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怨的人进行报复,在一天深夜,两人用自行车驮了25升汽油,潜入一所小学校,
砸开一辆“维士博”三轮汽车的油箱,往车上浇了汽油,导出一条引火线,点燃汽
油,将一辆好端端的汽车烧毁了……
不过,偷窃勾当填不满孙、汪二人贪婪的胃口,偷来的东西只能自己用,或者
在廉价销赃后才能变成钞票,不仅数目少,而且有风险。他们挥之不去的念头还是
抢劫,抢劫可以快速、直接地得到大把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汪家礼有句“格言”:
抢劫是“不劳而获富得快”。
抢劫一个个大活人的钱财,人少了不行,于是,汪家礼的二哥汪家仁入伙了。
汪家仁,身高1.75米,长瘦脸,高直鼻,小眼睛,一字嘴,略显谢顶,别看这
副尊容不能令人恭维,忽然有一日却登在报纸上,引来全市百姓的瞩目,这是后话。
抢劫团伙“扩编”
汪家仁当时已过了“不惑”之年,理应安分守己,可好逸恶劳、花天酒地的生
活使他总是感到囊中羞涩,恨不能在路上跌个跟头捡个大元宝。当孙德林和汪家礼
邀他入伙时,他当即同意。并很快就成为这个犯罪团伙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在
“文革”中就是个以打砸抢闻名的造反派,曾因此被治罪,在凌源监狱服刑9年。原
本是老行当,现在干起抢劫来是轻车熟路。
随着汪家仁的加盟,又引进来另一个人,名叫王文绪。此人与汪家仁原来同在
冶金机械修造厂干活儿,是师兄弟。王文绪在“文革”中同样有一段打砸抢的历史,
曾与汪家仁在一个屋子里被“办班”,堪称难兄难弟,关系很“铁”。后来,他因
盗窃被法院判处12年徒刑;1983年又因触犯刑律,被判刑5年。这个尝足了铁窗滋味
的人获释后却不知悔改,当孙德林、汪家礼感到“干大事,人手不够”时,经汪家
仁手拍胸脯作介绍,他也参加进来了。
这伙匪徒实施抢劫的主要对象,大多是在五爱市场、鞋城、家具市场、九路市
场、南二烟市等处经商的业主。他们认为,这些人最有钱。他们根据平时了解、听
到的情况,或者采取跟踪的方法,选好目标,然后付诸行动。他们用帽子、口罩等
遮掩面部,手持尖刀、棍棒、绳子,或骗开房门,或前后脚跟着被害人闯入室内,
以凶器相威胁,用绳子捆绑被害人的手、脚,大肆劫掠财物。
汪家礼在沈阳站运货时,给南塔鞋城一位40来岁的女业主拉过脚,知道她家的
地址,就去“踩点”,然后纠集同伙在一天早晨等候在门口,趁女业主开门时冲了
进去,用尖刀逼住她和丈夫、孩子,将他们用绳子捆绑,抢走现金6万多元。临走时,
孙德林还拽下了女业主脖子上的一条金项链。
他们于一天早晨在鞋城附近某居民楼守候,当被害人开门时闯入室内,抢劫现
金3万多元。
他们用同样方法跟踪一个业户,在一天早晨闯入室内,抢劫现金8000多元……
这伙匪徒人数较多,设计周密,加上被害人受制后不作反抗,所以他们几乎每
次抢劫都获得成功。不过,也有抢劫“流产”的时候。
一次,他们盯住居住在泉园小区的一位老中医的家,事前“踩”了“点”。那
天,他们装扮成水暖工人,带着不少维修暖气设备的零件,守候在老中医居住的楼
房附近。当那位老中医从外面回家时,汪家仁紧跟着也进去了,其余人在外面守候。
汪家仁以检查暖气设备漏不漏水为名,对室内摆设进行观察。事前他们约定,如果
那家有钱,汪家仁就敲敲暖气管子,喊一声“漏水”;如果没钱不值得抢劫,汪家
仁就敲敲暖气管子喊一声“不漏水”。过了一会儿,汪家仁走出来了,说了声:
“挺好。”孙德林听了一怔,想了想,指挥其余的人走了。下楼后,汪家仁纳闷儿
地问孙德林:“这家看样子挺有钱的,你们怎么不进去呢?”孙德林反问道:“你
不是说‘挺好’吗?‘挺好’不就是‘不漏水’吗?”这时大家才明白是误会了,
没抢成。
由于这伙匪徒入室抢劫前化了装,用帽子、口罩等物遮住了大半张脸,他们担
心让被害人记住或认出自己的相貌来,因而在抢劫中没有行凶杀人。用汪家礼的话
说,“我们进屋干的活儿百分之百没杀人。”不过,假面具难掩凶残本性,一旦抢
劫中出现某种意外情况,他们是毫不手软的。
他们听说某公司经理家里很阔,有钱,就把他列为目标,由孙德林、汪家礼到
那家公司辨认经理,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他家的地址。情况搞准后,一天夜间,
由汪家礼开着“130”货车,载着同伙去抢劫。入室后,他们用绳子将女主人和保姆
捆绑起来。正在搜翻劫掠时,经理的弟弟和弟媳带着孩子来串门,进屋后也被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