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血抗日军_秋风起叶落【完结】(362)

  “不辛苦”刘诚一脸真诚的道。

  说着俩人就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指挥部。

  刘诚首先问起了这些天所发生的事情,张明宇简单的将如何包围第三十五师包围然后逼马鸿逵和谈的过程说了一遍。

  刘诚感叹道:“军座这招实在是高,这样即解决了问题,也避免了和马家军发生大规模血拼,落下个破坏抗战制造摩擦的罪名。但是如此以来,我们和马家军的关系也就比较微妙了,对于马鸿逵这种人咱们还是得多长个心眼。”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好了,我打算以二师三团为骨干,加上根据地民兵组建独立第一旅,第一旅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坦克装甲团,一个机炮营。这个旅就驻扎在鄂尔多斯用来防备马家军。”张明宇点头道。

  “嗯我赞同组建独立第一旅,鄂尔多斯周围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兵团的展开,我们只需要在这里部署一两个装甲坦克团这样就足矣抵挡马家军了。”刘诚也点头道。

  “可是我们现在只有两百多辆坦克和一百多辆装甲车,还要应付日本人,暂时只能在鄂尔多斯部署一个团,在加上空军的有力支援,应该足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了。”张明宇边抽烟边道。

  就在这时二师三团团长刘马生大步走了进来,刘马生啪地立正道:“军座,三十五师派来人说是来接收我们答应给的那批装备。”

  “什么?装备?”刘诚惊问道。

  张明宇解释道:“是这样的,我答应了马鸿宾在给他们八千支步枪,两百挺轻重机枪和两百万发子弹。”

  “军座,这事万万不可装备绝不能给他们。”刘诚连忙劝阻道。

  “为啥?”张明宇不解的问。

  “军座,你是不知道,我这次银川之行,打听到了很多,无意中听到马家军士兵自己的谈话,他们说现在马家军至少有十万兵马,而且我观察了驻守银川的马家军装备都是清一色的德式和苏式装备,他马鸿逵拿着我们给他们的武器装备,在短短三年内在宁甘陕等地大肆的招兵买马,疯狂的扩充部队,我们实在不能再给他们武器装备了,不然日后必成大患。”刘诚解释道。

  “十万人马?”张明宇愕然道:“真没有想到,这个老家伙竟然拥有了这么多兵马,要是再过几年,哪这家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了,到时候别说张明宇,就是远在重庆的蒋委员长恐怕也无法制裁他了,他要是抗日倒好,万一倒向了日本人,哪可就是中国的灾难了。虽然在原先的历史上,马鸿逵并没有接收日本人的拉拢,而且还兵出绥远抗日,但是现在的历史已经被张明宇大大的改变了,以后所发生的事情都不可能按照原先的历史来发展了。

  而张明宇的先知先觉从此也将失去了作用,他以后的路也将更加难走。

  “是啊,十万人马,都快和我们旗鼓相当了。”刘诚点头道。

  “不过,他装备在精良,没有我们的弹药供应,那些德式和苏式装备在他们手里也是烧火棍。”张明宇冷然道。

  这个时候张明宇当初的良苦用心就体现出来,当初建兵工的时候,他之所以选择德式和苏式装备,而没有选择生产中正式汉阳造等国产装备,其中德式和苏式在威力上是要优于国产装备的,而且这些经过张明宇兵工厂生产的装备,就算被别人缴获过去,没有成套的生产线,在他们手里也就成了烧火棍。

  别说他马鸿逵,就是日本人缴获了独立军的装备,也不一定能够用的上,因为小鬼子的枪支口径和苏式、德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要生产德式装备哪是需要改造生产线的。

  所以像马鸿逵没有兵工厂的这种军阀,一旦购买了张明宇的装备,哪就和上了贼船没有什么两样,就像现在,马家军和独立军决裂,相信要不了多久,马家军就会因为弹药缺乏而骂娘。

  “哪他们会不会自己组建兵工厂,自己生产?”刘诚颇有疑虑的问道。

  “哼,就凭他马鸿逵?建兵工厂没有那么简单。”张明宇冷哼一声道:“参谋长,你就看着吧,用不了多久,他马鸿逵就得过来求我要求买我们的弹药。”

  “哪军座,这批武器弹药,咱们还给不给?三十五师的人可都在外面等着呢。”刘马生问道。

  “告诉他,就说,枪支弹药全在太原,短时间内无法筹集,等过些日子我派人给他们送去。”张明宇扬了扬手道。

  “好嘞”刘马生欣然领命而去,目送刘马生离去,刘诚问道:“难道咱们还真得给他们装备?”

  “呵呵参谋长,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张明宇微微一笑道。

  “什么话?”刘诚问道。

  “死不赖账。”张明宇说完这四个字之后,仰头大笑。

  “哈哈”刘诚也跟着大笑起来。

  三天之后,银川。

  “什么?你说什么?枪支弹药远在太原?”马鸿逵怒问道。

  马奠邦战战磕磕的道:“独立军的人是这样回复我的,他们说枪支弹药一时无法筹集,说过些日子张明宇会亲自派人给送来。”

  “放屁你脑袋被驴踢了?这种敷衍的话,你都听不出来”马鸿逵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