,看来他们交情还不错啊。不过这也正常,法正就是个比较疏狂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性情相近的他们自然气味相投。

  “蜀郡乃是益州治所,甚为重要。郡丞一职,肩负协助郡守,治理地方之重任。孝直你足智多谋,但是身为文人,武略却是不足。我看这郡丞一职,还是由武人来担任,更为妥帖啊!孔明,你认为呢?”赵峰稍一思索之后,向诸葛亮问道。

  “将军所言不差,我看高翔将军为人谨慎,前日关陇之战平定陇西诸县立下大功,尚未封赏,不如就让他来担当此任!至于彭永言嘛,未知此人才干究竟如何,眼下绵阳县令尚有空缺,不如让他先去那里任职!”领会到赵峰的用意,诸葛亮开口言道。他们二人这一唱一和,法正也无话可说了。

  “对了孝直,你才学出众,孔明和秦子敕、谯正南等人编纂刑律,如今已是初具规模,你可一同参详一番,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赵峰这时忽然又开口道。法正不明就里一口答应,但是诸葛亮却知道,赵峰这是把敲打法正的任务交给他了,只能感叹自己遇人不淑了。硬着头皮拉法正探讨刑律,然后顺便敲打敲打法正。

  要诸葛亮这种大忽悠去敲打法正,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从此之后他也是稍微安分了点。数日后,经过诸葛亮等人修订的《汉律》,出现在了许昌城中的楚王刘备眼前。刘备看完之后不敢怠慢,连忙召集众人商议。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这样的一份律法的出台,却是引发了两派人的激烈争论。

  风起云涌 第三十六章 狼顾鹰视

  “先秦滥施暴政,民心尽丧,历时不过二世,岁不足四十年便亡。我高祖自入关之后,约法三章,广施仁义,故而深得民心,不过五年,便得天下。由此可见,滥施刑法,实乃取祸之道啊!”

  许昌城的楚王府中,刘备麾下所有身在许昌城中的文官都是齐聚一堂,商讨刚刚诸葛亮送来的这份《汉律》。不等看其中内容,韩嵩就已经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了一番。这话说出来,倒也引起不少人附和。就是刘备也有些心动,作为一个整天把仁义挂在嘴上的政治家,他还是比较倾向于以德治国的。更别说韩嵩所说的都是本朝旧事,由不得一向以高祖为榜样的刘备不动心。

  不过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韩嵩的话,他这句话刚刚落下,一旁的顾雍就已经出言反驳了:“德高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了,想那春秋之时,子产为郑国相,执掌刑律,赏罚分明,百姓心悦诚服。及其丧,法令不兴,滥施仁义,百姓反而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可见,法令不通,则诸事兴废无度,实非仁君所愿啊!”他也是引经据典,论据充分。

  刘备现在是听着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他虽然知人善用,但是对于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意义,认识起来可就没那么深刻了。正自沉吟间,刘备猛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一下,他似乎意识到该怎么抉择了。

  虽然同为文官,但是顾雍和韩嵩不一样。顾雍生性严谨,酒都不喝,为人认真刻板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韩嵩则不然,他才名天下广为流传,虽然不是建安七子那样的文坛领袖,但是也是非同小可。平日里纵酒高歌,放浪形骸,吟诗作对的,就是此辈中人了。个人性情的不同,因此对于刑律的态度,自然也是各不相同。

  想明白这点,刘备也就好抉择地多了,转头看到鲁肃正自沉吟,刘备连忙开口问道:“子敬,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主公,”鲁肃摸了一把自己的山羊胡子,这才开口徐徐道:“元叹和德高所言均甚有理,如何抉择,还要视事而定。夫先秦滥施暴行,以致亡国,但是在肃看来,其弊端不在于施行刑律本身,而在于刑律过重。正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施刑过重,则难免民怨沸腾,最终暴秦因之而亡。可是如今的情形,却与先秦之时颇有不同啊!”

  “有何不同?”刘备连忙问道。

  “益州刘季玉,汉中张公祺,荆襄刘景升,徐州陶恭祖。这四位坐镇地方之时,虽然对百姓广施仁政,但是也因为法纪松弛,以至于地方治安紊乱,故而徐州有张凯之乱,荆襄有陈孙之乱,益州和汉中虽无战乱,但是吏治紊乱,政事荒废却是不假。如今主公若是一味施行仁政,则难免重蹈昔日宋襄公之覆辙。今诸葛孔明的《汉律》,肃深觉其施刑不偏不倚,量刑轻重适中,既可保障民生,又可震慑宵小,故而肃认为可行,恳请主公施行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