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哈大全的出现,在中国战场上,火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哈家军甚至全部装备了火枪,火炮。
在历次大战之后,很多有识之士都看清了一个趋势,就是大刀长矛过时了。
既然大刀长矛过时了,大家就一起换装,都拿起火炮火枪在打。
可是,问题出来了。后金是没有多少火器的,他们的科技实在太落后,有些地方连铁锅都造不出来,更不可能造出火器来。
其实后金科技落后,主要的责任人是努尔哈赤。
当年攻占辽沈之后,努尔哈赤在辽阳定都,光写了几页诏书,就获得了辽东七十余城。
地盘有了,人口有了。当地的百姓有几百万,其中有大量的读书人,还有更多的手艺人。可是,努尔哈赤刚从山沟里钻出来,读的书不多,见识也不广,除了打仗,就只会打仗,不明白什么叫和谐社会。
女真人占据了辽东,就开始抢占辽东汉人的土地。
结果,没几天就闹得民怨沸腾,女真人和汉人的矛盾越强烈。许多汉子自觉组织起来反抗,杀落单的女真人,还在水井和食物里下毒。
人死的多了,武斗也多了,原本安稳的辽东一下子就乱套了。
努尔哈赤这个时候,还没有搞明白啥叫和谐社会。他平定混乱的方法就是杀人,一场遍布辽东的大屠杀开始了。
短短数月,辽东变成了一片空空荡荡的荒野。
读书人跑了,手艺人跑了,凡是有点本事的汉人都跑了。没跑了的,也被分给女真鬼子当奴隶。
这么搞,也难怪后金的科技水平落后。
皇太极成为后金汗之后,才对辽东的汉人温柔了一点。他身边的三大汉臣刘芳杰、李永芳、范文程就是最好的转变。
在回来说阿敏。他已经四十四了,不在年轻,也不在鲁莽。身为大贝勒的阿敏,日子过的很舒服,不愿意去拼死拼活。
活着多好啊,何必冒生命危险。
况且这场战争太熊人了,明军装备了精良的火器,离得老远就能把人放倒。后金军全都是大刀长矛,大炮之后一两门,火枪不过三位数,这仗根本没法打。
哈大全这边一冲锋。
阿敏就跑了,他说:“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哈大全坐镇中军,等前锋打一会,他就要上去支援。可没想到的是,前锋才冲进敌阵,后金军就崩溃了。
所有后金骑兵一起转身跑路,相似事先约定好的一样。
只有二鬼子的汉军步兵,被丢在前边当障碍物,方便后金骑兵逃跑。
后金军的撤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哈大全迷茫的说:“子曰:我靠。”
第321章 功成南归。
正文 第321章 功成南归。
哈大全出城,战而胜之。
早上开打,不到中午,哈大全就回来了。杀敌四千余人,大部分都是二鬼子汉军,后金骑兵都跑了。
不是哈大全不追,有一群二鬼子挡着,想追也追不上去。
回到城内,孙大爷等人亲自下城迎接。可以看出马世龙的表情有点异样,大概是在嫉妒哈大全。
马世龙昨天出城,砍杀了一天,部下损失惨重。
可哈大全出城,开了几炮,一个冲锋就把敌人打跑了。
两厢对比太过强烈,也难怪马世龙的脸色不好看,实在是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孙承宗笑眯眯的,一副好好先生的表情。他干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也了解哈大全,知道这个时候需要表扬。
孙承宗说:“守忠一战退敌,功一件。”
哈大全很不好意思的说:“孙大人过奖了,鞑子已有退意,我不过是捡了一个小便宜。进入出城的如果是祖总兵,或是马总兵,都可轻易退敌。”
这话给足了祖大寿和马世龙面子。
当天孙大爷上书朝廷报捷,朱由检感动坏了,屁颠屁颠的跑去祭祖。他心情十分激动,甚至有一点冲动,除了向祖先汇报工作,他还认定了一件事,就是从今以后,就靠孙大爷了。
因为孙大爷实在是很靠谱。
至于哈大全,赶紧把他赶回福建去,朱由检还是无法完全信任他。
可朱由检却没有想过,孙大爷老了,已经六十八了,还有几年看依靠的。
关内四城收复,各路兵马也6续返回驻地。哈大全领着人一路返回天津,他没去北京面圣,只是派王鑫跑了一趟,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忠诚。
朱由检不放心哈大全。
同样的,哈大全也不放心朱由检。
时间进入三月份,北京郊区的天气开始转暖。实际上这年冬天也不冷,按照现代名词讲,就是暖冬。
哈大全一路慢慢悠悠的走,到了顺义的时候,他写了一份信,大少通过驿站送到福建去。
可顺义的官员,很委婉的告诉哈大全。“闽国公,朝廷在去年就把全国的驿站都裁撤了,您要邮信,恐怕得令想办法了。”
哈大全惊愕的问:“你说啥?驿站都撤销了?”
官员很歉意的说:“是啊。去年就撤销了。”
“都撤了?”
“都撤了。”
哈大全心道:要坏,要出事啊。
他这么想,完全是因为一个历史名人的关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