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骁将_汉风雄烈【完结】(295)

  但不同的是,因方为不同从瓮城左右两翼射出的利箭杀伤力依旧不可小视。与中间的十几辆井阑、冲车不同,位于左右两翼顶部已经是纳入了阳平关两翼部分弓手的射程,如此它们所收到的攻击无疑要强烈了许多倍。虽然出发前这几辆井阑、冲车的侧面防护已经增固了许多,但死伤依旧是远超于中间那十多辆。

  无可否认,这此死伤的三五十多名曹军弓手,乃是今日刘备军的开门红。

  而在曹军第一波进攻中死伤的数十名刘备军弓手同样也是他们的开门红。

  离开了高橹大盾的防护,对射下的死伤都是难免的。

  “嘟嘟嘟”——低沉、闷响,这是打在盾牌、高橹上的。

  “铛铛铛”——清脆、尖厉,这是打在城墙青石上的。

  “扑哧……啊……”,入肉的声音。以及垂死、惨痛的尖叫。

  雨点般密集而下的箭矢,就像是一下接着一下磨砺,时刻历练着城头新兵的神经;又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扣问,不停地敲打在城头新兵的心头。

  “呃啊——别挤……”少不了的惊慌声。

  “把心都放在肚子里,他们射不着咱们。”沉稳的声音,是新兵队伍中的沙场老兵,掺进来做兵头或充任基层军官的。

  “他娘的,还挤!!!丢不丢人,看看人家步弓营的弟兄……”

  面对着箭如雨下的情景,没有真刀真枪干过的新兵,免不了的会心慌意乱。虽然严格的训练和严酷的要求能够让他们中按照规定躲避在城垛、大盾之下,但出于心理安全的需求——把别人挤在一边,自己所在中间最安全。

  拥挤、咒骂,在所难免。

  “还不错,没那个发疯似的往城下跑。”黄忠淡淡的笑了笑,刀枪兵的表现还算入得法眼。

  最满意的还属步弓营,虽一直居于劣势,但从未有过放弃,直到主将下令避战……不愧是自己用心调教过的。

  弓术,黄忠的绝学,在成都时,新兵大营中的弓手都归他调教。

  曹军前阵中,于禁表情冷漠,语气如说无物一般:“传令,步弓手上前——出击!”

  “刷刷——”

  身后的传令兵将手中令旗狠狠挥舞两下。

  “步弓手——前进!”

  顷刻间,配合着战鼓声嘹亮地号子再次响彻阳平关前,早就严阵以待的两万曹军精锐步弓手迅速跑步而前,从井阑、冲车的缝隙间先进至重甲步卒的盾墙后面列阵,然后由中心逐步向两侧延展。

  两万步弓手。十重阵列,小两刻钟时间就已经整齐的摆在了三里多宽的阳平关正面。

  “嗖嗖嗖……”

  暴雨般的箭矢彻底淹没了阳平关。

  刘宪等已经退入了阳平关城楼,但依旧不时的有箭矢破窗而过。

  “噌……”一根利箭落透过窗户直射在刘宪脚前一步远。

  落地的瞬间,尖锐的箭簇绷起了几粒小的石粉,在青石面上打出了一个小小的坑点。

  同一时间又两支利箭穿进,一支被亲兵们挡下,另一支却直向黄忠射去。

  大手一翻一抓,箭矢已经落在了黄忠手中,“雕翎箭”,想到城外交替开弓一刻不停的两万弓手,黄忠感叹一声,“果然是财大气粗啊,这么会功夫,怕是有三四十万至了吧!”

  刘宪弯腰也拾起了地上的那一支箭,品质上佳,精铁蹭亮的箭簇与青石撞击过后,丝毫没有损坏。“那就谢他这份大礼了!”

  今天怕是要射进来百十万支吧,(先声夺人后,曹军不可能一支这样挥霍下去),停战后一收罗就是七八十万支,够随军工匠营半个月的忙活了。剩下的该是羽翎有损的,修好也容易。

  只是一直让曹军压着打,太憋屈了些!刘宪无奈的想到:守城就是有这点不好。城头太窄。放不下太多的兵力。阳平关三里多长,连上瓮城也就是五千人。而城下不同,只要是地势开阔,己方兵力充沛,净可像如曹操这般挥霍。

  曹军中军。

  “禀丞相,我军已经将敌城头弓兵压制下。”

  “那就去填平护城河。”曹操一脸得意的看着阳平关城头上被实施压制住的刘备军,也不看眼前来禀报的牙将,悠然说道。

  “得令。”那牙将低头向后退出了十步,这才直起身来,转身上马,大声吼道:“丞相有令。掘土填河。”

  “咚咚咚……”军阵后方的战鼓再次响起。

  阳平关的护城河乃是引汉水灌注,宽深各有四丈,但在数万曹军的努力下似乎显得有些太过渺小了些。

  一袋袋的泥土或是石块被抛进护城河中,有了绝对的“制空权”,城头守军能给这些曹兵制造的麻烦实在太小。

  城垛上,瞭望口本就是观望用的,呈八字形,外扩内窄,从那里往外放箭效果可想而知。而箭孔名义上是射箭用的,可又有几个从那里往下射过箭?

  城头上,垛口之间下凹的部分才是弓手的真正用武之地。

  虽然一支支利箭射下,但收获委实太小。伏在地上,弯弓搭箭姿势都太过别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