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于袁术之事,便在这等袁术刻意不择手断地谋划下,虽然刘涣之事未能起到足够作用,却结连于异族使得曹操不得不半途而废,可算是不了了之。
寿春城也因为曹操地早早发出命令,故而无军士进城,令担惊受怕许久的士族以及百姓们长舒了一口气,从此陷入了不短地时间内没有人主事,只能由百姓们自发推举之人管理城中事务的权力处于空白期。
将袁术打得丧失掉地盘,只是苟延残喘,并且将刘涣救回,对于赵云来说,这个结果已经是能让刘晔满意的,他当然不会如同孙策以及吕布那般战罢却得利极少,故而满腹牢骚想法了。
刘晔不在徐州之时,所有军事大事都由赵云作主,并且水军也将受他监督,可谓权力极大。相较而言,名义上为政事之首的张昭却需受些掣肘,他有否定其余所有意见的权力,却没有独自专行的决事权,一切都需得众人投票表决,过半数方能实行。
这个安排也体现出了刘晔在于军事上的信心十足,大方向没有错误,便不畏惧于其余任何挑衅作战;于政治上则小心翼翼,努力控制好将来走向,不至于出现走了岔路却难以返回地尴尬处境的心思。
论现今刘晔手下文武人才,只以两州之事来说却已充足之极,但若涉及于再占地盘,却又显得不足,更不用说将来想统一天下了!所以在打天下之时,人才总是不会涉多的,至于和平时期,不需用得如此之多人才,同样环境也难以造就出如此众多英才之士罢了。
袁术称帝之事,从此告一段落,其若一直龟缩于汝南城中,并不惜拉下身份与众多黄巾余孽搭上关系,约以共同进退。那短时间内只怕也无人有兴趣去征讨于汝南这得不偿失之处。
回到幽州地刘晔,也开始缓缓的布局。
先去除掉邻近于徐州的袁术,使其再难成气侯,现在刘晔所摆到面前的敌手,便是实力得到天下公认最强的袁绍!
与这两史弟似乎极有缘份的刘晔清楚地知道,他实际上并未经历过极大规模地交战,反而多是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次数较多,换句话说,此次与袁绍相争,便是最严峻地一次考验。
胜负,并不单纯以兵力对比,军员素质来作决定,或许影响它的,仅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小点而已。
面对袁绍的刘晔清楚地明白,可算是他来到三国世界以后,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便会来临,若能成功,他不仅会得到实际历练的机会,属下的所有将士们更可以在此无处不在地大规模数线交战情况下成长起来。
有了这些难以言表,却是必须地经验,再面对任何人,刘晔都不会有担心难以应付之事,哪怕是多数情况下,同样会成为对手的----曹操!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三一章 宣战辽东
当时间进入到五月底以后,因为顾忌于刘晔而留公孙瓒于两者势力交接地方的袁绍,发动全力以解此后顾之忧。
一方是休整已久,存着必胜之心,一方则是久困一隅,将士离心。这种情况下稍稍有点眼光之人便可看出公孙瓒所剩时日不多,欠缺的也仅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算上徐州与青州的接邻,幽州与冀州的相接,若公孙瓒一去,则天然上袁绍便将刘晔势力分隔为两地。或者反过来说,便是刘晔将袁绍势力夹于中间,统一调度下可以轻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故此,刘晔并不打算在这种敌方态度未明情况下再次走陆路,求得也仅是一个“稳”字而已。
相较于四处征战的其余诸侯们,刘晔现在所据之幽徐二州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极强的对手需要作战,那么如何合理利用这个与袁绍矛盾爆发前的平静时间作些事情,便是刘晔现今考虑之事。
在详细盘查了幽州情况后,刘晔将目光转向了终需要解决的地方----辽东!
辽东之地自古便有平州之称,故而公孙度自立时称为平州牧。先前刘虞自顾不暇,而刘晔上位后,也是面对着公孙瓒威胁未除,内部情况未定之局面。那段时间至于今时,包括于所有兵力未成形时期,对于刘晔来说,只有自立守土,安于一隅,却无称王称霸念头的公孙度实际上却是比诸于非要争于名分,将孤悬于长城外的辽东大片地区接受,同样也将公孙度四处征讨异族的仇怨也接收而言,留其先守备土地,分担于同样强硬的刘晔在异族中的注意力。这都是对于刘晔有利地……
现今既然经过这许久的休整,无论内部还是军力都已达到足够地步,那么刘晔当然不愿意再留此后患于背后!
人的性情并非是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若是刘晔与袁绍相争之战爆发时,公孙度受袁绍之挑拨反攻于幽州之地。那么腹背受敌的不仅是袁绍,同样刘晔也将陷于此境,使得最终局势变化得扑朔迷离,再难以准确预料。
于是。似乎是有着默契,就在袁绍发动六万大军不分日夜轮换攻于公孙瓒,意欲将其一举拿下的同时,刘晔也在五月二十三日,向公孙度发出了“最后通谍”----不降则将面对刘晔地五万大军来攻!
如果说在先前公孙度刚刚自立之时,刘晔有如此大的名声以及如此强势实力。或许他真的会选择不战而降。但如今的情况却是。其虽无称王之心,却也过舒服了安稳时日,对于权势地眷恋也达到了最高点。此时刘晔再来发出最后通谍,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