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就不是一路人,她喜欢你。”温义说得毫无顾及。
温正在床板上捶了一拳,嘶哑着声音吼道:“你混蛋透顶了你,女人离婚!以后还抬得起头吗?我能娶自己的弟妹吗?那是乱伦。”
战局竟然依照温义预料发展,日本人没有攻击远征军的后卫部队。第五军仅仅走出几十里,就得知密支那、八默等地相继被日军攻占。据说堂堂的中将杜军长,当场呕血两升。这一回真的要完了!第五军的几万官兵,党国最精锐的部队让日本人包了饺子了。主力部队在混成旅的护送下,没头苍蝇般且战且走,在文藻附近碰上了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将领们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商讨出路。如今在众人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冒险穿越枯门岭;要么跟着英军的足迹,败走印度,与英国人会合。
枯门岭俗称为野人山,山脉连绵了数百里,全部是遮天闭日的热带森林。当地人说,林中无天日,寸步难行走。山里居住着原始部落,便是野人了。在历史上这一带是孟获的老巢,诸葛亮到了这里都不敢贸然进兵,只能诱敌出动。
关于出走路线,将领们产生了严重分歧。杜军长恨透了英国人,坚决要回国。孙立人认为穿越野人山,风险太大。最终第五军和新三十八师分道扬镳了。新三十八师远走印度,而第五军正如温义预料的,准备穿越野人山。
混成旅是断后部队,接到命令时,先头部队已经进山了。温正命令部队摆脱日军追踪,迅速跟上大部队。命令刚刚下达,温义就急匆匆地跑到旅部嚷嚷着不能进野人山,甚至不惜与哥哥分家。温义说:云南人谁不知道,道野人山是活棺材,谁去谁死,谁进谁迷路。温正认为数万现代化的军队,不可能迷失在深山里,第五军一定能安全走出去。二人争论了半天,四只眼睛都红了。温义跑到士兵当中,把自己和副旅长的分歧彻底公开了。整支部队炸了窝,混成旅原先的士兵不是云南人,相信他们的军长,愿意跟温正走。温家帮的弟兄和新收编的滇军都是云南人,他们清楚野人山的厉害,纷纷要求温义寻求出路。温义大声说:“中央军都是笨蛋,即使从野人山边上绕过去,也得找克钦人帮忙。”
温正当众与弟弟当众争辩道:“你昏了头?克钦人是缅甸人,能相信缅甸人吗?这一路他们偷袭咱们多少次?日本人说,他们是帮着缅甸人打殖民者,缅甸人把咱们当仇人了。”
温义叉着腰说:“我有烟土,我就不信克钦人不听我的。”
这句话使现场陷入了难堪的安静。如今混成旅的士兵由三部分组成,第四师和中央军占了绝大部分,温家帮子弟人数最少。除了温家帮的人,大家对买卖烟土都有几分敏感,特别是中央军。国民党的军队中有政治教官,在他们看来买卖烟土就是大逆不道。几个青年军官站到温正身边,指着温义说:“我们早知道你是鸦片贩子,看在长官面上才容忍你。既然话说出来了,我们就不能坐视,不允许你在军队里散播流毒。”温正觉得弟弟太不象话,索性背着手看着。
第四节
“买卖烟土不犯法,政府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烟土的税收。”温义斩钉截铁,满脸瞧不起:“你们吃的喝的用的,哪一样离得开烟土?有本事把你们吃的饭吐出来。你们愿意送死那是你们的事,不愿意进野人山的,跟我走。”温家帮子弟拥到二少爷身边,不少人把枪都举起来了。
中央军和大部分滇军士兵扭过脸去,温义在人群里发现了罗敷。其实罗敷一直藏在旅部,温义要走了,她情不自禁地走了出来。温义上前问:“你跟谁走?”
罗敷坚定地说:“我跟大部队走,我是中尉。”
温义哼了一声,向空中狠狠一挥手,新编营的士兵忽忽拉拉地便出发了。所有人都在等副旅长的命令,温正的脸抽搐了一会儿,手逐渐摸到了枪柄。罗敷一把按住他,冷冷地说:“他没有义务为你的理想拼命。”温正眼角哆嗦了几下,总算是没把手枪拔出套。
部队走出二三里路,温义突然让大家停下来。他坐在路边,凝思苦想了好一阵子,然后叫来一个叫二毛的亲信,小声叮嘱:“你偷偷回旅部,跟着大少爷。”二毛苦着脸说:“大少爷要进野人山!我不想送死。”温义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二毛还是不情愿,出于对温家帮的忠诚才勉强答应。
二毛离开队伍,温义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发。过了孟关就再见不到远征军的踪迹了,前方出现了广阔无边的山地森林。温义清楚,森林边缘就是克钦人的村寨了,虎豹正在那里等大家呢。
野人山的野人就是克钦人的一支,克钦人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庞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缅甸北部的山区,与中国景颇人的血缘关系很近。其中散落在枯门岭森林深处的原始部落,被称为野人,还处于石器时代。大森林周边地区的克钦人则开化得多了,虽然还保留着奴隶制度,但农业社会的雏形已经具备了。另外森林边缘的克钦人与外界的联系比较密切,中国人习惯于把他们的首领也做土司,土司在部落里极有权威,俨然就是个土皇帝。当年温家帮没有和英国人形成联盟时,便从克钦土司手里购买生烟土,他们之间颇有些交情。后来温家帮把英国人收买了,烟路转移到腾冲、密支那沿线,与克钦土司的交往就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