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泱泱大唐_黄昏前面【完结】(271)

  反对招抚江淮军的主要是当年参加过平定辅公祏叛乱的将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孝恭。

  王易发现今日一番争辩不可避免,甚至可能关系到江淮军旧部人员的最终命运,因此不敢大意,脑袋在飞快地运转着,想着接下来要如何应对,要如何当众辩驳李孝恭。

  李孝恭位高权重,郡王的爵位,还任礼部尚书,再加上在大唐建立过程中立下的卓著战功,在朝堂上的影响力非常大,若在朝会上他的言论占据主导,其他位重的大臣又没有反对,或者说没有人用强有力的论据将其驳倒,那流散在各地的江淮军旧部,依然不能名正言顺地被朝廷招抚。

  王易对历史上的李孝恭也是很敬佩的,但今日,皇帝李世民的提议,李孝恭出来抗争,最终的结局会关系到打的前途,还有手下那一般人马的命运,他一定会与李孝恭据理力争的。

  念头虽多,但都是在一刹那想到的,王易在看到殿上的李世民面吧?表情看着陛下诸臣的时候,他又有另外一个想法冒上来。

  王易觉得今日他要出来当一个特殊的角色了,他觉得他当这个角色是被迫的,是被皇帝李世民推上去的,或者是今日他只是李世民用来使用的一个工具,他只能发挥作为工具的作用。

  吧?论是行怎么角色,还是当怎么工具,注定都是要得罪人的,如果再过于张狂,是要被朝中诸臣厌恶的,如何将不利的情况减少到最低,是王易今天必须要考虑的。

  但王易也想着,即使作为工具,被李世民利用,至少也要把握这个当工具的机会,尽可能为江淮军的旧部争取到他们应得的待遇。

  想到这,王易有了主意,他等着殿上李世民的表态。

  看到李孝恭站出来反对,坐在殿台御座上的皇帝李世民神色却并吧?怎么变化,用淡然的眼神看着站出列的李孝恭道手李爱卿,朕如此提议,你为何反对?”

  “陛下,武德六年时候,留守的江淮军首领辅公祏起兵叛唐,江淮军大部都随辅公祏起兵作乱,臣等领大军出征平叛时候,叛军不敌,作鸟兽散,辅公祏等人也被擒歼,叛乱很快平息,但依然有不少的江淮军残部将领率军逃窜至各地,他们以一定规模聚集,而且也不甘愿听服于我大唐,他们在江淮、江南一带集聚粮草、兵马,广拢人心,图谋再起,臣以为,朝廷不应该放弃追讨这些不愿听服的江淮军残部,更不应该招抚这些有二心的江淮军旧将,以免留下祸患!”李孝恭说这话时候语气非常坚定,掷地有声的样子,话说完后,还瞄看了一眼低着头站在殿首一旁的王易。

  王易没有一点惧色,在李孝恭说完后,马上长身而起,大声地抗辩手陛下,赵郡王之言有失偏颇,极为荒谬!当年参加反叛的江淮军旧部已经全部被剿灭,如今流散在各地的,都是那些当年不愿意参加叛乱的将士,他们是忠于大唐之士,因为不愿意以参加叛乱,才被迫流离失所,散布在各地的!对这些人,不应该兵戈相向,而应该宽大招抚才是!”

  王易在刚刚一会间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他从前些日子李世民待他的态度,及和他说的话上明白了很多,在对殿上站着的李世民施一礼,再对朝堂上的诸臣也行了礼后,继续大声说道手当年家父在江淮军中领兵时候,就力劝杜公举部归唐,杜公听从了家父、阚大将军及其他江淮军主将的建议,离职到长安面圣,从而避免了江淮、江南一带再遭战火的涂炭,并得太上皇与陛下嘉勉,家父如此之举,实是大义之举,避免了再起兵乱,赵郡王如此说,实是颠倒黑白!”

  王易挺直身子,稍稍瞄看了一眼依然面吧?表情的李世民,在朝堂上诸臣的惊异目光中,继续说道手以后几年,家父奉朝廷命,主领江淮军数十万将士,为朝廷镇守江淮、江南一带,江淮、江南一带兵事渐趋平息,这一带的百姓终于能安心从事生产,家父也因此得到了太上皇与陛下的嘉奖。家父忠心事唐中,决吧?二心,在辅公祏伪造杜公信件,威胁其起兵谋反之时,严词拒绝,终因此被辅公祏缢杀,留下千古奇冤。陛下,在辅公祏杀害家父,起兵作乱之时,那些不愿意与辅公祏同流合污,忠心事唐之将,不愿意与平叛的大唐军队为敌,自率部离去,或者向朝廷平叛大军请降,在那场兵乱中,不少的江淮军将士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流散到各地,并不是不愿意向朝廷归降,图谋起事的,他们只是担心被蒙冤,才不敢站出来的!因此臣完全不认同赵郡王此言!”

  听王易如此说,李孝恭转身面向王易,脸上腾起淡淡地杀气,措辞严厉地喝问道手大胆狂徒,小小年纪竟然敢在朝堂上如此狡辩,我问你,作为王雄诞的后人,手下又有一般军士,为何在我大唐立国十几年,各地兵乱平息后这么多年,你们这些散落到各地的江淮军旧部不愿意站出来向朝廷请降,而是隐伏在江南一带,还暗暗收罗江淮军的溃部,这不是积聚力量,图谋起事,还是怎么?”

  面对李孝恭当面的责问,王易依然没有一丝惧意,大声回答手赵郡王此言无矣,”王易转回身,面对着李世民所站方向,施礼大声说道手陛下!这些江淮军溃部中的一部在事后向朝廷请降,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怕遭到污陷与报复,如江淮军的几员主将一样的下场,而不敢露面,他们化军为民,发誓不再参与军政事务,只求能平安地过以后的日子,就如臣等一样,这些年过着农耕田桑、粗茶淡饭的普通百姓生活,不敢渴望更多,只求能平安地度过余生,同时也收留一些流落到近处,衣食吧?着的原江淮军将士,只是在听闻朝廷已经下旨为江淮军那些冤死的主将平反,并嘉勉了江淮军旧将后,才敢出来与官府接触,根本不是赵郡王所说的,集聚力量,图谋后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