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烟帮_庸人【完结】(29)

  温义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估计这家铺子的生意还不错,不时地有人抗着成包的杂料来出售,柜台后都是堆积如山的小麻袋,看样子已经收了上千斤了。温义禁不住好奇,收购这么多杂料能派上什么用场?由于他衣着光鲜,一般人都会把他当成烟贩子,温义干脆走进店铺,抓住伙计道:“杂料怎么卖?”

  老板赶紧站了起来:“先生,一麻袋十五块大洋。”

  温义哼了一声,鼻凹眼角里全是蔑视。几年前这东西连三块大洋都卖不了,十五块?这家伙是把自己当成傻子了。

  店铺老板不知趣地说:“您要是提货就赶紧拿,没准明天就涨价了。”

  老鸦终于发现贵州人的不是了,冲上前骂道:“放你娘的屁,杂料有什么用?叫花子才抽这玩意呢。”

  老板嘿嘿笑着说:“先生,现在杂料是好东西了,一麻袋杂料能出三十两的白粉,上等生烟土不过出四十两。抽烟土的自然要抽好烟土,抽白粉的谁也不在乎这个。”

  老鸦还要说什么,温义赶紧拦住他,小声说:“收杂料的多吗?”

  老板说:“多!原来都是武汉的客人,听说武汉要打仗,这些人都跑到长沙去了。”

  温义笑了笑说:“你等着,我和搭伴的商量商量。”

  走出店铺,老鸦回头骂了几句脏话。温义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收杂料是为了做白面,成本低。市面上白面可吃香了,比烟土的销量好。”

  老鸦浑身的瞧不起:“那也是杂料做的,体面人怎么能抽那玩意?白粉没什么意思,一口气就没了,烟土才是正宗!这东西就得烤着,倒着,有女人配着,有香茶伺候着……。”

  温义知道老鸦是个认死理的,没必要跟他废话。

  又转了半个时辰,温义兴趣索然了,天下的烟场也就这点玩意。温义决定继续赶路,他让老鸦赶紧把司机找回来,估计这小子又找地方抽大烟了。不一会儿司机回来了,身上背着好几只小麻袋,一提鼻子就知道那是生烟土。温义皱着眉说:“这是生烟土,抽起来呛死人。”

  司机高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便宜,嘿嘿,我自己会挑膏,嘿嘿,加上点儿桂花粉,那味道可香了。”

  老鸦郄了一声:“那是窑姐抽的!”

  司机不服气了,大叫道:“窑姐怎么了?反正是香!”

  温义不耐烦地说:“上路,争取明天进云南。”说着他径直向城外走去。

  第五节

  出城的路要经过文庙,文庙前总有个小广场,那里往往是旧式城市里最热闹的所在。温义他们走到小广场,见文庙门口停了一辆骡车,几个穿制服的警察站在车边维持秩序。一位身穿黑色中山装,头戴礼帽的家伙在车厢里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举着面小锣,使劲敲了几下。

  温义差点笑出来,打把势卖艺的要穿中山装,耍猴的需要警察站岗,这地方真有意思。他拉住卖烟土的老太太询问原由,老太太白了他一眼:“什么卖艺的?他是县长,我们的父母官。”这一来温义摸不着头脑了,县长跑到烟会上干什么?还居然敲着锣,明明就是要耍猴。

  锣声越来越急促,眼看着聚过来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县长放下铜锣,拢着嗓子喊:“乡亲们,父老兄弟们,大家听我说,都听我的。省主席让我给大家带个好,大家辛苦!主席大人说:他知道乡亲们收点烟土不容易,卖几个钱也很艰难。可现在是抗战时期,物资为难,希望乡亲们不要像往年似的见着我们就跑路,大家要为国家承担些困难!”

  有年轻人嚷嚷道:“打不打仗跟我们有啥关系?远着呢。”还有人叫道:“抗战是城里人的事,我们是山里人,日本人不会进山的,他们又没喝多。”

  县长拍着大腿,痛心疾首地说:“乡亲们,你们是不知道啊,日本人见了男人就杀,见了女人就抢啊,比中央军还坏。我听说日本人四条腿,爬山比咱们快,所以中央军打不过人家。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上个月日本人占了南京,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万人!乡亲们,咱们都是两条腿的,能让人家这么杀吗?”

  广场上嗡嗡嗡地乱了起来,不少人开始骂娘了。温义头一次听到南京大屠杀的消息,有点儿将信将疑,按说日本人的教育挺高的,怎么能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后来哥哥告诉他,事是真的。至于人的品质,温正进一步解释说:教育水平和人品没关系,关键是这个人是什么思想教育出来的,专制的灭绝人性的教育方法只能培养畜生和奴才。

  县长见演讲产生反响了,非常高兴,因势利导道:“往年我们也向大家征税,其实鄙人心里特别难受,有愧于乡亲们,收了你们的钱,也没干什么让你们开心的事。今年就不一样,真不一样了,我求求大家,一两烟土就是一发子弹,十两烟土就是一颗炮弹,要让小日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知道知道咱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我替*求求大家,为了抗战大局,为了咱们自己的大烟地,有大洋的出大洋,有烟土的出烟土。你们还不知道吧?前几天遵义的烟田让鬼子的飞机炸了,几百亩的大烟地眼看就要割浆了,全让鬼子糟蹋了,多可惜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